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 2. 审阅业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阅程序的基础上,说明是否注意到某些事项,使其相信财务报表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未能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阅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3. 经营审计: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
4. 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如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管理层的声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由被审计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有关书面文件。 5.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和基础。
6.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资料,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
7. 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8.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标准。
9. 鉴证报告:注册会计师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鉴证报告,在鉴证报告中应当清楚地表达其鉴证结论,对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证。
10. 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施方式所作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接受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11. 鉴证业务: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审阅业务与其他鉴证业务。
12.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
13. 查询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的疑点和问题,通过向有关人员询问和质疑等方式来证实客观事实或书面资料,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方法。
14. 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精髓,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做到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15.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16.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合法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性是指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7. 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
18. 实质性程序: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19. 审计证据: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20. 特别风险:是注册会计师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很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风险。
21. 普通过失:即一般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的谨慎,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而导致审计失败。
22. 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保持,对业务或事项不加考虑,满不在乎,根本没有遵守专业标准或严重违背审计准则而导致审计失败。
23. 盘点法:盘点法又称盘存法,是根据账簿记录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清查盘点,以确定账存与实存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24. 重要性:在审计中,对重要性概念常常表述为会计报表中存在的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改变其决策的错误程度。根据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 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25. 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 26. 风险评估程序: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实施这些程序所获取的信息,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7. 强调事项段:审计报告的强调事项段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的对重大事项予以强调的段落
28.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简答题
1. 简述审计档案的类别,并各举两个例子说明。
答:在审计实务中,审计档案可以分为永久性档案和当期档案。
(1)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如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批准证书、营业执照、章程等。 (2)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如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划等。
2. 注册会计师应当从哪些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
答:①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 ②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③控制由谁执行 ④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如人工控制或自动化控制)
3. 简述审查银行借款真实性的实质性程序。
答: ①获取或编制银行借款明细表 ②执行分析性复核 ③审查借款业务的合法性
④审查银行借款的真实性 ⑤审查银行存款账户记录的真实性、及时性及准确性 ⑥审查借款业务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披露是否恰当
4. 简述审计重要性的概念及其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答: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5. 注册会计师运用重要性概念的目的是什么?
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运用重要性是基于两个方面考虑的:一是为了提高审计的效率;二是为了保证审计的质量。
6. 注册会计师正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审计,简要回答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的审计程序。
答:对外购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通常审核采购发票、购货合同等予以确定;对于房产类固定资产,需查阅有关合同、产权证明、财产税单、抵押借款的还款凭据、保险单等书面文件;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验证有关融资租赁合间,证实其非经营租赁;对汽车等运输设备,应验证有关运营证件;对留置权限制的固定资产,通常还应审核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负债项目等予以证实。
7. 简要说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质量控制的目的。
答: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及中国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8. 注册会计师针正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与主营业务收入实施审计,简要回答两者审计认定的具体内容。
答:应收账款的审计认定有: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摊、存在、完整性。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认定为:准确性、截止、分类、发生、完整性。
9.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经济决策。为正确理解这一概念,简要回答必须注意的内容。 答:(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若一项业务在报表中的错报或漏报足以改变或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判断,则该项业务就是重要的,否则就是不重要的。
(2)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察,因为会计报表是为了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
(3)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所谓数量方面是指错报的金额大小,性质方面则指错报的性质。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的错报重要。但在某些情况下,有些错报从金额上来看并不重要,但从性质上来看则是重要的,如某些舞弊形成的错报。
(4)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的标准也不相同。
(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审计重要性实质上是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会计报表中存在的差错对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决策判断产生影响的最高界限。
10. 只有在了解后认为符合胜任能力、独立性和应有关注等职业道德要求,并且拟承接的业务具备所有特征要求时,注册会计师才能将其作为业务予以承接。 请简要回答审计业务应具备所有特征的具体内涵。
答:(1)审计对象适当;
(2)使用的标准适当且预期使用者能够获取该标准。 (3)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结论。
(4)注册会计师的结论以书面形式表述,且表述形式与所提供的保证程度相适应。 (5)该业务具有合理的目的。
11. 简述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
答: (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 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 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 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 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
12. 简述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的方法。
答:(1)结合存货监盘,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
(2)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关注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3)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
(4)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和采购人员; (5)查阅资本预算、工作通知单和基建合同等资料。 13. 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的相同与不相同之处
答:相似之处:都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进行审计,并发表审计意见,对被审计单位起到监督作用,运用的审计方法大致相同。
不同之处:
① 审计方式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托审计;内部审计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安排施行;政府审计是强制审计。
② 审计目标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依法进行审计;内部审计主要是检查各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等,提出各项改进措施;政府审计是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进行审计。
③ 独立性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双向独立;内部审计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仅强调与所审计的其他职能部门相对独立;政府审计机构隶属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政府领导,因此在独立性上体现为单向独立,即仅独立于审计第二关系人(被审计单位)。
④ 审计标准不同。注册会计师审计依据的标准是《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内部审计依据的标准是内部审计准则;政府审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制定的国家审计准则。 14. 简述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判断标准。
①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②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③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④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⑤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