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否定的概念在如下几种情形下使用( )
A.作为事物的质变使用 B.作为事物中包含的否定方面使用 C.作为事物发展的否定阶段使用 D.作为“扬弃”使用 E.作为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使用
16.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可以表述为( )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过程 C.事物的周期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D.事物的波浪式前进过程 E.事物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发展过程
17.辩证否定观认为,对于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的态度应该是( ) A.彻底否定其应否定的(去其糟粕)东西
B.批判地继承其优秀的部分(取其精华) C.采取分析态度 D.优良的东西可以不用分析批判 E.“毒草”是绝对无用的东西 18.同一性是指( )
A.矛盾着的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与事物的自身等同 C.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发生调和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等
1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 ) 的关系
A.绝对与相对 B.相互联结、相互结合 C.本质和现象 D.内在动力与外在条件的关系 E.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20.矛盾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指的是下列情形( )
A.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区别 B.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区别 C.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区别 D.现实矛盾与非现实矛盾的区别 E.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区别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 的关系
A.共性和个性 B.一般和个别 C.整体和部分 D.相互斗争 E.相互同一
22.在矛盾同一性问题上,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在于( ) A.认为同一中包含着差别和对立 B.认为同一就是自身的等同 C.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互不相容 D.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E.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23.庸俗进化论的错误在于( )
A.只承认质变而不主张量的积累 B.只承认量变而否认事物的质变 C.割裂了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 D.否认了同质事物仍存在量的差别 E.对生物的发展作了“灾变论”的解释
24.辩证法中肯定概念在如下几种情形下使用( )
A.作为事物发展的终极时使用 B.作为事物发展的肯定阶段使用 C.作为事物中包含肯定方面使用 D.作为事物的质变使用 E.作为事物的量变使用
25.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区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在差别的事物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三)辨析题
1.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假象源于错觉。 3.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4.“重点论”就是“一点论”。
5.授之与鱼,不若授之与渔。 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仿佛又回到出发点。 8.“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四)材料分析题
1、看图分析(你的脉为什么摸不着?)
问:(1)右图表现的是什么哲学问题? (2)请简要阐述该哲学原理。 (3)指出该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2、下面是老子哲学的一些资料,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因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第二十五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似万物之宗”。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其上不皎,其下不昧”‘“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不见其首,不见其后”。
材料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十二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材料三:老子提出阴阳、有无、大小、前后、强弱、静躁、正反、生死、存亡、兴废、美丑等一系列矛盾的概念。他说:“反者道之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天下难事,比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二章)
材料五:“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第二十二章)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老子哲学的本体论性质及其辩证法思想。
(2)依据材料二,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5)依据材料五,说明老子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是什么。
3、“我们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其他对文明有益的东西,但是我们决不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陋和颓废的东西。……我们要向人民特别是青年介绍资本主义国家中进步和有益的东西,批判资本主义国家中反动和腐朽的东西。”(摘自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 对真理的永恒追求
一、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实践的观点 (二)认识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1)认识的主体:实践着的人,其特点是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性和实践性。
(2)认识的客体:分为现实的客体和可能的客体。世界是可知的,可能的客体指整个世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有限的,现实的客体仅指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部分事物。认识的客体的特点包括客观实在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对象性,客观事物只有成为主体的认识对象才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实践,要善于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反对先验论和不可知论。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同时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提供的物质手段和提高的认识能力有助于认识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和实践的特点(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共同决定的。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三)认识的辨证发展
1、认识发展的阶段性:认识的发展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两次能动地飞跃。
(1)感性认识: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外部联系和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2)理性认识:通过抽象思维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把握,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二者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在理论上就会陷入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实践上就会导致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2、认识发展的反复性:对事物深刻完整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为:
(1)从认识的客观方面来看:事物本质的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2)从认识的主观方面来看:认识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
3、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因为 (1)认识的客体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2)主体的认识能力是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统一; (3)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统一。
4、认识发展的规律: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和认识之间的每一次循环,都使认识上升到高一级的程度。 (四)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