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选教育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全面迈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而且中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损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科技强国之路。 在当今的大形势下,职业教育直接依赖经济发展,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合的人力资源。当然,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必要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进行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我国的职业教育,学科型的教学体系使用了几十年,自进入90年代后,在总结办学的得失和吸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后,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注重和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职业教育思想和观念产生了一大飞跃。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大转变

就业问题是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要发展职业教育,需要长远、积极的就业支持政策,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出口”拉动“进口”,已成为职业教育同行的共识。

1.转变办学思想,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绝不能理解为中职升高职、高职升本科,也不能盲目地转向普通教育。要坚持面向市场、面向企

业、面向农村办学,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经济繁荣、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和建设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推进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转向市场驱动,从政府直管转向宏观引导,从传统的学科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的结合。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要的文化素养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

2.转变办学模式,以“订单培养”的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要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建立健全的顶岗实习制度,提高学生综合的职业素质,推行和完善学分制,建立弹性学习制度,使学生可以分段分区完成学业。并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瞄准就业岗位需求,做好市场调研,并与职业中介紧密结合,建立稳定有序、灵活的就业渠道。

3.转变办学机制,以市场经济的需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

坚持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重点是实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采取灵活多变的学制,如1+2、2+1、1+1+1等,完善双证书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以就业为主导,实现三大转变对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结合,增强其服务能力;对促进职业学校教育,

挖潜、拓宽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对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

以能力为本位,满足职业的需要

职业教育使学生获得在适合的职业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已有一定的共识,我们所说的能力是指职业综合能力,它包含从事某一种职业所需要的各种专项能力,体现在适应社会和岗位职业变换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协作的能力以及学习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以能力为本位”,突出了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建设输送劳动力的特点。过去我们比较注重某一岗位或岗位群的专项能力,突出岗位技能的培养,强调学生毕业就能顶岗工作,这在当时条件下,在转变教育观念,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提高岗位技能和适应岗位能力等方面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如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的重大变化,强烈要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一是把能力拓宽专业和职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二是把能力拓展为职业综合能力。也就是说,应该更注重终身学习能力、岗位变换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近年来职业教育逐步引人“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说这与职业教育坚持的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并无异议。“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不仅是指“技能”而是包括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职业

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目前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与生产和生活联系不够实际,实践和专业技能培训较薄弱,难以培养学生形成职业技能和职业变化的能力,就此而言,离开职业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去谈“以人为本”是不切合实际的。 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历来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以往在学校,教师是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下大力气和精力来考虑应教什么、学生应学什么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这显然无法适应时代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是当今教育理念的一大转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学习是指任何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或技能方面的长进。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有目的地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过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必须尊重的。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导师。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远程网络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更丰富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手段,使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国际上先进的“行动导向”的模式为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职业教育要创造能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和资源,努力实现个性教学。学生应有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来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以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实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提高了。相对教师来说,必须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等,这就要求教师更多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尽可能成为职业实践者,不断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普遍的和特殊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不能再照本宣科了。相对学生来说,要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过程,摆脱被动学习,要通过课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来体验学习。

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职业教育从重知识发展到重能力,再从重能力发展到重素质,这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为我们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去实践去改革。当今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特点,满足了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精选教育文档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国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全面迈进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而且中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损耗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科技强国之路。在当今的大形势下,职业教育直接依赖经济发展,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合的人力资源。当然,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4cub6lm9652amw9lhr375cln2z0hr008c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