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ni2015年环评工程师案例真题及评分标准答案
第一题(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
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104m3/d,采用“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池”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为16t)。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m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t/d总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40%,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和热蒸汽(170℃)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产生的滤液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用全封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适宜温度22~30℃),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根15m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产生的废气温度约60~65℃,H2S、NH3浓度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10倍,沼气罐区与污水处理厂甲醇加药间相距280m,设有16个800m3沼气囊(单个沼气囊储气量为970kg)。
本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有A村庄,东南侧1200m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本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A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根排气筒对A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对A村庄的恶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沼气临界量50t,甲醇临界量500t) 问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5分) 2. 本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5分) 3. 给出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4分) 4. 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6分) 1、(5 分)
不合理(2 分) 理由可答下列之一(3分):
(1)废气温度过高/浓度过高,不适用生物滤池法。 (2)除臭效率不稳定。
(3)改为以下方法:碱洗+酸洗;喷淋降温+生物滤池法;生物滤池法+活性炭吸附法。 2、(5分)
不存在重大危险源(1分);
理由 q1/Q1+q2/Q2=6×16/500+0.97×16/50=0.5<1(4 分), 公式正确,计算结果或判定结果错误得2分, 没有公式,仅有判断结果得2分
未考虑危险源叠加而分别判定得1 分,未进行计算直接判定不得分。 3、(4 分)
H2S、NH3、臭气浓度(答臭气、恶臭不得分)、甲硫醇、SO2、NOx(NO2)(1 个1 分,答满3个得4 分) 4、(6 分,每项2 分)
(1)预测未叠加A村庄现状值;
(2)未考虑项目的无组织排放/其他产臭构筑物;
(3)未考虑公众意见/未提出以新带老建议/未给出提高现有除臭效率的措施。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二题(机械设备制造厂项目)
某机械装备制造厂,始建于1970年,厂区东西长800m,南北宽600m。生产部门有铸造、铆焊、机加、电镀、涂装、总装等车间,公用部门有锅炉房、油化库等,环保设施有车间污水处理站、全厂污水处理站等。其中,锅房现有2台10t/h燃煤蒸气锅炉(1用1备),烟气脱硫系统改造正在实施中。拟在现有厂区实施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更新部分铸造、机加工设备,扩建电镀车间、铆焊车间和锅炉房,改造全厂给排水管网。计划2016年底全部建成。
扩建锅炉房。在预留位置增加1台10t/h燃煤蒸汽锅炉,采用布袋除尘+双碱法处理新增锅炉烟气。锅炉房扩建后锅炉2用1备。扩建电镀车间。新增1条镀铬生产线,采用多级除油、预镀镍、中镀铜、终镀铬复合工艺。其中,中镀铜工段生产工艺如图2-1所示,所用物料有氰化钠、氯化亚铜等。
图2-1 中镀铜工段生产工艺流程图
2010年,企业所在地及周边5km2范围已规划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目前,规划用地范围内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基本完成,园区市政给排水管网已建成,污水处理厂正在调试,热力中心正在建设。预计2016年初热力中心开始向园区企业供热供汽,区内分散锅炉逐步拆除。
拆建的铆焊车间紧邻东厂界。经调查,与厂界距离最近的A 村庄位于园区规划用地范围以东,与厂界相距180m。东厂界现状噪声略有超标。近期区域1#测点PM10、SO2 24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结果见表2-1。
表2-1 区域1#测点PM10、SO2 24小时平均浓度监测结果汇总表单位:μg/m3
监测时间 PM10 SO2 精品文档
1月10日 90.0 180.0 1月11日 101.3 165.1 1月12日 125.5 140.5 1月13日 118.2 120.5 1月14日 123.4 135.6 1月15日 161.7 160.5 1月16日 180.0 155.3 精品文档
(注: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园区PM10、SO2的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均为150μg/m3。) 问题:
1. 锅炉房扩建是否合理?列举理由。(6分) 2. 给出中镀铜工段废水W的污染因子。(4分) 3. 给出噪声现状监测布点原则。(4分)
4. 对表2-1中PM10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评价结果。(6分) 1、(6分) 不合理(2分)
理由:(1)区域供热中心投产时间能满足企业建设要求(1分)
(2)区域规划逐渐拆除分散锅炉(1分);
(3)项目所在区域PM10和SO2均有超标现象(2分);
2、(4 分)
氰化物(HCN、CN)、总铜(铜、CU2+、CU+)、每项2分,共4分.
说明:(1)概念不清(答案中含有有害气体、VOCs、有机物、PM10、TSP、氨气、氧化物、DO、废渣、电镀废液),给0 分。
(2)出现非本工序废水污染因子(总磷、磷酸盐、氨氮、重金属、NI、Cr6+、ZN、热量)的,扣1分;
(3)氢化亚铜、氰化钠不视为氰化物。氢化亚铜不视为总铜。 3、(4 分)
A村庄、四周厂界(东南西北)、每项2分,共4分; 说明:(1)厂界噪声(或东厂界),计1分;
(2)声环境保护(或敏感)目标,不计分。 4、(6 分)
说明:(1)标准指数范围为:0.60-1.20(2分),没给出最大标准指数1.2计1分; (2)超标率为:2/7×100%=28.57%(或28.60)(2分),仅有结果看不出计算过程的计1分。
(3)最大超标倍数为:180/150-1=0.2倍或(180-150)/150=0.2倍(2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三题
某原油管道工程设计输送量为8.0×106t/a,管径720mm,壁厚12mm,全线采用三层PE防腐和阴极保护措施。经路由优化后,其中一段长52km的管线走线为:西起A输油站,向东沿平原区分布,于20km处穿越B河,穿越B河后设C 截断阀室,管线在经过平原区8km、丘陵区14km、平原区10km 布线后向东到达D 截断阀室。A输油站内有输油泵、管廊、燃油加热炉、1个2000m3的拱顶式泄放罐、紧急切断阀、污油池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沿线环境现状:平原区主要为旱地、多种植玉米、小麦或棉花;丘陵区主要为次生性针阔混交林和灌木林,主要物种为黑松、刺槐、沙兰杨、枸杞、沙棘、荆条等,林下草本植物多为狗尾草、狼牙根和蒲公英等;穿越的B 河为Ⅲ类水体,河槽宽100m,两堤间宽200m,自北向南流向,丰水期平均流速为0.5m/s,枯水期平均流速为0.2m/s,管道穿越河流处下游15km为一县级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
陆地管道段施工采用大开挖方式,管沟深度2-3m,回填土距管顶约为1.2m左右,施工带宽度均按18m 控制,占地为临时用地。管线施工过程包括清理施工带地表、管沟开挖、组焊、下管、清管试压和管沟回填等。
B河穿越段施工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深度在3-15m之间,在河床底部最深处可达15Km,穿越长度为480m,在西河堤的西侧和东河堤的东侧分别设入、出土点施工场地,临时占用约0.8hm2耕地,场地内布置钻机、泥浆池和泥浆收集池、料场等。泥浆池规格为20×20×1.5m,泥浆主要成分为膨润土,添加少量纯碱和羟甲纤维素钠。定向钻施工过程产生钻屑,泥浆循环利用。施工结束后,泥浆池中的废弃泥浆含水率90%。废弃泥浆及钻屑均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为保证B河穿越段工程管道的安全,增加了穿越段管道的壁厚,同时配备了数量充足的布栏艇、围油栏及收油机等应急设施。工程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挖出土分层堆放、回填时反序分层回填,回填后采用当地植物恢复植被。 问题:
1.识别A输油站运营期废气污染源及其污染因子。3分 2.给出大开挖段施工带植被恢复的基本要求。6分 3.分别给出废弃泥浆和钻屑处理处置建议。5分
4.为减轻管道泄漏对B河的影响,提出需要考虑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6分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