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小封建主通过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B.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2.以下对封建时代西欧庄园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和农奴要向国王缴纳租税
B.庄园的土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领主的“直领地”,一部分是佃户的“份地” C.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D.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园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3.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 ) A.市民浮躁落后的社会心态 B.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C.市民文化和观念日益消极世俗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4. 12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洲的一些地区开始出现了“市政官”。1200年前后的几年中,马赛等地一度建立起意大利式的小型城市“共和国”。这些新事物动摇了旧的封建结构,还奠定了新的制度形式——市政体制。以上材料反映了西欧城市的哪一现象( ) A.城市自治 B.殖民扩张 C.君权神授 D.三角贸易
5.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当时中国的城市的最大不同点是( ) A.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市民 B.脏、乱、差 C.允许手工业者居住
D.可以拥有自治权
6.1453年,延续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盛极一时的帝国灭亡的教训启示我们( )
A.要以排外的心理对待外来文化 B.开放宽容才能繁荣,保守狭隘必将衰落 C.走向辉煌后必然走向灭亡 D.只有扩张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7.达?芬奇的某代表作中描绘了耶稣遇难前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的情景。与该画作相关的宗教创始于( )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3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
8.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下列在法制建设方面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东西的人物是( ) A.查士丁尼 B.克洛维 C.查理曼 D.君士坦丁
9.下列关于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 ②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崛起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500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④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 A.阿拉伯各部之间的仇杀 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C.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 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1.阿拉伯半岛南靠阿拉伯海,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北面与亚洲大陆主体部分相连,总面积达32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这一地区基本统一最早是由谁完成的( ) A.穆罕默德 B.释迦牟尼 C.汉谟拉比 D.查理?马特
12.它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这里的“它”指的是( ) A.《医学集成》 B.《医典》 C.《大唐西域记》 D.《天方夜谭》
13.“他们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与经济交流的桥梁,成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纽带。他们把阿拉伯数字传到欧洲,把宗教文明和医学知识带到中国。”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 ) A.古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阿拉伯人 D.意大利人
14.“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土产(调)。第三……”根据你的推断,颁发诏书的是( ) A.孝德天皇 B.穆罕默德 C.伯里克利 D.源赖朝
15.“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材料反映大化改新的( ) A.背景 B.内容 C.目的 D.作用
16.日本的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的哪一特点( ) A.凶恶残暴 B.善于学习 C.忧患意识 D.崇拜神灵
17.比较法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的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是( )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 18.12世纪末,日本中央政权的鲜明特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