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包含部编RJ四语下册教材配套的ppt教学课件、Word教案、Word课时作业及测试卷,下载后见尾页即可全部获取。
【答案】 一、稀 蜻 蜓 二、梅子 小麦 唯一 蛱蝶 大海 青草 唯有 山峡 三、1.× 2.√3.√ 四、1.篱笆 蝴蝶的一种 只有 2.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方面: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掌握生字词,能够读通课文,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对整首诗歌有个整体感知,初步体会田园生活的美好。 二、研读品味,理解诗情。 这一教学环节是这节课的主体,通过理解词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探究诗意,了解诗情,步步深入,层层理解,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诗题,然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中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想象诗歌的意境,体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本课选取了《四时田园杂兴》“春日”组和本课的“夏日组”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既容易让学生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又拓展了学生的类文阅读,可谓一举两得,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不错。 不足之处: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如下: 古诗的朗读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后应该在古诗朗读的节奏、韵律上下功夫。可以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带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入情入境地读,真正喜欢古诗,喜欢朗读。
第三课时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第 18 页 共 466 页
本资料包含部编RJ四语下册教材配套的ppt教学课件、Word教案、Word课时作业及测试卷,下载后见尾页即可全部获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翁、锄、赖、剥”等6个字,适教学 目标 时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4.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 设计意图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 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导入课文,解题入手,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清平乐·村介绍词牌,扫除题目带居。【出示课件39】 来的阅读障碍。 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边写边提醒:写字像做 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 导入 ( )分钟 齐读课题。 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 什么?(师板书“村居”)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师 板书“清平乐yuè”,并齐读) “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想象一下: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清凉 舒适。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 觉。) 3.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 有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学语文就要这样。 指读:清平乐 村居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第 19 页 共 466 页
本资料包含部编RJ四语下册教材配套的ppt教学课件、Word教案、Word课时作业及测试卷,下载后见尾页即可全部获取。
4.师介绍:【出示课件40】 “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 的。光听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 (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 感觉。)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 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2.学生自读课文。提醒: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 下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 3.检查初读。 谁来都给大家听? (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 初读课文,分散识字、写字,鼓励学生带着任【出示课件41】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务自学、自读。体现学檐”。 新课 教学 ( )分钟 生学习主人翁地位。 “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五笔是点,最后 一笔是撇,别忘记写。 “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 长短不一,“言”字上面一横最长。 4.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 5.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42】 (词的特点: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片; 词是押韵的。) 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没有哪个字、哪个 词语、或是哪个句子不理解。 有问题吗?有了问题,怎么办?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 此环节鼓励学生质想一想、同桌议一议。 学生自主学习。 疑释疑,合作交流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真正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第 20 页 共 466 页
本资料包含部编RJ四语下册教材配套的ppt教学课件、Word教案、Word课时作业及测试卷,下载后见尾页即可全部获取。
7.交流释疑。 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 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了学生,训练了学生动脑预设:“翁”是什么?请大家看这个字的上面,“翁”及合作的能力。 字上面是一个“公”字,那就是说“翁”指老公公。 “媪”字左边一个“女”字,就是指老婆婆,老奶 奶。 翁媪就是指白发苍苍的老年夫妇。 预设:谁知道“溪东”这个词的意思? 预设:“锄豆”这个词可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得联系上下文。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锄豆就是锄豆子地里的杂草) 我们可不能被文字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不过,我们总是在错误中长大的。 三、再读课文,感受韵律之美 1.我们理解了一部分词语的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 这首词。生齐读。 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非常想读。 师用清新的语调读,力求读得入情入境。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吗?【出示课件43】 “词”也叫长短句,句子有长有短,所以读起来抑 扬顿挫。 “小”“草”“媪”,发现了什么?(第一、二、 四句末尾三个字韵母都相同,都有“ao”) 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词讲究 每学完一个环节押韵,所以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大家把词的上片读读,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感受一下。(生读) 我们看词的下片哪些字押韵?(东 笼 蓬) 读一读,再次感受一下。 这首词有意思吗?我们再读一读。 四、放飞想象,浸润静谧之美 一读本首诗词,既可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第 21 页 共 466 页
本资料包含部编RJ四语下册教材配套的ppt教学课件、Word教案、Word课时作业及测试卷,下载后见尾页即可全部获取。
1.孩子们,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 读着,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出示课件44】 (生简介画面:乡村美景图、翁媪对话图、大儿锄豆图、中儿编织图、小儿卧剥图) 2.品环境 (1)好茶需要慢慢饮,好词需要细细品。下面我们就细细品来,用我们的想象去品出词中的图画。 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家的居住环境。谁来读词的一二两句? 你从这两句中看到了什么景物?词人为什么说是“青青草”,而不是“青草”? (2)赏景不仅仅要用眼睛,还要学会用耳朵来聆听!【出示课件45】(课件播放潺潺的溪流声) 这样的美景属于你,美美地读一读吧。 (3)读到这里,老师有一个疑问,“茅檐”是用泥巴垒的墙,茅草盖的房,又矮又小,很简陋,为什么还给你们产生这样美的感觉呢?老师告诉你们:很多诗人都有“茅檐”情结,“茅檐”这个词在诗人的笔下频频出现。(板书:茅檐 低小 ) 一个“茅檐”,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宁静的诗意的小乡村。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读出来。生齐读。 3.品人物【出示课件46-47】 品读课文,品环境,(1)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住着怎样的一家人呢?请品人物,从整体到部分,接着读下面。 (2)这一家一共有几口人? 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预设: ①品小儿 我最喜欢小儿,因为他很可爱。 读中想象,与文本对话,感悟诗人表达的感情。 周国年作品,盗版必究! 第 22 页 共 46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