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申请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四、课题论证 一、主要问题界定 ■核心概念界定,拟研究、解决的主要理论或实践问题。 一、研究起缘 (一)、研究背景 1、新课标的要求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是启迪智慧、锻炼才能的一条主要途径。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50万字以上。”语言文字的积累,其途径是听和读;语言文字的表达,其形式是说和写。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去引导学生在会读一本书的基础上,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博览群书,吸收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所以我提出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的课题。通过研究,探讨科学读书策略与指导方法,以提高羌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的能力。 2、学生阅读现状 我校全部学生均来自于农村高山羌寨,因此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

6

观;课外阅读能力就更差了、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观念落后,忽视阅读。有的学生家长不懂何为课外阅读,认为学生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上好课,考试能考个好成绩就可以了。有的家长认为多读课外书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2)、受方言的影响(尤其是把句子中有ang韵母的字读成an韵母)发音不准、唱读现像严重、陈述时倒装句较多,阅读时存在有怕别人笑话而不敢大胆读出声来的心理现像(3)、兴趣不浓,阅读主动性差。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在农村羌寨,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有一小部分同学根本没有阅读的兴趣,许多学生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动画片上,缺乏阅读的自觉性与主动性。(4)、书源偏少,好书难觅。一方面,羌寨学生地处偏僻,距县城书店较远,看的书大部分是画册画报。大部分的家长也没给孩子买课外书的习惯。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不可能读到比较多的优秀图书。另一方面,学校阅览室的图书资源更新速度较慢,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面就很窄。(5)、缺乏有效指导,收效甚微。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往往不懂得如何去选择图书进行阅读,虽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也比较重视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但毕竟不可能对每个人都指导得特别仔细、到位,这样一来,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即使是认真读过几本书,也往往是囫囵吞枣,收效不佳。鉴与这些,我们就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作为我们的教学实践探索的课题。 3、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需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能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7

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深切的融入文本,去探究、理解、感悟,才会有个性化的体验,才会在语文能力上得到提高,同时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我们便提出了在我们所教学的班级学生中开展“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二)、研究的价值意义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语文能力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形成的,而语文素养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长期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课堂教学效果再好,学生在45分钟里得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吕叔湘和张志公都说过,他们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于永正老师则说,他的语文能力90%得益于课外,且是得益于出了校门后的“课外”。苏霍姆林斯基说,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多读课外书,因为书是启笛智慧的。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少做题,多读书。本课题研究有以下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发现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渠道。 2、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意识和能力,学会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践行有效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

8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国内许多学校也开始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王晓平在《小学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研究》一书中,以西方阅读理解策略教学理念为视角,探究目前我国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察影响阅读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验证阅读理解策略教学课程对于提高我国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性。这本书的研究结果证实: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可成为我国小学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可为培养我国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新的路径。 以徐冬梅、薛瑞萍、窦桂梅等名师为核心的 “亲近母语,呵护童年”课题自2000年开始酝酿, 2003年就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发展至今,江苏、北京等20余省市自治区超过百家学校参与了课题实验。该课题的理念是“亲近母语,呵护童年”,研究怎样让儿童亲近母语,让母语教育更契合儿童年龄发展的需要,使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接受母语教育,不断寻找自我、确立自我、丰富自我,从而帮助儿童走上幸福清明的人生之路。 新教育实验自2006年起开发了“毛虫和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研究”项目。它是国内儿童阅读推广的一支重要力量。该项目研究认为:童年不是一个静止的房间,它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三年级和五年级,不是相近的两个教室,而是隔了几重天地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因此,每一年的阅读,应该符合它们各

9

自的不同的特点。新教育的理念主张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晨诵、午读、暮省——新教育生活方式。几年来,新教育实验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概念界定 本课题的研究界定在“培养羌乡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这个范围内,因而本课题对以下概念进行界定: 1、“羌族农村小学生” 是指生在农村羌寨, 长在农村羌寨,在乡村小学校就读的羌族小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闭塞,见识不广,缺乏课外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 2、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鉴赏和评判能力,是在长期的读书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经,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3、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主要在课外,即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研究的依据 (一)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国家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0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究申请书

四、课题论证一、主要问题界定■核心概念界定,拟研究、解决的主要理论或实践问题。一、研究起缘(一)、研究背景1、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课外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开展课外阅读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3q109fcp15nd0e7n2yj9vfqx3d4pq015za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