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原理
第五章 教育预测与教育规划
目录
第一节 教育预测
(一)教育预测的意义 (二)教育预测的分类 (三)教育预测的方法 (四)教育预测的程序 第二节 教育规划
(一)教育规划的含义和特点 (二)教育规划的分类 (三)教育规划的方法 (四)教育规划的步骤
第一节 教育预测
一、教育预测的含义与种类 (一)教育预测的含义
预测是一种探索未来的活动。它是人们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对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来推测事物未来发展可能性的活动。预测的领域非常广泛,教育预测是其分支之一。
教育预测是指依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利用科学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前景做出推测的活动。教育预测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推测未来教育发展变化的性质、结构特点及其时间规律,为教育决策、计划和规划部门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和方案。 教育预测的作用
教育预测在教育决策中的作用,主要是运用教育预测的原理和方法,对未来教育的发展目标提出若干种可能的实施方案,并对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利弊加以详细的说明,为科学的教育决策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教育预测在教育计划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预测的数量结果能为教育计划部门提供大量有关教育发展趋势的定量信息,这些信息能够作为教育计划编制的客观依据,并且能够使编制的教育计划更加贴近实际,更为有效。
教育预测在教育规划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教育规划的过程中,教育预测既是教育规划准备阶段的重要内容,又是教育规划进程中的分析工具,最后还是教育规划方案的评估手段。 (二)教育预测的分类
分类依据 教育预测的范围 教育预测方法的性质 分类情况 宏观教育预测 微观教育预测 定性教育预测 定量教育预测 短期教育预测 中期教育预测 长期教育预测 单一法教育预测 综合法教育预测 单对象教育预测 多对象教育预测 教育预测时间的长短 使用预测方法的多少 预测对象的多少
═══════════════════════════════════════════════════════════════
教育管理原理
1.宏观教育预测与微观教育预测
宏观的教育预测是根据社会、经济、科技、人口等的联系,从全局上对一个国家、地区、部门教育发展的总体预测。预测内容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结构、教育功能、教育形式、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等。 微观教育预测是指对教育发展的局部问题的预测。它包括对学校某方面发展的预测,教育某方面问题的预测以及个人教育前途的预测等。
宏观教育预测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由于它对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和计划有重要作用,因此,容易得到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有力支持。微观教育预测比较灵活多样,对预测结果的精度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预测工作的花费较小,但其预测的可靠性也不高。 2.定性教育预测与定量教育预测 按照教育预测方法的性质分类,定性教育预测又称直观判断教育预测,它是根据已知的教育发展规律,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教育发展的趋势做出定性判断和推测。定性教育预测的特点是简便、易行,而缺乏精确性。
定量教育预测是根据教育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利用各种数量化工具,通过建立教育预测的数量化模型,来预测教育发展的数量规律。定量教育预测的特点是预测结果明确,但预测过程比较复杂。 3.短期教育预测、中期教育预测与长期教育预测
按照教育预测时间的长短分类,教育预测可分为短期教育预测、中期教育预测和长期教育预测。一般短期教育预测的时限为五年之内,中期教育预测的时限为五年到十年,长期教育预测的时限为十年以上。虽然长期教育预测比短期教育预测更难把握,但由于教育活动的周期长,因此长期教育预测在整个教育预测中仍有很重要的地位。
4.单一法教育预测与综合法教育预测
按照使用预测方法的多少分类,可以将教育预测分为单一法教育预测和综合法教育预测。单一法教育预测是指在进行教育预测时,仅采用一种方法的教育预测。综合法教育预测是指在进行教育预测时,同时采用多种方法的教育预测。在教育预测的实践中,使用综合法教育预测能够有效地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5.单对象教育预测与多对象教育预测
按照教育预测对象的多少分类,可以将教育预测分为单对象教育预测和多对象教育预测。单对象教育预测是指对单一教育预测对象发展的预测。多对象教育预测是指同时对多个教育预测对象发展的预测。生源预测、师资预测等都可以看成是单对象教育预测的例子。实际应用中,单对象教育预测经常融入多对象教育预测之中。
二、教育预测的原理与方法 (一)教育预测的原理
教育发展的规律是教育预测的基本依据,人们只有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对教育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因为教育现象有延续性、相关性和相似性的特点,因此,教育预测也有相应的三条基本原理。
01 延续性原理 02 相关性原理 03 相似性原理 01 延续性原理
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教育的发展也有其延续的规律性。教育发展的延续性表现在,人们一定会找到教育现象的某种发展变化规律,利用这种规律,就能对教育发展的未来做出合理的推测,这就是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例如,对教材内容变革的预测,在考虑到教材的变化要满足社会进步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传播具有继承性。因此,对教材内容预测时一定要体现延续性原理,既要对未来教材可能容纳大量新知识的先进性作充分的分析,又要遵循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不可对教材内容的变化作过分超前的估计。 02 相关性原理
教育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这些因素与教育现象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
═══════════════════════════════════════════════════════════════
教育管理原理
系,可以推测出教育现象的发生与其他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这种依据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来预测教育发展的原则,就是教育预测的相关性原理。例如,分析人口总数、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年龄构成、学龄人口等影响教育发展规模的人口指标,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测未来教育所应承担的义务教育任务。 03 相似性原理
教育现象在不同时间、地点一般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状况,但是,当内部和外部条件基本相同时,它们的发展过程就会非常相似。如果我们知道某教育现象的发展过程,就可以根据相似规律,预测类似教育现象相应的发展变化过程,这就是相似性原理。例如,某教育研究人员对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实验,该实验在普通中学进行,实验班的老师和学生都是随机选取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根据相似性原理,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同样条件下的实验班级也能取得类似的成绩。 (二)教育预测的方法 1.教育专家个人预测法
教育专家个人预测法是根据教育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推理判断能力,对教育发展状况做出直观预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便于实施,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但它要求预测者必须对预测对象有深人和全面的了解,并且占有丰富的相关资料,否则就极易产生片面性。
运用教育专家个人预测法时,可以采用口头咨询的方式,以便快速地得到预测结果,如果时间允许,也可以让专家经过充分思考后,以书面的形式提出预测的结论。 2.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
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是将若干名教育专家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预测教育前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能够集思广益,有可能利用不同教育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使得预测结论更加全面和准确。但教育专家发表个人意见时,极易受到权威和多数人意见的影响,而使正确的预测被忽视,同时,教育专家的自尊心还容易造成预测意见的分歧,使得难以形成最后一致的预测方案。教育专家协商预测法常采用会议的方式进行,通过面对面的交换意见,对有关的教育发展问题做出预测。 3.德尔菲预测法
德尔菲(Delphi)预测法是采用同时向多位专家发函征询预测意见,并经过多轮反馈而使预测意见趋于一致的预测方法。
德尔菲预测法的特点是各专家便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由于不必面对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因而各专家不会受到权威意见的影响,加之数次反馈集体的主要意见,这样就能有效地将许多专家的意见迅速地统一起来,预测结果也比较准确,花费的时间和财力都比较少。 德尔菲(Delphi)预测法基本步骤
1)选聘对所预测教育问题有深刻见解的专家若干名。
2)向有关专家邮寄调查表,征求他们对教育发展进程的意见。 3)回收调查表并加以综合统计。
4)将统计的调查结果反馈给各位专家进行第二轮征询调査。 5)回收第二轮的调查表,进行综合统计。
6)仿照第一、二轮的做法进行第三、四轮的调查,数轮调查以后便可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 4.回归预测法
回归预测法是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变量之间的某种统计规律性,并用回归方程加以描述的一种预测方法。
教育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教育影响的程序和方向各有不同,根据大量实际数据来反映教育问题和其他因素的关系,并据此对教育现象进行预测,就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客观情况,从而提高教育预测的可靠性。 5.马尔柯夫预测法
马尔柯夫预测法是通过研究动态系统的状态和状态变化过程来推测随机事件变化的一种数字预测方法。
这里的系统是指我们所研究的对象,例如,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如果一个系统的状态是随机的,则其状态的变化过程就是一个随机过程。例如一个班级优、良、中、差各类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随着时间
═══════════════════════════════════════════════════════════════
教育管理原理讲义0501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