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在应对具体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将知识点具象化,这样更容易理解记忆,比如什么是总线?为什么要有总线?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之间的公共信息传输线。为什么要有总线?我的理解是早期采用分散连接方式,如果计算机增加一个外设,那你就必须给这个外设和CPU,主存建立连线,设备越来越多,就得单独的加越来越多的连线。也就越来越复杂。采用总线连接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复杂度,将所有的部件的信息传输都放在一组公共路线当中,你需要添加或减少外设只需让设备接入或断开总线即可。打个比方就是这里有许多村落,村子之间需要两两需要联通,你可以两两之间修一条路,也可以修一条大马路,然后每个村子修条路接通大马路。哪个更加方便省力不言而喻了吧。
学会知识点记忆以后,就去辅助做一些题,《计算机组成原理》研教新版就很不错,研教新版的的试卷首先是单独装订的,完全还原了考场的真实感觉,并且每一道真题都有配套的详解,有些还做了知识点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加深我们对真题乃至真题背后知识点的理解,提供详细又不失简洁的解题思路,避免在成千上万的知识点里做无用功,整个图书设计贯穿考研的前中后期,全程都适用。
谈到做题,我想起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这里简单插入一下,那就是政治英语也需要刷题。政治主要刷选择题,而后面的简答题是靠平时背诵积累的,我在做了李凡《政治新时器》中选择题题集基础部分后,每个模块的重点知识已经记得差不多了,而一些易混淆的通过看习题解析以及知识分析后也差不多明白了。英语建议刷近十年真题,而且需要多刷几遍,《木糖英语真题手译》这套辅导资料配有两套真题,一薄一厚,厚的配有详细解析,薄的是真题卷,可供刷两边。下面继续谈专业课题的事情。
做题时找出题型间的关系,比如名词解释,其实名词解释如果真正理解了(而非死记硬背),就会发现简答无非是对名词解释很多点的拆解,很多人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当下给你看这些知识点什么都懂,但是合上书就是解释出来,或者考试时就是想不起来这个答案,如果看到答案又会觉得这些我都会。我总结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问题就是只看不背,或者背的不够熟练,可能有些人觉得眼睛看一遍嘴念一遍就是背下来了,实则不然,必须要做到合上书能够复述,而且记忆的精髓在于重复,尽量减少背诵的时间增加背诵的次数才是王道。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有的人过于注重对每个章节的掌握,不能从具体的章节中跳出来,一旦考试题目是章节之间的知识点关联就会傻眼,不知道如何作答,这要在对知识点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自己多加思考,考试实在不会就把相关的基础知识全部写上,也能得2/3的分数。这也充分说明了背诵时背诵一个个具体题目的重要性,而不是对教材每一章知识的简单梳理进行背诵。
还有就是反复进行知识点的补偿与比较,提炼重点知识 第三阶段:根据遗忘曲线进行背诵
这个阶段是采用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网上有很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制作一个表格,用excel很方便。根据遗忘曲线继续将每一天的背书任务细分,根据遗忘周期进行复习。这个阶段做到的是翻开书每一个点都能记得,当然越用到后期就会觉得复习的时间越来越长不太适合最后冲刺阶段的时间分配,那么就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四阶段:根据冲刺模拟题进行背诵
到了最后一个半月左右已经很难精确每天的看书任务量了,所以我直接背冲刺模拟题。一方面是在无法量化任务的时候带动记忆,一方面也是模拟题会出一些以前没有出过的偏的角度,便于查漏补缺。
在四个阶段之外还有一些补充记忆方法,没有借鉴意义但是写出来吧。
通过各种方法给自己的背书进行任务安排,这样过了好多遍但是也不会觉得一直都是翻开书,从头看到尾,这样下来我的专业课看了8遍。最好是当复习到一定时间之后你完全可以把握自己的程度了解自己的知识点构成。考试的时候就能预估这张卷子能得多少分,也能作为自己对成绩的预判。
其实备考的过程都大同小异,考研也不轻松,及时交流很有必要,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它包含学习方法、学习心态和考试信息各个方面,我这里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历年真题、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分享给小伙伴们,有什么事可以在下面评论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