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2024年-2024年)
区域卫生规划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调控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上海卫生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卫生部关于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
置规划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通知》(卫规财发〔2024〕4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对上海卫生资源状况的总体判断经过多年建设,上海已具备比较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卫生资源的规模、水平和利用情况总体良好。
1.服务体系。公共卫生体系通过连续三轮的三年行动计划建设,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布局合理、运作协调的体系架构基本形成,有效应对了各类公共卫生疫情和突发事件,保障了城市安全;通过实施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各级各类医院为主体,门诊部、诊所、医务室为延伸的医疗服务网络,总体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2024年启动郊区县引入三级医院的“5+3+1”工程,优质资源的可及性进一步改善;开展了区域性医疗联合体试点,在建立各级医疗机构间的梯度支撑、双向转诊工作机制方面作了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连续13年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建设,实现了均衡布局、覆盖城乡,有效发挥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双重网底作用。
2.资源规模。卫生资源配置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4年底,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358所。其中,医疗机构3266所,包括三级医院36所,二级医院11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分中心)30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670所,社会办医疗机构1514所。市、区县均设置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疾控精神卫生分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按常住人口统计,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4.56张、执业(助理)医师2.22人、注册护士2.51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0.66人。配置了一批处于国际技术最前沿的先进医疗设备,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共拥有甲类大型医用设备19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442台。2024年,全市卫生总费用750.37亿元,占GDP的4.37%。 3.资源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比较充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总体处于较高负荷的运行状态。2024年,全市医疗机构共提供门急诊服务19964.97万人次,其中三级医院占30.54%,二级医院占24.69%,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占36.45%,社会办医疗机构占5.90%;出院人数268.02万人,其中三级医院占51.88%,二级医院占39.76%,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占4.14%,社会办医疗机构占3.78%;住院手术服务111.99万人次,其中三级医院占64.92%,二级医院占27.6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占0.31%,社会办医疗机构占4.66%。全市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94.68%,平均住院天数为13.32天。外地病人来沪就医形成一定规模,2024年外地病人就医占全市门急诊总人次的4.3%、出院总人数的22.5%,且主要集聚在三级医院,部分知名度高、专科优势明显的三级医院外地病人出院人数达到总出院人数的一半以上。
4.健康水平。凭借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撑,2024年,本市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2.51岁。其中,男性80.23岁,女性84.80岁。婴儿死亡率5.70‰(户籍人口为2.92‰,非户籍人口为739‰),孕产妇死亡率7.36/10万(户籍人口为1.04/10万,非户籍人口为12.96/10万)。
第 1 页
(二)面临的主要形势
1.医改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医改,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为上海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指明了方向。同时,随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得到释放,对医疗卫生服务期待更高,要求卫生工作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需求,为群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国际趋势。从国际视野来看,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国民健康战略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医疗卫生服务越来越强调对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从单纯的疾病诊治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从以医院为基础的服务转向以社区、家庭为基础的服务,强调疾病诊治过程中人的整体性。这些趋势,要求上海进一步重视卫生工作的战略地位,推动形成以“维护健康”为中心的各类卫生资源分工协作格局,发展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协调发展的健康服务体系。
3.疾病形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增多并已成为致死的主要因素。2024年本市居民死因谱中,循环系疾病和肿瘤高居前两位,分别占36%和32%。同时,传染病依然是影响居民健康和城市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尚未完全控制,一些可能突发的新传染病和输入性传染病对本市存在潜在威胁。疾病负担的加重带来服务需求的增长,对优化卫生资源结构、增加卫生服务供给、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要求。
4.发展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攻坚阶段。卫生事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在维护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等卫生事业公益性的基础上,发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业,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与国际接轨,助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5.科技进步。全球范围内,医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医学相关领域理论和技术不断创新,创新药物和新型医疗器械不断面世,疾病预防和诊治手段不断进步。同时,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为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的革新带来无限可能。进一步重视医学领域科技发展、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成为上海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结构问题。一是纵向配置失衡,优质资源相对集中于三级医院和市级公共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建设已得到加强,但最核心的人才等资源配置尚未到位,随着职能增加,基层卫生资源更显紧缺。二是区域配置失衡,尤其是郊区和人口导入区与中心城区相比配置相对不足。三是部分专科建设相对滞后,康复、为老医疗护理、精神卫生、妇幼卫生、院前急救等资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人力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社会办医数量虽然较多,但总体水平不高,公共卫生社会服务未得到有效发展。
第 2 页
2.配置效率问题。全市卫生资源整体宏观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不够顺畅,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等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未能有效落实,优质医疗资源过度利用,患者重复就医造成资源浪费。市、区县两级公共卫生机构的能级分工有待进一步明晰。
3.服务能级问题。从全国来看,上海卫生资源已经具备较高质量,但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国际化医疗卫生服务的供需双方尚未得到有效培育,医学高端人才等优质资源要素聚集不足。医学科技创新、临床和公共卫生转化能力还有待增强,有关服务平台和交易市场尚不健全。在医改释放需求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背景下,优质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上海医疗卫生服务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规划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按照“确保公益、促进均衡、保持领先、激发活力”的要求,盘活存量、发展增量、注重质量,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和效能,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发挥卫生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促进作用,实现经济社会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
(二)具体目标
规划期内,以“调结构、补短板,建秩序、促效率,升能级、建中心”为主线,加强供给、完善调控、深化改革,全面提升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合理布局卫生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增进资源利用效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一是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适宜、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医疗卫生资源的均衡布局和有效利用,形成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协调发展的资源配置格局,服务网络有效覆盖城乡,各类资源短板得到切实弥补,本市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充分保障,居民健康得到全程关怀。
二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服务全国的亚洲医学中心。改善和创新制度环境,吸引优质资源的汇聚,建成医学活动聚集、医学科技聚集和医学专家聚集的中心,居民的多层次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卫生资源的对外辐射作用进一步发挥。
三是实现本市医疗卫生体系整体效能的显著提升。政府统筹各方资源、调控卫生事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依托体制机制创新和信息化手段,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既有效发挥各自功能,又协同配合,成为有机整体,资源宏观配置效率得到改善,规模优势充分体现。 (三)基本原则
1.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围绕人的健康开展资源配置。强调人的能动作用,把调动人员积极性和人力资源配套作为调整资源结构的必要条件。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