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1491-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不断发展与持续革新,正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中小学每一学科“新课标”都不同程度地要求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大量、适时、合理运用,能为中小学教学提供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传递质量高、交互性强、教学内容生动、知识面丰富、应用范围广等优越条件,改变了教学的呈现形式,转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是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课题。

信息化条件下的班班通平台应用研究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要求。信息化条件下的班班通应用平台正被视为有效突破时空限制的教学通道。目前在我国和美国的主流模式是配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计算机加投影设备再加大屏幕。英国的主流模式是为每间教室配备电子交互白板。而我国,“郑州102中学”、北京161中学等学校,开展了将交互白板引入中小学日常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他们提出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三种应用层次等,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他们还提出“交互白板终将代替黑板,白板是从网络学习走向混合学习的理想的教与学的工具,我国大中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应将交互电子白板引进课堂教学”等学者观点。

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提出的高效课堂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即:高效课堂如何设计、高效课堂如何实施 、高效课堂如何评价、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怎样才能让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我们选择《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这个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将变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同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下的班班通平台来呈现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和成果。形成变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应用信息化条件下的班班通平台、构建高效课堂三位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课题的理论依据有三点。一是哲学依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这种全面发展主要是指对每个学生来说,既要保证全面和谐发展,又要允许有重点地发展自己的优势方面;对于班级群体和学校整体而言,既要保证全体共同发展,又要允许个体间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异性。因此,学校必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资源环境能突破书本作为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丰富孤立封闭的课堂教学,极大的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是只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这就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科学素养。二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这一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与他人合作、协商、交流,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他要求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的实现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三是布鲁纳“发现教学”理论: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索,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布鲁纳认为:“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当作教学领域里的小科学家看待。”发现教学,强调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认为学生应具有自我探究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怎样学习;强调直觉思维,认为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和图像性的;强调内在学习动机和信息提取,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即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班班通的涵义可以理解为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们选择《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目标是:主要研究如何将变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同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应用信息化条件下的班班通平台来呈现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和成果。形成变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应用信息化条件下的班班通平台、构建高效课堂三位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我们将重点研究:如何应用信息化条件下的班班通平台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来构建高效课堂的可行流程和实践模式,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进行应用信息化条件下的班班通平台的高效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和信息化条件下的班班通平台应用研究。

(2)研究如何将高效课堂的教案设计和高效课堂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变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应用信息化条件下的班班通平台、构建高效课堂三位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

(3)基于班班通平台下初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和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经网上查询,还未见将班班通应用和高效课堂整合的研究报道,我们选择的课题,适应了时代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在研究与实践中开发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将会产生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预期的研究成果及呈现形式,一是形成研究成果汇编,二是形成论文分类汇编,三是形成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结题报告、论文案例集,并进行成果推广。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采用对比实验法,设立实验班级和比较班级。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2)采用行动研究法,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班班通有效教学模式。 (3)采用个案研究法,建立教学资源库。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 启动阶段

2015年5月――到2015年9月,为启动阶段。学习、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确立研究策略、方法和研究步骤,组建研究团队。邀请相关专家,对课题的意义和实践价值进行论证。申报立项。 第二阶段 初期阶段

2015年10月――到2015年12月,为理论学习、探索、研究阶段。开展教师培训,要求全体参与教师深入学习高效课堂的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运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班班通平台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的教学模式,明确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的方向,领会高效课堂的精神实质。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组织专题研讨与学习交流。 第三阶段 中期阶段

2016年1月――到2017年7月,为实验推进阶段,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确立实验班和对比班,在实验班进行“信息技术条件下应用班班通平台,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实验,对比班按常规模式教学。对实验班学生跟踪评价,实验教师进行高效课堂优质课评比活动,教研组在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和研究,分析存在问题,研讨改进措施,探索出不同学科的“信息技术条件下应用班班通平台,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

2017年8月――到2017年12月,为课题总结提高、普及推广阶段。课题组教师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推出成功的课例,建立校园资源库,撰写有较高价值的论文、研究报告或经验总结,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条件下应用班班通平台,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成功模式。并且,对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应用班班通平台,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报告。诚请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对成果进行鉴定,争取在较大范围内推广。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1491-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不断发展与持续革新,正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47vp10n5999g5n13tny9pg7z7hdod00te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