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家
孟美兮(浙江省永嘉中学高一)
门前的藤蔓缱绻安详,比离时更显醇净温厚,一尺宽的老榕树已不见踪影,换作几株木棉扶桑开得正欢,松柏海棠矗立其间,几树萧萧。门口的石阶换了新砌,青墙上了新漆,窗前的红联已无处寻。新笋已成堂下竹,落花都上燕巢泥。唯独空气里氤氲漫溯着新酿的甜香,和檐下蒙了旧尘的门牌号,在沉静里不紧不慢,告诉我,到家了。
外婆更老了。细纹在老人的脸上肆虐猖狂,早前秀气的柳叶眉也像被岁月的烟火烤焦了,萎谢了,沉重地垂在皱巴巴的银鬓边。苍然干瘪的眼眸,像是久置的枣,她躲在松鬈的枣皮里面,我看不清她苍老的灵魂。唯有那系着的围裙在厨房忙忙碌碌的背影,与十多年前的日子,恍惚吻合。
老外婆在厨房里来来回回,木质拖鞋与地面碰撞的轻响在饭厅里窜。切好葱花,浸好香菇,洗净番茄卷心菜,擀起面条,焖上猪肉。匆匆忙忙买了我爱吃的牛肉,采了自家的白萝卜切作小块,和着老酒的淳厚虾米的清香,架好炖锅,开小火慢慢熬炖。
香菜葱花胡萝卜丁花生碎,八角桂皮茴香花椒生姜末。各式调料在空气里相遇相交相互碰撞,微辛的味道膨胀发酵。砧板旁的锅里熬着猪肝芹菜粥,煲锅吐着泡泡,唱着岁月的歌。那一股咸香,满足了身心,温暖了年华,沉淀了洋溢的心情。让我回到一个个秋夜,听外婆用温州话讲着戏言,一口口吞往昔的粥。
酒酿泛着甜滋滋的果香,乙醇和着去年的秋意。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舅舅和小姨持着酒杯,眉宇间的欢喜比酒酿更浓更稠。外婆把沾满油料气息的双手在围裙上擦拭干净,踯躅到我跟前,想拥抱我却又无措地怔怔站着,眸光微热,只低低唤着我的小名。 饭后外婆拉着我的手,呢喃着我儿时的片段,欷歔着时光的飞快。又似乎对我久久不来心生埋怨。是啊,已经隔了多久了?忙于学业忙于交际,甚至不过为了和闺蜜逛一次街,或是不愿承受归乡路途遥远又疲惫,把重回外婆家的事一拖再拖。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潜意识里知道她们是你最亲近的人,不论怎样任性怎样松懈怎样糟糕透顶,她们都不会离你而去。在亲人面前,我们永远是霸道幼稚的小孩。
等到有一天你终于回头,曾经的物与景也许都变了,但记忆里的那些人没变,他们含情脉脉,时时仍在,盼你归来。
记起六七岁的光景,蹦跶在外婆家十几平米的小院里,以为拥有了全世界。
玩累了,回头瞅一眼,外婆恬淡坐于固有的地方,不愠不火,从未远去。一如她做的一粥一饭,平凡而养人。
就像现在,我坐在外婆的后院,那里有一亩花田,一亩菜地。外婆用她特有的心细,与朝夕的汗滴,让这方土地美好得像另一个春天。她泡一碗浓茶,向园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看巷子里粗夯的石磨石臼,看里头栽着的嫣红深绿的花草,看街侧垂帘的小铺,看铺子里斟桑葚酒微笑着的姑娘。馄饨担来的吆喝声远远从村头传来,隔着沉厚响亮的吆喝声,似乎已经闻到了馄饨的清香,记忆里温热的汤水已经咽进了喉咙。乡村的嘈杂不比城市,倒给人日子的真实感,小村中接瓦连椽的小小房子,以及极为相熟的面容乡音,那些打着尿布哭叫的小孩,饭后踱步打招呼的老人,东街的糖人,西巷的烧饼。让人缱绻又怀恋。不必睁眼,不必回头,我仍认得出小村的味道,还记得这里的井巷街道。而一回头,老外婆坐在阶上吃着自家种的柿子,在粗粝温厚的日光下,与她身后的木门,旧屋,山花,鱼塘,水乳交融。静默清简,不偏不倚,从未远去。恰似从前。
我怀念旧时光,黏糊的日子里蔓延的乡村食物的香味。老外婆用粗糙的手掌,出没在柴米油盐之中,汤勺碗碟之间。是日子的味道,家人的味道。
我怀念泥径,老牛,怀念落寞的远山与深青的天幕。怀念深情的乡人,怀念他们直坦的话语,宽阔的胸怀,安然的生活。我怀念的,是一切温暖干净的情感,悠远又绵长。 车行,从野草散乱的小道,到霓虹璀璨的大桥。
怀里揣着外婆塞来的杂粮煎饼,热腾腾沉甸甸。邻家老人的茶叶和糖蔬干果,在泥灰的瓦罐里香气四溢。那些温和的乡野纯香,和着回忆,一直会沉淀在胃里,让我在五味杂陈的都市,不断反刍人性的本色,怀念老家的本真味道。
(指导教师:李明明)
【点 评】
家是思念,家是港湾,家是寄托。回家,多么幸福多么温馨的字眼。《回家》字里行间满满的是亲情,儿时的记忆饱满丰富,撕扯着乡愁滋味。还是熟悉的乡味,酒气氤氲,满口咸香,杯勺之间让人沉醉。读来是那么熟悉又那么亲切,将人带入到了久违的乡味之中,视觉的享受亦是味蕾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