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与《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改革-畜牧渔业论文
“慕课”与《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改革
齐凤生1,张浩杰1,陈亚楠2
(1_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3;2.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1)
摘要:“慕课”( MOOC),是教育理念的新发展,挑战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学习成本低、学习效率高、交互性强等方面受到了广大学习者的青睐,逐渐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渠道。高校教育与教学改革正在建设过程。“慕课”运行方式对《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慕课”;网络在线学习;《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改革 “开放课件”(Open Course Ware简称Ocw)为主题的在线教育,运行几年效果不是很明显。2008在美国诞生了新型的开放资源模式“慕课”(MOOC),2012年开始暴发式的增长,再次激起了大家的关注和探讨。慕课的三大主流平台是:edX、Coursera、Udacity。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相继加入了“Edx”平台和“Coursera”平台。 l“慕课”概述
MOOCs亦称“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性网络课程,它课程设置短小精悍,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为主要特色,结合多种形式如社交网络、专项平台等展开学习交流,赋予传统的学习方式便利、自主和互动的新特点。
“慕课”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它伴随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移动互联
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会深入到大学的课程教学,将对传统的大学教育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带来巨大的挑战,也区别于传统的网络课程。
传统的网络课程其视频课件一般参照课堂教学形式录制,时间一般较长。而“慕课”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学科和专业,更贴近学习者的生活和需求,更注重综合性、普适性、生成性,更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而不是灌输,其视频形式一般也短小精悍,向微课程靠拢,评价方式也更灵活多元。 2“慕课”应用于《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改革
“慕课”建设是目前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同时,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改革的创新和挑战。我校为省级重点应用型农口院校,办学的方针是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实践教学是重心。
《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是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水产养殖学、海洋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内容分为:水产品加工原料、水产品加工原理、水产品加工艺、水产品的安全性四篇。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存在很多重点、疑难点,与企业生产联系紧密,实践性很强。目前传统的《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呆板、枯燥,照本宣科、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为了改善和提高《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这门课程学习和教学效果,探讨这种既有理论性要求,又有实践性要求的课程教学向“慕课”发展的模式,本文尝试建立《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慕课”化设计。即专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再充分观看、浏览网上发布的其他高校的“慕课”课程。把它作为《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 2 1 构建《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内容体系
《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包括理论、实验等教学环节。根据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特点,以水产食品为中心,以水产品原料、加工工艺、品质监控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在保证课程所传授的知识是完整和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知识块的特点采用动态、片段、分立的方式,制作出10 min左右的课程视频,内容主要是知识点的讲授环节,同时在知识块视频之间插入考核内容,以强化教学效果。而实验课程体系构建,将水产品加工工艺学实验项目分成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试验3个层次,每个层次根据教学要求由若干个实验组成,每个实验制成8—15 min的视频。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实验素质,又使学生掌握水产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仿真实验技术成为“慕课”研究与实践者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对于操作型较强、车间卫生要求严格及季节生产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来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也是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部分或全部的实验环节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通过仿真软件来完成传统实验室中的工作。如模拟蟹肉的生产,由于生产设备构造复杂,学生无法感性地观察到肉膜成型、压丝成束等过程,借助于仿真实验技术,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实验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和探究兴趣。
2 2教学资料及学生学习内容的多媒体化
现在很多高校都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多媒体课件不应该只是加了些图片的电子版讲义,而应该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水产品加工工艺流程相关的图片及视频,结合教师课堂讲解,穿插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计算机创建虚拟化、可视化的实验环节,实现“慕课”背景下的仿真实验,让学生在课堂就能感受到
水产品加工的实际操作过程。尽管学生没有进入到企业的加工车间,但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感,仍然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水产品加工企业有大致的了解,为学生今后走上与水产品加工有关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 3增强《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
在《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安排上,为了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抽象认识上升到具体认识,充分利用秦皇岛比较发达的水产加工企业的优势,增加了组织学生去水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现场教学参观,加深学习印象。但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费问题、与企业的合作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增加企业的水产品加工全过程微课程。 通过“慕课”平台,《水产品加工工艺学》的课堂教学,可以增加企业的水产品加工全过程微课程,增加了近一半课时的实训课,包括鱼糜制品(鱼圆、鱼香肠)加工、鱼类罐头食品加工、水产干制品加工、鱼松的生产等,并对成品进行感官评价。在“慕课”平台设置这些加工过程的“微课程”,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水产品加工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4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慕课”上学习,不需要按时上下课,也取消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环节,传统的师生关系由此转变为亦师亦友的关系,进入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进程。在全球化“慕课”平台上学习的课程证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都能得到承认,特别是《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这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实用型课程,其“慕课”证书得到高效认可;慕课的优质资源可以不受地域范围限制而进行共享,这两点优势有
别于传统课堂。在“慕课”平台上,学生掌握的信息渠道多,可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信息,在课堂上听不明白或者很感兴趣的知识,可以反复听,对于较浅显易懂的知识能略过,将有限的时间整合起来,大幅提高学习效率。对水产原料,如鱼类、贝类、藻类等用彩图介绍,让学生有新鲜感。还应充分利用“慕课”网络资源,收集各种与水产品原料有关的图片、动画、3D模拟及微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水产原料的掌握。 3结论
“慕课”的兴起对地方高校课程的教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慕课”拉近了普通人与名校的距离,让任何人都有机会接触名校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作为主管部门,要积极面对新改革思潮的出现,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充分认识到“慕课”教学的特殊性,要有鼓励教师探索应用型“慕课”教学改革的措施。关于“慕课”对《水产品加工工艺学》教学改革的启示,笔者认为,要一分为二地客观剖析其优劣势,发扬其积极作用,规避其消极影响,政府和高校联盟都应加大投资,促进“慕课”平台上的校际合作。
(收稿日期J2016-07-06;修回日期: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