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们或许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从事怎样的职业,会有很好的发展,不至于失业。而如今,他们大抵再也不能如此讲话了,只因这个世界变化的如此之快,在这变化面前,他们大概比我们还要慌乱,毕竟他们是从传统的时代走来的,这个更新换代如此迅速的世界只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但是,虽然如此,他们却可以告诉我们一条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生存法则,那就是掌握不断学习的能力。
所以,经过各种分析考量我终于选择了考研这条路,当然,这是只是,千万条路中的一条。只不过我认为,这条路可操作性比较强,也更符合我们当下国情。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考到自己希望的学校。
一年的努力奋斗,让自己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秋冬轮回,又是一年春风吹暖。
在看到录取名单之后,我终于按捺不住发了我一条朋友圈,庆祝考研胜利。当时收到了很多平时不太联系的同学,发来的询问信息,这也促使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真的可以帮助接下来备考的学弟学妹们!
因为想要讲的话太多,所以这篇文章会比较长,希望各位能够一点点看完。或许会从我的经验教训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以及方法来面对考研。
在结尾处会奉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 (301)数学一 (831)遥感概论
(831)遥感概论 参考书为: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赵应时 科学出版社
《遥感与图像解译》(第四版) (美)T .M.Lillesand,彭望录等译 电子工业出版
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
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比如casualty表示伤亡,我们口语常见是casual 随意的。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第一次我阅读很差,对答案错了一大半。这次我阅读是满分。如何做到?我非常认同老钟的观点,不要再管命题人,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着你有没有读懂作者在说什么,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只有回到阅读本身,才会真的恍然大悟,而不是被定位的思想牵着盲人摸象。我算明白了为什么考研这么重视阅读,当你真的学会了读学术文章,你才会体会到一个研究者的乐趣。
关于真题
对于真题相信各位已经耳熟能详了,它的重要性我就不多提了。我做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讲解很详细。有如果你复习的时间早,时间充裕,可以考虑背完单词在做。但如果是和我一样暑期才开始复习的,就不太建议你们怎么做了,直接上手就好了,可能之前有人会说难度差不多,但根据这两年考试情况来看,英语的难度降的确实挺多的,尤其是考前千万不要为了挑战自己,拿出来练手。我考研的时候有一位研友,就是最后一个月又把英语拿出来做,而且
又自己臆想了觉得今年考试会更难一些,所以他那个时候考试就没有发挥好,英语才考60多。对于要不要把真题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翻译一遍,大部分的经验贴都在强调,要把真题的句子一个个翻译出来。
做真题的经验就是一定要重视文法的学习。考研英语和四级有一个小不同的特点,前者是半学术语言,后者是生活语言多点。所以前者的句子一般都比较长,后者系生活语言,所以比较简短,也相对比较简单。而长句子里面一般都会有些复杂的语法和固定搭配在里面。
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小的单词:“as”这个单词是考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之一,它人小鬼大,用法非常灵活多变,有人统计过大概有九种用法。不懂他的用法,你也能大概读懂文章,但是绝对无法精确理解。类似这些,最好自己搞一个精彩句子的收集本子,慢慢积累。
831遥感概论专业课复习
复习:要做好计划,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暑假计划、冲刺阶段计划,要细致、灵活、实际,每个周、每个月做总结,对自己的进度和完成度有充分的认识。道理谁都懂啦,然而做不做得到就看个人了。
实话实说,我的确没做到。我看过很多经验贴,很多学长学姐说自己每天去图书馆,一学就是12小时。我考前那一星期能有10小时吧,平时连8小时都很困难。我追番,追综艺,看剧,看小说,睡过头就不去图书馆了,暑假每周和舍友去逛街。我是个勤奋的人吗?显然不是。3月到6月的日计划做的还算细致,虽然也有偷懒的时候,也完成了七七八八吧。后面的计划就不大行,任务越拖越繁重,日均需要完成的任务量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完不成,简直是恶性循环。
我这样说,是想吹嘘自己有天赋,不怎么努力就能考好吗?不是啊,我只想告诉你们什么叫因果报应。我的不努力,让我上考场之前慌得不行,完全没谱,根本没有胸有成竹,淡定自若。有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初试有运气成分,复试真是现世报了,基础知识没有做到滚
瓜烂熟,面试一紧张更是什么都不记得了。所以,请以我为反面教材,制定的计划就踏踏实实地去做,可别抱着侥幸心理了,幸运不会一直降临,有实力才什么都不怕。可以时而放松,但不要放弃,能坚持到最后就战胜很多半途而废的人了。
专业课:3月到9月初,只看了一遍参考书,没有进行背诵。大二大三选了选读的课,还算了解一些。这期间,我试着用电脑根据这几本参考书整理笔记,包括大气散射,辐射校正,图像空间增强,亮度温度,植被覆盖度,纹理,又多又费时间,而且我也抓不住重点,也不能确信自己整理的答案模板质量怎么样,所以我放弃自己整了。
9月中旬,我开始用研教新版习题集,目前是先仔细阅读用灰色笔划出自己不懂不了解的地方,每个章节的框架思维导图。并配合网课,在书上做一些笔记。比如遇到一个这样的题,遥感图象解译标志(判读标志)有哪些?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图象,我就会把知识点(遥感图象解译标志)标记在空白处,平时在做练习的时候就相当于把知识点又一次加深了印象。记得这本书算是各大习题集里出的比较早的一本,分章节,分题型罗列考点,考点后面另附命题角度。真心不错,大家可以看看试试。
9月中我才开始上网课,可以说相当晚了,真心看的脑壳疼。我每天只看了课,但是并没有记忆知识点,再说一遍,一定要及时背每天学的东西,不然真的背不完!我居然一直拖到考前一个周才开始背重点知识点比如:遥感技术具有哪些特点?蓬感技术可应用在哪些领域?什么是大气窗口7常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植被、水体、土壤、岩石在不同波段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及标准假彩色图像上的颜色、晴空时大气对可见光遥感和红外暹感的鼻响有何特点?近红外遥感机理与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遥感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列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理,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有哪些方法?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的算法,遥感图像计算机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鬼知道我那一个周经历了什么。我属于短时记忆比较好的吧,比较适合应试,但是考完试
就清空了!清!空!了!乖孩子千万不要学我。
大题考了陆地资源卫星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所以大的框架要有,每个阶段的总体特征都要掌握还有能举出典型的例子。一些比较细小的点由于时间太紧我没准备,只在梦里完整背了一遍,挺简单的,背了基础知识也能顺利写出来,有道题我在研教新版的习题中做到过,我印象还挺深的,所以考场遇到既惊喜又开心。
我整理了一本特别厚的全国各个学校的真题,我考试前3天把上面所有的知识点都整理了出来背了一下。因为没有答案,我也是病急乱投医,在考试资料网上充了会员(很坑),基本上都能找到答案,答案组织得挺好,长短适宜,确实比查百度再自己组织答案来得快得多。 看过历年真题就能发现,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内容,学有余力就把拔高题也看看。在这边插一个题外话,不仅是这些专业课,其实公共课的真题也是需要多刷一些的,但是多刷也并不是没有技巧,无脑的刷数量,比如公共课英语部分,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题目很多,乍一看起来好像题目没有规律可言,但其实出题人也是有局限性的,题目的设置与考察也都有类似的地方,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其实可以利用题目中的解析去做一个梳理总结,公共课政治在做《政治新时器》的时候,也是有需要梳理的,一些题目在设置上是有出题人偏好的,这时答案中就会有体现,体现出哪一个知识点是重要的,是常出现的,所以也建议和英语一样,多看解析,找出适用于自己做题习惯的规律。
下面继续聊专业课。
其实说白了专业课还是要吃透教材,考的还是很基础的题目,对比其他学校的真的可以说难度不大,只要你把书背好了。我考场上两题不会,一题10分,出考场翻书有一题就是书上的标题,我没当重点没背。我临考前五天才开始背书,不作不会死,要不然再高10分应该不是梦。
10月开始冲刺,网课的老师讲了一些方法,比如怎么定位,看段落开头结尾和中间转折
新版北京师范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