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论文
一、材料的定义
材料,在《现代汉语辞海》中被定义为可以直接制造成产品的东西。在英文中,材料对应的单词是 Material,在《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的定义是“that of which something is or can be made or with which something is done”,即材料指的是组成或制成物品的东西,或者是通过其完成某件事情的东西。可见,材料与一般物质的区别在于,它是被赋予了实际用途的物质形式。
在建筑方面,用于建筑表皮的材料一般有木材、砖石、混凝土、金属、玻璃材料、塑料、陶瓷材料、涂料等。我们知道建筑是技术与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结晶,而建筑材料就是人类从事各项建筑活动的物质基础。材料的运用是建筑设计的内在组成部分,材料的变革与发展直接引发建筑形式的变革,材料和设计的紧密统一是建筑设计的成功展现。
材料及其构造设计是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我们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对材料的形态、色彩、质感的表现研究考虑,正是有了他们的精彩展现,建筑才有了生命力。
二、 材料的形状
形状,是眼睛把握物体最基本特征之一。主要涉及物体的边界线和它的基本空间特征。从视觉上看,一方面,材料是由各种微小的形状组成,如木纹是由几何线性组成,大理石是由一颗颗形状不规则的晶体构成,这形成了材料表面质感的一部分内容。另一方面,材料在被加工后会形成一定的形状,这是我们普遍看到的材料在建筑中表现出来的材形。二者相互作用影响人对材料的认识。二者在设计中普遍存在着两种情形,和谐与对抗。前者比如木材的使用,由于它的韧性特质,因此它既有石材的坚硬,又有麻草的柔性。于是木材既可以雕成植物花鸟状,也可以做成支撑结构的杆件状,而且木材做支撑结构也常常由于其韧性而被做成各种复杂的弧线形状,表达木材特性的同时,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二者的对抗比如石材的一些用法,本来是承重的材料,显示的是其坚固刚硬的个性,但在哥特式建筑中却表现出与其沉重感相反的内容,设计师将石头设计成植物的形状,像藤蔓一样生长,枝叶招摇,变成纤细生长的石材线条,在这里的建筑表现中,石材像石膏一样具有了可塑性,丰富变化的形态让石材取得轻盈、飘逸和柔韧的气质。这种形状与质感的对抗也是表达材料质感的一种方式,是对材料的反常态表现。 在建造过程中,块状材料和散状材料需要通过一定的构造方式组成建筑的外表皮,这其中,如何构造和连
接也是影响材料形状表现的一大因素,构造的层次,显示与不显示,构造的连接方式、连接构件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材料整体给人的视觉印象。
三、 材料的色彩
色彩是抽象的,必须借助某种“载体”才能得以表现。在这里,笔者在此以建筑材料为基础,以材料作为色彩的载体,色彩作为材料的一个属性方面,从属于材料,称为“材料色”。色彩能够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例如冷暖、轻重、软硬、强弱以及联想搭配的种种情感等。色彩的使用与建筑功能可以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医院常常使用较为温馨、柔和的颜色,幼儿园则适合选用活泼、动感较强的色彩。
在材料的视觉特征中,色彩属于敏感的、最富表情的要素,本身就具备视觉美感。由于人的视觉对于色彩有着较强的敏感性,因此色彩所产生的美感魅力往往可以直接打动我们。对色彩的使用一定要合理谨慎,明确设计中想要表达的主题,例如使用不透明的油漆,色彩直接与建筑的形体相结合,突出了色彩与“形”的表达,但却掩盖了材料的物质概念,失去了本性局部特征和建筑整体,材料色的表现与自身美学价值的内容相互统一。然而材料真实性的实现需要建筑师深刻的思考、体验、主动的实验和把握,并需要一定的技术与工艺条件的支持,因而有相当的局限性和
适用范围,需要我们适当的运用和调节。
石材、木材、砖与面砖、清水混凝土、金属、玻璃这六个类型是建筑外表皮中运用较多的材料。下面来归纳一下这六种建筑外表皮材料艺术表现的基本方法。
一、石材
1)石材的外型特征
形状:石材用于建筑外表皮最为常见的形状是板材及块材。块材一般用于砌筑,板材用于面层装饰。无论是块材还是板材大多是规则的矩形,如切割整齐的大理石,花岗岩,方解石;也可以是不规则形,如卵石、毛石、文化石等。
色彩:石材的色彩因为品种的差异而呈现多种的颜色,有黑(金)色、红色、绿色、白色、灰色、黄灰色等等,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色系,总体来说,石材的颜色一般纯度较低,多表现出灰色柔和的特质。
质感:材料的质感非常丰富,首先不同的加工工艺如抛光、亚光、烧毛、机刨纹理、剁斧、喷砂等赋予石材光亮、亚光、凹凸等不同的表面效果,各种表面加工效果与石材本身的纹理结合形成了其总体的视觉质感。石材在加工中常常结合不同品种石材的特点来进行处理,如大理石,由于其本身的纹理非常丰富而美丽,在加
工中就常常把它做抛光或亚光处理,光洁的表面更能展现其内部纹理的图样。而本身纹理不够清晰的材料如花岗岩,就运用烧毛、剁斧等方式获得了石材的二次肌理。
2) 内涵表现:
“人民的思想就象宗教的一切法则一样,也有它们自己的纪念碑,最后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法国文学大家雨果的这一段话说明了建筑文化与石头在人类的历史上是联系是多么紧密。诚然,石头建筑是西方的盛典,在西方古建筑史中有着许多石头建筑的史诗,如方尖碑、金字塔、雅典卫城等等。石文化经过古典建筑、中世纪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的累积迭代,凝聚了人类文明的有关石材应用的群体记忆,至今仍然在现代材料充斥的城市环境中扮演城市建筑文化的基石角色,以一种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为生活在“现代化”时代的人们提供心灵的栖息地。传统石建筑的突出特点是厚重的“体积感”和严谨的几何造型,这与欧洲人讲求思维的逻辑性和艺术观念上的模仿有关。
在石构建筑中,造型都为肯定的几何形体,方即是方,圆即是圆,并将其符合逻辑的组合起来,在建筑中尽可能的减少材料的种类,追求材料的纯净,尽量弱化构件交接有可能产生的“缝”对建筑整体性的破坏,整幢建筑给人的印象是一种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