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土壤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19世纪提出“矿质营养学说”的是李比希。 2、19世纪70-80年代俄国学者道库恰耶夫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3、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希拉格德就受了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学说的影响。

4、18世纪以后,西欧土壤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是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农业地质土壤学派和土壤形态发生学派。土壤发生学的奠基人是俄国的科学家道库恰耶夫。 5、土壤的功能表现为:有肥力及生产性能、缓冲与净化功能。

6、试列举三中复杂土壤剖面:异源母质剖面、埋葬剖面、多元发生剖面、堆叠剖面、人造剖面。

7、俄国学者道库恰耶夫认为影响土壤形成发育的因素有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及时间。 8、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9、土壤的特征表现为:生物活性、孔隙结构的介质。 10、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

11、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12、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

13、马伯特创建了美国第一个土壤分类系统。

14、土壤分类专家史密斯建立了标准化、定量化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 15、土壤地理学是以土壤及其与地理环境系统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它是研究土壤的发生发育、土壤分类及时空分异规律进而为调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的学科。 16、在绘制自然土壤剖面中,标出各土壤发生层名称并用相应代号表示。

层 次 枯枝落叶层 腐殖质层 淋溶层 淀积层 母质层 母岩层 国际土层代号 O A E B C R 二、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1、土体构型:在土壤剖面之中土层的数目、排列组合形式和厚度,统称为土壤剖面构造或土体构型。

2、聚合土体: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形状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组成聚合土体。

3、土壤生态系统:指自然界特定地域的土壤生活在其中的生物群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逐步趋向动态平衡的综合体。

4、土壤圈:土壤圈是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

5、土壤肥力: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供应、协调营养因素(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包括:自然肥力、人工肥力、有效肥力、潜在肥力。

6、土壤自净能力:土壤自净能力是指对进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复杂多样的物理过程、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使其浓度降低、毒性减轻或者消失的性能。

①物理自净:即通过扩散与稀释、淋洗、挥发、吸附、沉淀等使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或者活性降低的过程。

②化学洗净:即通过氧化还原、化合分解、酸碱反应、络合与螯合等过程,使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或者活性降低、毒性减小或者消失的过程。

③物理化学自净:即通过土壤胶体的吸附、解吸和凝聚等物理化学过程,使土壤污染物浓度或者活性降低、毒性减小或者消失的过程。 ④生物自净:即指通过生物生理代谢,即生物降解与转化作用使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或者活性降低、毒性减少或者消失的过程。

7、土壤剖面: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至母质的土壤纵断面。 三、简答

1、土壤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①土壤野外调查与定位观测研究法:综合分析区域文献资料并通过野外观察对成土环境、土壤剖面及其诊断特性、土壤利用进行研究,运用地理比较法和相关分析法,把握区域土壤地理分异规律,绘制区域土壤图,采集土壤标本、分析样品。

②实验室化验分析与试验模拟研究法:借助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在实验室对野外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微形态等方面的化验分析,定量地获取有关土壤物质组成、理化性状、微生物区系及数量、土壤微形态等方面的信息,以揭示土壤物质和人为污染物的淋溶、迁移、富集与时空分异规律,为研究土壤形成过程、分类及合理利用提供必要的基本数据。

③遥感技术在土壤调查中的应用:借助现代遥感信息对区域土壤进行翻译,是现代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方法,也是进行土壤空间分异、土壤利用现状及其动态监测的技术手段。通过多时相、多光谱、多种遥感信息源图像的综合研究,将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自动制图方法应用于土壤资源、土壤水分、水土保持以及区域土壤变化监测等研究领域,以开发区域土壤退化遥感监测系统已经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④数理统计与SGIS在土壤研究中应用:土壤诊断性属于多指标、多变量的综合信息,需要应用多远数据统计的方法来研究成土条件、土壤性状与土壤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用可计量的治标来刻画土壤发生过程,以土壤类型的边界概念替代中心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借助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创建区域土壤地理信息系统(SGIS)、土壤分类计算机检索系统和区域土壤树枝分析软件,以完善土壤系统分类的原则和体系、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加强和改进土壤调查信息的收集、贮存、操作和传播,从而推进数字土壤或者区域土壤信息数据库的研究。

⑤土壤历史发生研究法:借助土壤历史发生研究法如地层分析法、同位素测年法、孢子分析、古土壤及其特性分析,通过确定土壤发育的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就会正确认识现代土壤的发展过程,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传统方法 ①野外调查制图法 ②定位半定位观测法 ③室内分析研究法 ④数量统计法 ⑤地球化学法

现代方法 ①土样分析测试自动化 ②土壤制图计算机化 ③土壤动态监测遥感化 ④土壤分类数据化

2、土壤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哪些?

①关于土壤发生发育、诊断特性与系统分类的研究

②关于土被结构和全球土壤-地形数字化数据库(SOTER)的研究 ③关于土壤调查、制图和土壤资源评价的研究

④关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土壤圈相互作用的研究

⑤关于土壤资源保护及被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的研究 3、土壤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当今土壤地理学的发展趋势为:重视土壤圈物质循环及全球土壤变化;土壤资源持续利用研究得到重视;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和土壤信息系统的研究不断加强;土壤退化的形成机制和监测对策;土壤地理学研究内容日益扩展;加强与发展土壤地理学基础性理论研究。 四、综合分析

试分析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处于地球表层不同圈层界面及其相互作用的交叉带,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中心环节,也是结合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纽带。

土壤圈域大气圈在近地表层进行着频繁的水分、热量、气态物质的迁移转化,土壤不仅因其疏松多孔而能接收大气降水及沉降物质以供应生命之需,而且还能向大气释放CO2、CH4、N2O等气体,参与碳氮硫磷等元素的全球循环,并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土壤圈与水圈的关系密切,如大气降水通过土壤过滤、吸持与渗透进入水圈,成为全球水分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对水体的物质组成产生影响,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供应生命体对水分的需要;水分也是土壤圈物质能量循环迁移转化的重要载体和影响土壤性质的介质。土壤圈与岩石圈联系更为密切,岩石圈表层的风化物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植物生长那个发育所需的矿质营养元素来源于岩石的风化,土壤侵蚀及其堆积也是岩石圈中沉积岩形成的重要物源。土壤圈与生物圈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土壤是陆地生物圈的载体,土壤支撑绿色植物,并供应其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生物活动又对土壤圈的形成发育具有深刻的影响。

物质能量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不断向土壤输入,必然引起土壤物质组成及其性状的变化,土壤支撑及其性状的改变又通过反馈机制引起地理环境的变化。也就是说,一方面土壤是自然地理要素、人类活动和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另一方面土壤的发生发育,反过来又对地理环境的发展演化起着推动作用。

土壤圈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自然资源与人类劳动的对象,其变化比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变化更为复杂多样,并且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土壤地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19世纪提出“矿质营养学说”的是李比希。2、19世纪70-80年代俄国学者道库恰耶夫提出了土壤形成因素学说。3、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希拉格德就受了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学说的影响。4、18世纪以后,西欧土壤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是农业化学土壤学派、农业地质土壤学派和土壤形态发生学派。土壤发生学的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3qwh6fk8o25ui618i0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