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8 页
基础保分常练(十)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庄子于学无所不窥,但真正令人无法________的是他的天才和洒脱。谁能像他那样用微笑来面对丑恶?而这微笑,只是轻微的一丝,不易察觉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陋悄然________。而那些涂抹得完美厚实的凶恶,也就________了。
A.望其项背 溶解 流露 B.望尘莫及 融化 流露 C.望尘莫及 溶解 暴露 D.望其项背 融化 暴露
解析:选D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结合语境和横线前的否定词“无法”可知,应选用“望其项背”。溶解:一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等状态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融化:(冰、雪等)变成水。根据横线前面的“如炎阳照雪”可知,应选用“融化”。流露:(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根据横线前面的主语“凶恶”可知,应选用“暴露”。故选D项。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石磨,如胎盘一样深埋在家乡的土地上。磨是蛮撩人的,尤其撩鼻涕虫。____________小眼神牢牢盯住磨,咂着嘴巴,甚是可爱。
①它一出场,乐坏的通常是小屁孩,这时他们在堂屋里到处乱窜,又蹦又唱。 ②要么是逢年节,要么是要办喜事,要么是家里请了帮工做农活。 ③大人还在磨呢,他们就馋得不得了,好似香喷喷的粑已到了嘴。 ④小村庄里,一年之中,谁家都难得看到它转几回。 ⑤在这需要改善生活的日子,磨才大姑娘坐花轿般被人请出。 A.①③④⑤② B.①②③⑤④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①③
解析:选D ③中的“他们”指的是“小屁孩”,所以③应该紧跟在①后。①中的“它一出场”承接⑤中的“磨才……被人请出”,⑤中的“这”指代的是②的内容,②具体解释
第 2 页 共 8 页
④中“难得看到它转几回”的情况。所以正确顺序应该是④②⑤①③。
3.下列诗词中画线的意象,内涵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C.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D.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解析:选B A项,前者以长江水的奔流不息表达光阴一去不复返的感慨;后者以长江的茫茫无际表达离别的愁绪。B项,都以“菊”表达对高洁品格的追求。C项,前者以浮云象征变幻莫测的人间世事;后者以浮云比喻奸佞小人、邪恶势力。D项,前者以水中鸥表达闲适之情;后者以孤零零的沙鸥表达漂泊无依的愁思。
4.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A.胸有大志,砥砺前行 B.只喊口号,没有行动 C.空喊口号,不见成效 D.努力提速,实现赶超
解析:选C 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漫画的寓意,准确把握漫画讽刺或颂扬的对象。首先明确画面的主体是由一只爬行的蜗牛和一个坐在蜗牛壳上、右手高举书写着“高效快捷”的旗帜、左手紧握喇叭高呼的男子组成。漫画中“高效快捷”的口号与蜗牛迟缓的行动形成反差,这揭示了漫画讽刺的对象是总标榜自己“高效快捷”而实际行动缓慢的人。A项,感情色彩不当,这里是讽刺,而不是褒扬。B项,“没有行动”理解错误,有行动,只是行动跟不上口号。D项,“实现赶超”不符合漫画意旨。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二三其德。(《诗经·氓》)
第 3 页 共 8 页
(2)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3)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4) ,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5) ,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6)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见贤思齐焉, 。(《论语·里仁》)
(8)文章合为时而著, 。(白居易《与元九书》)
答案:(1)士也罔极 (2)阡陌交通 (3)畏途巉岩不可攀 (4)秦爱纷奢 (5)舞幽壑之潜蛟 (6)梦回吹角连营 (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歌诗合为事而作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8题。
史学创新要坚持正确方法
王曾瑜
对于任何学科发展来说,创新都是内在要求。就史学研究而言,创新主要体现为提供新的史料、进行新的论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补充、有所进展甚至开拓新的领域,形成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甚至是推翻旧说的研究成果。创新的最大意义在于“新的”比“旧的”好,而不是相反。但从史学创新的实际情况看,并非没有在创新的名义下走向反面的情况,这是推进史学创新需要注意的问题。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创新是要突破陈规,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一切规矩。就中国古代史研究而言,经过长期发展,在微观上已经积累了一套必须遵循的研究规矩。比如,史讳、年代、地理、职官、版本目录、古汉语训诂等一整套科研基本功或曰史学专门知识,是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时必须遵循的,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知识积累方能了然于胸。如果在这方面想通过“创新”来规避基本功的修炼,就会出现硬伤。例如,“邱”字是清朝为避孔丘名讳而新造的字,在清代之前并无此字。清人习惯于依据自己的名讳改古书。如果今天的学者不注意这一点,在研究清代之前的史学作品中使用诸如“雍邱县”“闾邱”之类的称谓,就会
第 4 页 共 8 页
成为硬伤。举此例是要说明,史学创新要有必需的基本功和细致扎实的研究,要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推进史学创新,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要有正确的史观和史识。就中国古代史研究而言,近年来这方面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在一些文章中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只有摆脱意识形态的主宰,史学方能创新。所谓意识形态,对治史者而言,主要是指史观和史识。自古迄今,任何史家治史均不可能不受本人史观和史识的影响。那些主张在史学研究中摆脱意识形态主宰的人,看他们的作品,又何尝没有他们本人的意识形态在主宰呢?
就治史而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至今仍然颠扑不破。现在,有的人为了史学创新而刻意放弃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这无疑是南辕北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我们可以在史学研究中分辨主流与支流、本质与现象、共性与个性。如此,才能分析和判断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抓住历史的本质。比如,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具有重要作用。
史观和史识不正确,创新还会出现许多乱象。比如,近些年来,史学界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污蔑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这种所谓的“创新”,事实上所要贬损和否定的是中华民族的爱国正气和优良传统。
再说一点文风问题。目前,追求文字的生僻、晦涩和朦胧甚至刻意创造一些新词,逐渐成为某些史学作品的一种时髦,成为其“创新”的一种表现。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必然需要不断创造新词。但是,新词应当含有旧词不具备或不能包容的词义。如果词义与旧词相同,那似乎无须多此一举。但目前有的学者以编造一大堆生僻、晦涩的新词为荣,似乎此类新词创造得愈多,自己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就越强。这显然不是一种正确的倾向。
治史者都希望求得学术上的创新,但真正拿出经得起推敲的史学研究创新成果又很不易。正因为不易,更需治史者潜心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01月14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时必须遵循相应的研究规矩,这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知识积累才能实现,但有时也能通过“创新”来规避基本功的修炼。
B.作者认为“新的”比“旧的”好是创新的全部意义所在,这是推进史学创新需要注
第 5 页 共 8 页
意的问题。
C.那些主张在史学研究中摆脱意识形态主宰的人,看他们的作品,已经摆脱了本人史观和史识的影响。
D.目前有的学者喜欢编造一大堆生僻、晦涩的新词,似乎此类新词创造得愈多,自己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就越强。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倾向。
解析:选D A项,原文为“想通过‘创新’来规避基本功的修炼,就会出现硬伤”。B项,“全部意义”应为“最大意义”。C项,“已经摆脱了本人史观和史识的影响”错。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史学创新要坚持正确方法”为中心论点,阐述了史学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正确的做法,论述严谨、条理清晰。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使用了许多具体可考的事例,如第二段中列举“邱”字是清朝为避孔丘名讳而新造的字,来证明史学创新要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C.有的人为了史学创新而刻意放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是一种极端的做法,而且容易导致史学界的许多乱象。
D.作者认为,当今的史学界存在刻意创造新词的文风问题,对于史学创新而言,不需要创造新词。
解析:选D “不需要创造新词”错,原文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必然需要不断创造新词”。
8.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治史者如何才能做到学术上的创新。(6分)
答: 参考答案:创新是要突破陈规,要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要有正确的史观和史识;注意文风,经得起推敲,不刻意追赶时髦。(每点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9~11题。
中国在2001年前几乎没有世界级的超算产品。因为构建一整套全球顶级的超算系统,也并非堆砌处理器这么简单。中国超算研发的全面崛起,是建立在强有力的计算个体芯片、先进的运算管理技术和可靠的操作系统支持基础之上的。
芯片无疑是超级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一台超算产品至少装有几千枚甚至数万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