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面的巨大压力。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迫切需要寻求一条能够确保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 目前旧城改造对历史名城的破坏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城市的拓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很大隐患。如何妥善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确定一条符合资源保护要求又兼顾发展利益的控制底限?如何确保控制措施获得必要而充分的法制保障?如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规划技术范畴的问题。

(五)在城市空间快速拓展的同时,如何合理配置增量土地,促进中心城市健康高效发展,协调各方面利益,解决好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与重构。

? 现象与趋势:现状中心城区与新城同时快速扩展,空间距离逐步缩小,相互吸引力逐步达到最大化。新城邻近中心城区的土地增值速度迅速增加,投机与投资机会迅速增大。 ? 追求平衡的规划发展(摊大饼),势必导致城市形成大面积连片的人工环境地区,各种职能的高度聚集引发中心城区空间资源争夺激烈,对中心区造成压迫的同时,也造成过度密集和低效益开发并存的不利局面,一定程度上引导投资趋向分散,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形成空间拓展的结构性缺陷。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就是已经或即将显现的人居环境质量下降、城市运行效率下降、安全隐患增加、历史名城破坏加剧、城乡建设条件严重不均衡等问题。 ? 如果任由这些问题继续发生发展,将会大

大影响中心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进而重

成都市人民政府 XXXX年规划纲要》 8.《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XX年 远期:XXXX年 远景:XXXX年以后 (三)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范围划定为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龙泉驿、青白江、新都、温江等9区,双流、郫县2县以及新津县普兴、金华两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为3753平方公里。

26 成都市人民政府 XXXX年来,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开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可喜局面。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国家对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高度肯定,是推动中西部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成都加快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应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成都的城乡统筹发展,是构建“和谐成都”,形成西部重要生产基地,继续保持中国西部最大消费市场的必要保证;是继续引领西南地区商贸、金融、科技发展,完善交通通信枢纽的先决条件;是满足四川人口大省(近9000万人)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是强化集中建设,避免过度分散,保护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最佳解决方案。 ??规划期内,成都将会形成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区域中心城市,有望在总体上实现

经济繁荣、结构优化、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为全省实现现代化起示范、带动作用。 (三)世界生态田园城市

成都市具有建设“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生态本底、文化底蕴和城乡统筹基础,也具备建设“现代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和较强的经济基础,更具有全球化和中国崛起的时代机遇。

生态本底:千年传承的山水田林是成都构建“田园城市”的本底基础。世界城市都有承载自身历史传统和独特人文特征的空间载体,而成都的载体是都江堰及平原灌区系统,是成都平原独特生活和生产方式的缔造者,世界水利发展史的重要遗存。

文化底蕴: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最佳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

城乡统筹基础:从XXXX年三个集中(农地规模经营、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产业向园区集中)到XXXX年城乡统筹试验区的设立,再到XXXX年灾后重建中加强了乡村建设,成都市的城乡统筹基础不断增强。

区域中心地位:成都是成都经济区的核心和引擎。也是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之一,全国第6大枢纽机场,XXXX年旅客吞吐量超过2XXXX年成都市在全国副省级城市经济总量排名第六,全国副省级城市财政收入排名第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都大幅提高。世界500强企业有139家入驻成都。

二、城市发展分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成都应在政治上保证省会政治、行政活动的效率与安全;经济上争取西部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相应的经济规模与职能;社会发展方面要建设高度包容性、开放性的多元化和谐社会;环境方面要实现区域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优良的目标,实施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具体的城市建设发展目标如下:

(一)新兴产业城市

成都的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未来的产业发展策略注重的是质的提高而不是量的增长。因此,成都应当争取西部区域经济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实现产业结构的充实、调整和升级,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高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新型工业,促进区域整体综合竞争力的强化与提高,以此带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二)中心枢纽城市

成都不仅是西部的科教、商贸、金融中心,交通和通信枢纽,也是整个西部通往世界的第一窗口(机场吞吐量位居西部第一)。区域交通枢纽特征决定了成都作为区域中心的不可替代性。成都应当进一步强化作为枢纽基地的便捷度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和活力的西部中心城市。

(三)宜居花园城市

“宜居”是自然、人文和城市良好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成都所处的地理环境山水宜人,风光秀美,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和深厚的蜀文化底蕴。建设宜居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成都所具有的安逸、休闲生活氛围,还需要有充分的发展机会、优越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管治水平。成都必然可以成为西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第二居所的选择对象,成都的居住职能应 30

成都市人民政府 XXXX年):用5—8年时间,把成都建设成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特大现代中心城市;

? XXXX年:用XXXX年左右初步建成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争取进入世界城市行列。 ? 远景(XXXX年):用30—50年最终建成世界生态田园城市。 31

三、城镇化目标与战略选择 (一)城镇化目标

主动融入成渝城市群,加快成都经济区发展,按照全域成都的理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逐步形成以成都特大城市为核心、大中城市为节点,小城市及重点镇为基础,分工合理、高效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说明书

面的巨大压力。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局部地区社会动荡,迫使人类重新审视自己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位置,迫切需要寻求一条能够确保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道路。?目前旧城改造对历史名城的破坏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城市的拓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存在着很大隐患。如何妥善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确定一条符合资源保护要求又兼顾发展利益的控制底限?如何确保控制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3zha4h6jo4oweh0q68m0sr9z0p01l00o0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