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模拟考试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A.游戏 B.交往 C.活动 D.游玩 2、实施幼儿园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亲子活动 C.阅读活动 D.日常生活 3、小班幼儿玩橡皮泥时,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面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映了小班幼儿( )。 A.具体形象思维特点 B.直接行动思维特点 C.象征性思维特点 D.抽象逻辑思维特点 4、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的最真甜!”这主要反映了( )。 A. 思维的片面性 B. 思维的拟人性 C. 思维的生动性 D .思维的表面性 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 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孤立进行的 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是自成体系的 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6、幼儿在户外活动中扭伤,出现充血、肿胀和疼痛,教师应对幼儿采取的措施是( )。 A.停止活动,冷敷扭伤处 B.停止活动,热敷扭伤处 C.按摩扭伤处,继续活动 D.清洁扭伤处,继续活动

7、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 A.创造性游戏 B.有规则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

8、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 A.记忆知识 B.思维能力 C.掌握技能 D.非智力因素

9、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到郊区小农场参观,让城市里的孩子看到了“真正的猪、牛和羊”,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 A.行动操练法 B.实践法 C.直观形象法 D.情感体验法

10、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

A.解放儿童的观察力 B.解放儿童的体力 C.解放儿童的智力 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2、简述幼儿园教育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第 1 页 共 4 页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试述幼儿口吃的心理原因和矫正的重要原则。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活动设计:

请为幼儿园小班设计一份“安全教育”的教育活动设计。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材料分析:

在一项行为试验中,教师把一个大盆子放在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一会我们一起玩,现在我要出去一下,你等我回来,我回来之前,你不能打开盒子看,好吗?”幼儿回答:“好的。”老师把幼儿单独留在房间里,下面是两名幼儿在接下来的两分钟的不同表现。

幼儿一:眼睛一会看墙,一会看地上,尽量不让自己看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腿上,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幼儿而:忍了一会,禁不住打开盒子偷偷看了一眼,教师再次进来问:“你有没有打开盒子?”幼儿说:“没有,这个玩具不好玩。” 问题: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两名幼儿各自表现出的行为特点。

2、材料分析:

如今走在大街上,时常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小眼镜”;寒暑假,各大医院幼儿眼科专家常常要为前来就诊的大量眼疾患儿治疗。已有20年幼儿教育教龄的罗老师感慨地说:“近几年,视力不佳的幼儿明显增多了。”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幼儿教师应如何帮助并教育幼儿注意眼的保健。

第 2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2、D 3、B 4、D

5、D,不同学前儿童,虽然年龄相同,心理发展的速度却往往有所差异。横向来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各认识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与发展之间,都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故选D。

6、【答案】 A。担伤多为关节处软组织受伤,患处疼痛,运动时疼痛加剧,可出现肿胀或青紫色淤血。处理时,可用冷水敷于患处,一天后再改用热敷。

7、B教育者根据教学任务编制的、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 8、B

9、C,直观形象法是采用直观教具或者其他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故选C。 10、D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答案如下:

口吃是语言的节律障碍,说话中不正确的停顿和重复的表现。口吃出现的年龄以2~4岁为多。2~3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3~4岁是口吃的常见期。

(1)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由生理原因造成,更多则是由于心理原因所致。

①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2岁是儿童开始说话的年龄。说话是一种发音的言语流,语音一个接一个地发出。这里包含着发音的连续动作,又要求发音之间有恰当的间断。2~3岁儿童的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儿童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即在发音系统还没有完成说话的准备时,他已发出了发音的冲动,造成先发出的语音和后来应该发出的语音的脱节,也就是发音连续动作的不恰当的停顿和割裂。导致这种现象的情况可能有两种:一是儿童头脑中已经储存了许多语言信息,说话时回忆语言模式的速度相对较快,而说出语言的速度相对较慢,二者的时间差造成了言语流的脱节;二是儿童开始说话后,找不到应有的语词去继续表达。两种情况都使儿童出现过度激动和紧张,这种激动和紧张状态使发音系统受到抑制,发音器官发生很细微的抽搐或痉挛,于是出现了发音的停滞和重复。多次的发音停滞和重复,将使儿童形成条件反射,以后,每次遇到类似的说话情景或类似的语词时,即发生同样的抑制现象,造成口吃。

②幼儿的口吃还可能来自模仿。据北京某医院统计,某年参加口吃矫治的44人中,30人有幼年模仿口吃的历史。幼儿的好奇心和好模仿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觉得口吃“好玩”,加以模仿,不自觉地形成习惯。在幼儿园,口吃有时似乎像一种“传染病”,迅速蔓延。

(2)解除紧张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特别是4岁以后,幼儿已经出现对自己语言的意识如果对他的口吃现象加以斥责或过急要求改正,将会加剧其紧张情绪,使口吃现象恶性循环。甚至由此导致儿童避免说话,或回避说出某些词,难以纠正口吃。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还将对儿童的性格形成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孤僻等性格特征。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 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1、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 2、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

3、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 4、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社会。

5、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做的事 6、解放儿童的眼。 2、答案如下:

1、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以什么样的评价观为指导,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评价结果。因此,在进行幼儿园教育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应优先具有正确的评价观念。 2、与日常教育工作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评价并不是超越幼儿园日常工作之外的额外工作,它本身就是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这样做才能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可靠。

3、充分、合理的运用评价结果幼儿发展评价是否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还要看如何利用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评价结果的发布方式更要注意个别化,不能随意公布,造成教师的反感和紧张。应注重评价的诊断功能,引导教师通过评价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答案如下:

根据材料中幼儿自我控制在发展中表现出的不同的行为特点。幼儿自制力反映的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自控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性。

(1)开始从受他人的控制发展到自己的控制。3 岁左右的幼儿自我控制的水平是非常低的,在遇到外界诱惑是,主要是受成人的控制,而且成人一旦离开,很难自己控制的行为,很快就会违反规则。如材料中的幼儿。当老师刚刚离开的时候忍了一会,之后禁不止诱惑打开盒子偷偷看一眼,违反了老师对他的要求,并且当老师回来的时候,还会“骗”老师说自己没有看过,这是幼儿自控能力较低的表现。

(2)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策略控制策略是影响儿童控制能力的一个重要因数,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会使用有效的控制策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学会使用简单的控制策略来进行自我控制。他们可以运用许多分心的策略来避免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如材料中的幼儿,当老师离开的时候,他一会看墙角,一会看地上,自己看前面的盒子小手也一直放在自己的腿上,这就是幼儿所用的分心策略,来遵守老师所传达的要求,也表现出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不断发展的表现。

第 3 页 共 4 页

2、答案如下:

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广泛普及,很多幼儿沉迷于电脑游戏,导致视力下降,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幼儿为此所困扰,幼儿教师应初步具备帮助幼儿保护和提高视力的能力。

(1)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画画;看书写字时眼睛距书本保持一尺以上距离;不躺着看书,以免眼与书距离过近;不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因为身体活动可导致书与眼的距离经常变化,极易造成视觉疲劳;集中用眼一段时间后应望远或到户外活动,以消除眼的疲劳。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具。幼儿活动室窗户大小适中,使自然光充足。室内墙壁、桌椅家具等宜用浅色,反光较好。自然光不够充足时,宜用白炽灯照明。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字体宜大,字迹、图案应清晰。教具要大小适中、颜色鲜艳、画面清楚。 (3)定期给幼儿测查视力。要定期为幼儿测查视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矫治。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行为,及时发现幼儿视力异常表现。

(4)教育幼儿注意用眼安全和卫生。幼儿教师要教育幼儿不要用手揉眼睛,毛巾、手帕要专用,用流动的水洗手、洗脸,以防沙眼、结膜炎等;教育幼儿不玩可能伤害眼睛的危险物品,预防眼外伤。

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 我爱小手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活动准备: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重点难点: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

第 4 页 共 4 页

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模拟考试试卷

市(区县)姓名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绝密★启用前2020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3bcp23h1p48fsc2a7r62i4cx3q5al00q2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