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为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式,本文提出从两个角度指导该专业的教学: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
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教学探讨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难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工程、建筑、医学、会计等一样获得准确的职业定位,更是很难直接和应用型人才挂钩。它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直接的载体,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1]。其主干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而核心内容则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特点在于: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人的工作的,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不体现在应用性,而是体现在对社会观念与精神取向的影响上;不注意直接创造可以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等。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当前就业压力的增大,教学实用主义成为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而言,也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改
革,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之上,积极和社会接轨。
2用实用性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给出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为教师、各类编辑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等。但事实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中国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宽的职业适应性,但同时,由于相关行业存在文秘、新闻、广告、公共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造成了对他们较大的冲击力。从现实意义来看,从实用性的角度指导教学
应注意:
2.1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包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十余门课程,有必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优化:精简课程内容,每门课都要根据对本领域最新知识结构的分析来设计教学内容,强化核心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学科发展的当下高度来考虑学科基础,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整合各
课程之间的内容,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如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中的文体学知识。
2.2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以就业的观点指导教学改革,就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现代“读”、“写”、“说”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必须加以强化[2]。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今各种文体的阅读能力,现代各类文体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文教学能力,信息调研能力等。学校和教师必须精心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形成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块,通过系统的应用技能课程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在学校能够提高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获得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应用能力,成为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3用创新的理念指导专业教学
创新包括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思维创新等。本文强调:
3.1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该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较广,但往往不精,竞争力上不如其他专业学生。鉴于该专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不必过分拘泥于语言与文学本身,而可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事实上很多新专业如新闻、广告、文秘,甚至公共管理基本上都是从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发展而来的。因此,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前提下,应打破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以便更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社区文化管理、广告文案等等都可以设计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学生通过这些模块的学习获得动手能力
和从业能力。
3.2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身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东方文化底蕴。该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其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汉语的感情,对东方文化的亲合及从中汲取创新精神动力,并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汉语言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3]。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思想上要勇于开拓,力求提出独特的、新的教育活动思路,行为上善于探索,潜心实验,不断总结和不断进取。在教学中不能满足做文化的传声筒,要适当的通过文化评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如博客,新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都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问题。其次要勤于思敏于行,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以其丰富的知识做背景,在教学中不断抛出新观点,给学生以震撼,激励他们也去发现、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在不讷于言的同时,还要敏于行。沉默寡言不是该专业的个性,只有言行结合,才能让学生让自己更自信,
更有思考的动力。
(一) 重视教学中学生以及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是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如何挖掘这一潜能,并使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得以运用,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期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虽不能奢望每一位学生都成为非凡的创造者,但完全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使其个性充分发展,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尽可能多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社会作出其应有的贡献。这不仅是教师工作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历史重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努力活跃课堂气氛。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在语文课堂中,应该有起伏动人的诵读、自由联想开放式的对话。所以,现在有许多教育家都呼吁课堂教学“民主”,其核心就是要解放学
生,把学生从受支配地位中彻底解放出来,不再做书本的奴隶,而应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过程,做好了互动,就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事实证明,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正统的课本教育,往往只强调接受或模仿,却忽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会制约他们将来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是当务之急。应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现;教师应在大纲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探讨、发现、创造的能力,让学生从“学答”向“学问”转变。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发散性思想,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突破一题一解,主张一题多解。例如,在作文训练中,不妨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对立面中寻求立意,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应该大力倡导,大加鼓励。课堂教学中反向立意多了,学生求异思维的创新意识自然会与日俱增;突破固定模式,主张多元并举。一名成熟的教师,大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越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就越多姿多彩,学生总有常听常新的感觉。如,结合阅读教学中的解词训练,可列出一些词语的所有义项,根据课文提供的具体的语境,选择相关的义项,或结合课文的语段分析,通过比较鉴别,从种种理解中选择自己认为最具有说服力的认识,或从纷繁的材料中概括要点或论点。这些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也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没有实践,就不可能有创新。因此,在阅读课上,教师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提问。写作课上,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导他们进行大胆的艺术创作;课外引导学生写研究性小论文。这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室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书本延伸到生活的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定能得到提高。总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
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让学生的创新潜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成为有用之材。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学生的应提高专业应用能力和思维构建,是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2008,(11):204-205. [2]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9):74-76.[3]丁琴海.大学人文教育的几点思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