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用了2014年3月~2016年3月的106例患者,根据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和观察组(β受体阻滞剂+观察组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长短期疗效,其疗程分为两个观察期,第一观察期既短期疗程(24小时);第二观察期,从入院治疗到预后既长期疗程。结果通过对两组长短期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长期疗效上来看,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病;心血管疾病
目前,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是20%,治疗率较低,根据国外许多资料显示,β受体阻滞剂能够长期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降低高血压的发生率。降低血压从而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现就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高血压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将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用了2014年3月~2016年3月的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5.3±40.2)岁;病程5~20年,平均(10.0±5.9)年。对照组53例,男30例,女23例,年龄49~88岁,平均年龄(69.5±43.6)岁;病程6~22年,平均(11.3±7.3)年。经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氯沙坦钾氢氯噻嗪50mg/12.5mg,平均降压15/6mmHg。观察组患者服用在服用降压药物基础上随机加上美托洛尔12.5-25 mg,每日两次;或阿替洛尔服用12.5-25 mg,或者比索洛尔1.25~5 mg。24小时为一个观察期。患者自入院治疗到预后,为另一观察期。 1.3疗效标准
分别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和不良反应作一对比。比较两组24小时后的疗效。在比较自入院以来治疗到预后的疗效,显效:患者血压、心电图、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有效:患者血压、心电图、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无效:患者血压、心电图、临床症状都没有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用t检验,计算数据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两个观察期的治疗,对照组53例患者在第一个观察期(24小时)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53例患者第一个观察期(24小时)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5%。经比较两组疗效相似,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第二个观察期,对照组中有26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中有23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两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 2.2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出现干咳3例,颜面潮红4例,乏力3例,症状较轻。观察组出现干咳2例,颜面潮红3例,乏力2例,症状相对于对照组较轻。因此,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状粥样硬化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威胁着我
们的身体健康。对于治疗这种疾病的良好药物,我们应该要有基本的认识:
(1)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机制;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机制是通过阻断β受体阻滞剂来抑制β受体激动,从而降低交感神经的活动性,降低血压。
(2)应用现状;我国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等方面推荐其与4类药物(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结合。就患病程度,合理使用。但不足之处也是单面存在,过分的担心结合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使β受体阻滞剂没能成为首选药物。
(3)医学循证;据有关研究表明,短期采用单药降压使各类降压药的疗效率相近。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药物,疗效显著。
(4)主要药物;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商品名倍他乐克),是一种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及预防:
(1)患病原因:长期血压升高,心脏的负荷能力加重; (2)预防: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劳逸结合;饮食要少量多餐,少吃食盐,营养要搭配均匀且易消化注意天冷添衣,莫受寒,莫穿戴严密;经常平躺休息,减少心脏
的负荷能力。早发现,早治疗。正确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健康之本。
总而言之,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及其心脏病并发症的首选药物。临床上应该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