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大学
社会实践报告
教育层次(本科或专科): 本 科
实践报告题目: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分校(站、点):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行政管理 指导教师: 日期: 2012 年 5 月 8 日
提纲: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就业情况 (二)待业情况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情况分析 (一)高校的因素 (二)用人单位的因素 (三)高校毕业生的因素 三、关于促进再就业的几点建议 (一)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 (三)高校应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 (四)做好就业信息服务 (五)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源于学校 (六)高校仍应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 四、调查总结
内容提要: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然而,近年来我国高校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并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性别歧视、就业率掺假、学生迫于压力自杀等事件屡屡出现。因此,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关系到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与建设和谐社会全局的大事,必须高度重视。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剖析近年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中也反映出,造成就业质量低下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大学生自身造成的,也有受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就业环境不容乐观、就业条件受到限制造成的。高校大学毕业生要正确对待,积极加强劳动技能的学习掌握,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宣传,坚持正面引导,并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尽可能地将待业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努力维护高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局面。
关于夏阳街道祥龙社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现阶段,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一。我国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因此出现企业招人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局面。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宗旨,很难提供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在社会上甚至会出现中专生比大学生好就业的怪现象。加之扩招使大量的毕业生流向市场,使市场供求失衡,同时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追求高薪和零薪酬的两极分化引起市场的恶性循环。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只有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打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为此,专门走访调查了青浦区夏阳街道祥龙社区,就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做了专题调研。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提出增强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关建议。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社区居委会的协助下,共查询走访社区09、10届高校毕业生(含大专),共61人。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 表一
就业情况:
从事行业 行政机关 社会团体 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 外资企业 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 股份制公司 中外合资企业 待业 人数 2 3 3 6 3 3 16 7 5 13 占受访毕业生人员数比例 3.27% 4.9% 4.9% 9.8% 4.9% 4.9% 26.2% 11.47% 8.2% 21.3% 从表中可以看出还有将近超过五分之一的大学生仍没有就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而在就业的大学生中政府行政机关及其下属事业单位(含社会团体)仅占
13%,所以大学生应该调整心态,不要盲目挤“公考”这座独木桥。用人单位的主体依然是各类企业,比例高达66%。其中国有外资企业比例不到23%,而私营企业一家就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席位。所以,大学生不要一味追求高薪和福利。应放低门槛,先就业再择业。 表二
待业情况调查:
学历 一本 人数 3 占调查人数所占比例 23% 原因 A找不到理想工作(2人) B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0人) C考研、考公失利后的恶性循环(1人) 二本 6 46.15% A找不到理想工作(3人) B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1人) C考研、考公失利后的恶性循环(2人) 大专(高职) 4 30.77% A找不到理想工作(0人) B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3人) C考研、考公失利后的恶性循环(1人) 据调查统计,本科生待业率远大于高职高专。但是,本科生的待业情况与大专生的具体情况又有所不同。本科生待业往往是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自身要求颇高,再加上上海地区中高型人才趋于饱和,一时之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大专生待业是因为自身条件的局限性。大专生的择业要求较本科生偏低,只是自身没有用人单位所需技能而被拒之门外。因此大专生还需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质量低下的情况分析
(一)高校的因素
高校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远远落后于市场所需知识,并且,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是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外,高校就业指导停留在浅层次,不能满足就业的要求。
(二)用人单位的因素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过于着重毕业生的经验,这样使得很多高校应届毕业生被拒之门外,这无疑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上海电视大学社会调查报告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