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33:《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课前自主复习??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一)三个概念: ?1、世界观:所谓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2、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3、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二)三对关系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 ②世界观是人人都有,哲学是一门专门的学问,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它。③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的逻辑和理论论证,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朴素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体系。 ?(2)联系:①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②世界观和哲学都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的认识?和研究对象,都是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①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研究的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中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过程。 ②作用不同。哲学告诉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根本?方法、一般的方法。而具体科学则告诉人们应如何具体分析和处理人与外部世界或人类自身的关系。 (2)联系: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方法和指导。 ?3、世界观和方法论 ?(1)区别:含义不同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即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三)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二、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自然界既不是神的产物,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虽然体现了人的本质能力,但人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有益成果,都是首先肯定自然物的?客观存在,并服从自然物的属性和规律的结果。 ?2、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2)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
三、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①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基础。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无论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都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③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2、社会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社会的产生、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的规律都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2)方法论:我们变革社会的活动必须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四、物质 1、物质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做物质。 (1)物质具有客观性: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即它不是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不管人们承认 不承认、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它都存在着。(2)物质具有可知性:即它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这也是物质同意识的根本区别。(4)物质的根本属 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5)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1)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2)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课堂小测??
1.(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0)“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 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 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10年高考·江苏卷24)为了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中宣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了“双百”人物的评选活动。2009年9月10日,评选出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任务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双百”人物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 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 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3.(2011·高考江苏卷)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2012江苏卷)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5.(2013江苏)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从中可见
①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②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 ③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④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课后练习??
1.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说过:“学好哲学,终身受益。”这是因为
A.哲学是智慧之学,是解决问题的一把万能钥匙 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
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其相对独立性 3.(2012·黑龙江大庆质检)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力量自身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把自然界的发展与社会的产生混为一谈 C.揭示了社会产生与发展的客观性 D.揭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4.(2011·高考上海综合能力测试卷)一直以来,科学界认为生命以磷、碳、氧、氮、氢、硫6种元素为基础而生存,生命体不能将砷元素作为生命结构的组成部分。生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GFAJ-1”,在其DNA中磷的位置却可以由砷代替。从哲学的角度讲,这一重大发现说明 A.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可以不断地被人类所认识
B.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C.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D.科学实验是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创造出新的客观规律
5.指出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事物不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日月星辰 ②马克思主义 ③亭台楼阁 ④工作计划 ⑤动植物 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⑦
工程设计方案 ⑧电磁场 ⑨法律和法规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⑦⑨ C.②⑥⑦⑧⑨ D.②③④⑦⑨
6.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中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是 ①气候及生物生存自身特有的规律 ②气候及生物生存规律的主观反映 ③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
然关系的表现 ④生动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目前,日本科学家成功地在山羊体内“种出”了猴子细胞,这向利用家畜作为“器官生产工厂”迈进了一步。这告诉我们
A.自然物人工化可以改变自然的属性与规律 B.自然物人工化只是改变了自然物的具体形态 C.人类可以随意创造出自然界还不存在的东西 D.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人类长期发展的结果 8.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是无所不能的,而是仅限于对社会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和现实条件、环境的正确利用。这说明
A.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生产力的发展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 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自发进行的 山东省博兴县吕艺镇道品村农民将野生芦苇资源变废为宝,在对芦苇经过一定处理后,编织成苇箔、苇帘、苇席等芦苇制品,深受市场青睐。据此回答9~10题。
9.从哲学上看,农民对野生芦苇进行处理,编织成芦苇制品,其前提是
A.肯定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B.承认自然物的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C.尊重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 D.掌握熟练的编织技术 10.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A.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人类能够有意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物 C.人类活动推动着自然界的发展 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利用自然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我国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的新疆艾比湖目前极度萎缩,水域面积只有不到400平方公里,艾比湖湿地生态环境岌岌可危,大面积裸露的湖底将再次成为沙尘源。专家分析说,艾比湖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干旱缺水之外,还有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供需矛盾。湖水补给量与蒸发量严重失衡以及人口增加和全流域引水灌溉面积扩大也加速了湖面萎缩。有专家指出,艾比湖生态恶化速度远远大于治理改善速度,艾比湖流域的保护工作必须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实施跨地区跨行业协同作战。就目前看,要解决湖面极度萎缩的现实问题,实施跨流域调水补给艾比湖是根本措施,只有通过跨流域调水,增加艾比湖入湖水量,扩大湖面,提高湖滨地下水位,维系和发展现有湖滨植被,才能改善艾比湖目前的生态环境,使艾比湖不会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新疆艾比湖的变化对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哪些启示?
学案34:《人们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课前自主复习??
一、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1 、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从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2)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意识的根源 在于客观存在。 (3)从意识的类型来看:不论正确的思想意识还是错误的思想意识;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 的抽象思维;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 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意识的起源与本质,深刻地说明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进一步证明了世界的本质 不是意识,而是物质。
?课堂小测??
1.(2010年高考·山东卷24).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 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2011高考安徽卷11)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1高考上海政治单科卷17)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4.[2012·北京卷] 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作为公共环境艺术作品
①体现了城市环境对雕塑风格的依赖 ②反映了雕塑理念与城市环境的统一 ③体现了城市环境是时代精神的产物 ④反映了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3全国Ⅱ)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①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②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和理论 通过人们的实践,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1)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世界上没有不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3)意识具有差异性。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一样。意识能够正确 地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 (4)影响意识的主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最根本的是指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 主观因素:①立场不同 ②世界观、人生观和思维方法不同 ③知识构成不同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意识反作用的含义: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 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 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 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 想意识。 ?课堂小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的决定作用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间,零星地点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据此回答1~2题。 (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注意: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不同,前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后者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