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若干问题探究-2019年文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若干问题探究

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低下,拥有各类资源偏低,身处困境之中的人群。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主要由下岗失业人员、进城的农民工和城乡低收入人员构成。弱势群体问题已是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1]

1.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

关注弱势群体,救助弱势群体,效果最直接的是经济上的援助,但经济上的援助不能让弱势群体彻底走出生存困境,而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改善弱势群体在教育上的处境,则是弱势群体救助的一条根本性、发展性和提升性的途径。

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包括弱势群体本身的教育和培训,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又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在人的个体发展中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影响个体成长的三个主要教育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背景和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在家庭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延续、深化。家庭教育根基牢、起点正,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顺利、正常开展。

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的终身持续不断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在多重水平上的影响,又包括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背景对其成员产生的影响。

家庭教育不是正规的教育,没有具体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究竟对子女实施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要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等等,主要取决于家长的意志,家长有很大的自主权。

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由于其家长文化素养偏低、教育能力偏低、教育思想落后,导致家庭教育的效果差,并使其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

1 / 8

2.弱势群体的复制与变异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研究指出:各家庭的弱势与强势的不同由家庭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位置以各种资源的占有量为标志,包括: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符号资源),这种位置又决定了各家庭中家长的习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家庭与外部的交流中的习惯决定了家长们的感知、思考、判断及行为的方式,即生活方式。而这些生活的方式所包含的内容成为子女成长中来自家庭影响的各项因素。在子女对生活方式的习得过程中,这种习惯得以在他们身上内化,而这种继承的习惯又将决定他们今后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2]

这是一个位置——习惯——生活方式的循环。这种循环让我们悲观地看到代与代之间的文化复制和阶层复制。但这是将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人在实践中生成的策略都排除在外的分析。

布迪厄理论的生命活力就在于他发现在这个客观的结构所规定的轨迹上,有许多的力量可以使行动者在实践中摆脱这种循环的约束,从而达成个人位置的变动,“即以扩展的形式再生产出了空间自身”。[3]

在我国,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备受关注,其原因就在于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很有可能在教育再生产中成长为新的弱势群体。

但我们也看到通过家庭自身的合适的策略调整和外界的适度干预可以实现个人和家庭位置的变动,达到良性提升的目的,从而帮助弱势群体家庭的子女获得公平发展自身潜力的机会。

3.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元文化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到来,独生子女教养问题的增多,都使我们的家庭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

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到主流社会阶层的排挤,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心理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主流群体有很大不同,大部分弱势群体家庭没有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致使家庭教育陷入了误区,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 8

3.1教育观念和方法错误。

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而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必然导致教育内容的片面、教育方法的不科学,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3.2家长身心素质偏低。

家庭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现在弱势群体家庭的家长由于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自身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不良影响,心理素质普遍偏低,自控制能力较差,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看见孩子犯错误,不是耐心地讲道理,而是发脾气,打骂是常事。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实际效果。

3.3家庭关系不和谐。

一个和谐的家庭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是家庭教育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家庭关系不和谐带来的压抑气氛,会引起孩子的情绪波动、心灵失衡。父母之间的争吵会让孩子产生恐慌的心理,也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失去对父母的尊重和信任。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容易自卑、封闭、厌倦家庭和仇视社会,严重的会形成反社会的扭曲心理。

3.4教养方式不科学。

不科学的教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3.4.1娇宠教育型。这类孩子的家长有一种观念,那就是自己小时候吃了很多苦,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再吃“二遍苦”,于是对孩子的要求一味满足。父母对孩子的娇宠表面上看是细致入微的关怀,实际上剥夺了孩子的正常人生体验,影响了孩子生存技能和自制自理能力的养成。

3.4.2专制教育型。这类孩子的家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比较大,希望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来改善家庭和孩子的现状。一旦孩子未达到其要求,心理得不到平衡,轻则训斥,重则拳脚相加。

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的心理逐渐扭曲,无形中形成残暴的性格。

3 / 8

3.4.3放任教育型。这类孩子的家长不能正确看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对孩子的成绩不表扬,对孩子的缺点不批评,一味地让其自由发展,久而久之,导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形成扭曲的心理,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3.4.4狼性教育型。这类孩子的家长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到主流阶层的排挤。他们把原因归结为自己没有“狼”性。这种教育类型是在社会竞争压力的背景下而衍生出来的教育方式,这种一味地培养孩子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意识的做法,最终会导致孩子缺乏爱心,甚至性格扭曲,从而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4.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1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必要性分析。

4.1.1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时期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及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等现实问题,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上述三者的合作中,家庭教育是最不容易落实的。就弱势群体而言,许多家庭缺乏子女成长的良好环境,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一个健康温暖的家庭环境。

4.1.2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客观要求。保护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关怀是基于社会公平和正义原则。对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关怀不仅仅体现在学校教育上,作为学校教育基础的家庭教育也必须给予适当的支持。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有研究者认为学校应给予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必要的支持,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成才观,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趋向一致,增强教育效果。

4.2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可能性分析。

4 / 8

首先,学校的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的修养。他们教育目的明确,了解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掌握有关的教育教学内容,懂得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具有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能力。

其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对象是一致的,学校和家庭关系密切,有共同的希望,有共同的语言,比较容易有统一的认识。

同时,中国具有“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也使教师和学校在家长的心目中有较高的权威,相比于其他的机构,家长对学校更加信赖。因此,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的支持不仅可行,而且是社会支持的最佳切入点。

5.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存在的问题 5.1学校对支持学生家庭教育的认识不足。

校长和教师对学校支持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水平,是影响学校支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学校虽然能够认识到家庭、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但还存在以下不足:①未意识到家校配合的重要性。仍有这样的观念:学校教育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与家庭关系不大。②学校本身缺乏全面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上还不够努力,没有最大限度地激发家长的合作热情。

5.2家校双方沟通交流渠道不畅。

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学校对家庭教育支持的前提条件。如果学校在与家长沟通时采取双向的沟通方式,并且积极主动地和家长交流,同时采取平等的态度,那么这种支持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反之,如果学校只是单方面地传达命令,不顾家长的感受和反馈,导致沟通渠道不畅,则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支持不会成功。

5.3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沟通作用

学生在家校之间所起的沟通作用,也是影响家校合作的一个因素。如果孩子将学校近况、学校的环境、自身的学习状况、学校的管理和学校所具备的家校沟通渠道等情况告诉家长,就会使家长对学校和孩子的情况有所了解,为家校合作奠定必要的信息基础。同样,如果学生向学校说明家庭的经济状况、文

5 / 8

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若干问题探究-2019年文档

学校对弱势群体家庭教育支持的若干问题探究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低下,拥有各类资源偏低,身处困境之中的人群。我国现阶段弱势群体主要由下岗失业人员、进城的农民工和城乡低收入人员构成。弱势群体问题已是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1]1.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关注弱势群体,救助弱势群体,效果最直接的是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37wa6hjc85o77k30e8m0fvqu4yw2700pd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