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两次火山大爆发与中国的气候突变
“告海蜇”的产生
海蜇俗称水母,其伞部和口腕部可加工成海蜇头和海蜇皮,为下酒之佳肴。辽东湾是今日中国海蜇的主产区之一,但海蜇渔业的历史并不久远。1980年之前,它不仅不是渔民所捕捞的对象,还因毁坏网具而令他们头痛不已。
辽宁大洼县二界沟,位于大辽河和双台河的入海处,为辽东湾一天然渔场,该地渔民在浅水处捕捞所用之网具,以樯张网数量最多,使用最广。樯张网又名张网,顾名思义,系用樯杆做桩,网捕杂鱼、杂虾等物。对于这种网具的使用办法,辽东湾地方志书有详细的记录。民国《庄河县志》记载:“大张网清明后下海,均就海滩插椿,随昼夜之潮捕取鱼虾,霜降时拔椿,是谓定着网。”民国《滦县志》记载更详:“张网船,插抢张网,船户用大四五围,高三四丈之木,密插海中,曰抢竿,以拴渔网,网与水齐,以捕鱼虾,潮涨过网,鱼虾亦越网而入,潮落则为网所截,以取之。”
咸淡水交界、底质为泥沙的河口海域,不仅为鱼虾集聚之所,也是海蜇生长的乐土。潮涨而来、潮落而滞的,不仅有各色鱼虾,还有各类水母。辽东湾与渔业有关之水母,除小似草帽的小海蜇外,还有大似磨盘之霞海蜇。从体积看,两种水母——尤其是后者——会对网具造成极大破坏,同时严重影响渔获量。
渔民因无法抵御此种渔业敌害,故当蜇群出现之时,急速收网,并到龙王庙向龙王“状告”海蜇为害。大洼文史专家刘则亭收录有一份在“告海蜇”仪式上宣读的海蜇罪状书,内容如下: 为告海蜇事
时在丙子,仲秋中,渤海湾岸二界沟村,为乐土华夏,盛产海鲜之宝地,数千黎庶,以此谋生。惟海蜇小怪,来此肇事,破吾网具,毁吾海田,危及渔民生计。此怪不除,庶心不安。为此,吾辈渔会乡绅,备素表美酒、牛羊三牲,敬上五湖四海、九江入河龙王诸圣,爱我民庶,佐吾海田,速除此怪,以得平安,实渔乡之幸事耶。海蜇得除,吾辈愿献戏三朝,设宴五日,为渔民增加薪金数两,敬祈龙王,速付吾愿。 上
五湖四海九江八河龙王诸圣
二界沟渔会、乡绅奉上
各地渔会之设,系在国民政府《渔会法》颁布之后,因此“丙子”为1936年。罪状书所列蜇群之危害,主要是破坏网具和影响渔获。
辽东海蜇素来甚为丰饶,弘治元年(1488)编纂而成的《辽东志》,罗列39种水族,其中有“海蜇”。“告海蜇”风俗起源之时间,已无从查考,据二界沟渔民的传说,当地最隆重的一次告海蜇仪式是在光绪二年(1876)举行的,“那一年海蜇非常多,是百年罕见的,连海湾的水都变了色,海上风也带有一股海蜇味”。光绪初年(1875),二界沟已有五十户张网船,大量海蜇的出现,对张网渔业构成了严重威胁。
与二界沟海蜇旺发同时,光绪二年(1876)至光绪六年(1880),华北地区发生了一次特大旱灾,其中以丁丑(1877)、戊寅(1878)两年最为严重,史称“丁戊奇荒”。考虑到海蜇是暖温性生物,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现象,是否有内在的联系呢?青鱼(黄海鲱)资源数量的变动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青鱼的丰歉
与“告海蜇”、“丁戊奇荒”几乎同时,辽宁海域一种名为“海青鱼”的鱼类神秘消失了。1934年印行的《奉天通志》指出:“按青鱼先黄花鱼而至,色味俱美,光绪甲申后不复见。”甲申为光绪十年(1884)。
位于辽东湾和渤海湾之间的清河和滦河口海域,青鱼消失的时间比辽宁要早。光绪三年《乐亭县志》记载:“青脸鱼,形略似黄花鱼而小嘴微尖,鳞微青。道光初年邑称极盛,举网即得万千。近闻朝鲜极多,邑则罕见矣。”位于滦河以北的临榆县,光绪四年的县志亦指出:“然近年则罕见。”光绪五年《永平府志》在综合各县情况后指出:“鲭,即青鱼,昔有今无。”
青鱼是一种冷水性中上层鱼类,它的消失意味着海水表层温度的回暖,也正是因为此,海上喜温的海蜇数量激增,陆上则出现了近代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大饥荒。海水温度的这种剧烈变化,又是什么造成的呢?
1816年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年份。这一年,北美和欧洲气温骤降,成为“没有夏天的一年”,英格兰北部和加拿大出现了降雪和霜冻天气,西欧暴雨不断,印度的雨季明显不同以往,韩国和东亚其他地区天气也极不正常。绝大多数研究者把这次气候突变归因于前一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Tambora)火山的
爆发,这次火山爆发是人类有纪录以来最大和最为致命的一次。
正是这次气候变化,造成上面提到的道光元年(1821)乐亭县青鱼旺产。临榆县也是如此,光绪四年的县志记载:
海青鱼,长五六寸,性热,囊出临海县。自嘉庆年间,临邑大至一网所得以数十百万计,价极廉。后因海船载往他处稍贵,然十尾不过十数制钱。鱼至时海水有声,回时水喷起如箭,盖有大鲂鱼尾而食之故。
明清时期永平府各县志书所记载的“鲭”,指的是“青板鱼”(又称鲴眼);“海青鱼”则为青鱼(黄海鲱)。嘉庆皇帝1796~1820年间在位,“嘉庆年间”指的是嘉庆末年,即1816年之后。
“鱼至时海水有声,回时水喷起如箭,盖有大鲂鱼尾而食之故”一段,系抄自乾隆元年《盛京通志》。清代前期辽东青鱼竟然吸引鲸群前来觅食,可见其数量之丰。根据《李朝宣祖实录》的记载,明代万历三十一年(1603),朝鲜半岛“两南(按:全罗、庆尚二道)、咸镜道,青鱼兴产,商船云集,无数捉得”,这个年份距1600年甚为接近。据最新的研究,1600年秘鲁埃纳普蒂纳(Huaynaputina)火山爆发,这是目前所知过去500年来南美洲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这次火山爆发同样引发了全球气候突变,在中国表现为“明清小冰期”。寒冷的气候一直持续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到乾隆中后期才有较大回暖,但这种气温上升趋势很快就被坦博拉火山所造成的气候突变所打断。
两次火山爆发都造成了全球和中国的气候突变,但其烈度并非同日而语。清河、滦河口地区是最佳观测点。明代和清代前期,这一区域青鱼不产;但1816年之后,则出现旺发,并一直持续到光绪初年。可见,道光年间是600多年来最为寒冷的一段岁月,气候骤降与银元锐减,造成“道光萧条”,清朝从此走上衰败的不归路。人们是如何熬过了这段艰辛的日子呢?道光《荣成县志》记载:“六谷皆备,而土宜者
,一岁之入,
几居半,近年渐种玉蜀。”湿寒的天气导致谷子种植面
积急剧下降,子则令人难以置信地成为当时最主要的一种农作物。
子,而在胶东,如果问及老
今天,人们只有在新疆才能看到较大面积种植的
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对这种作物茫然无知。光绪初年大旱灾之后,由于气候回暖,番薯、玉米等美洲作物在胶东的种植面积急剧扩张,
子退出历史舞台,以至
于为人们所遗忘了。海洋之中,小黄花鱼捕捞接替青鱼,一跃成为黄渤海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