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要求规范标准(WS394-201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B4.3.1 准备工作:调节风速仪的零点与满度。

B4.3.2 风管内平均风速(

风管内,测定各测点风速,以全部测点风速算术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B4.3.3 新风量(Q)的计算:新风管某一断面的新风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 新风量(m3/h) F— 风管截面面积(m2)

,.

)的测定:将风速仪放入

,.

— 风管中空气的平均风速(m/s)

附录C

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检测方法。

C1 仪器

C1.1 PM10检测仪器为便携式直读仪器。

C1.1.1 检测仪器颗粒物捕集特性应满足Da50=10±0.5mm,sg=1.5±0.1的要求。 Da50 — 仪器捕集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 sg — 仪器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

C1.1.2 检测仪器测定的重现性误差:平均相对标准差小于7%。 C1.1.3 检测仪器与称重法比较,总不确定度(ROU)不应大于25%。 ROU=∣b∣+2∣MVC∣

,.

式中:b — 重量法与仪器法配对测定PM10结果相对误差的算术平均值 MVC — 仪器法测定PM10结果之间相对误差的几何平均值 C1.1.4 仪器测定范围0.01~10mg/m3。

C1.1.5 检测仪器示值不是质量浓度的,须给出符合要求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值。 C1.2 仪器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要求进行检验与标定。

C2 检测点布置

C2.1 检测点在送风口散流器下风方向15~20cm处,根据检测点数量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置。 C2.2 送风口面积小于0.1m2的设置3个检测点,送风口面积在0.1m2以上的设置5个检测点。

C3 检测时间与频次

C3.1 检测应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正常运转条件下进行。 C3.2 每个检测点检测3次。

C3.3 每个数据测定时间根据送风中PM10浓度、仪器灵敏度、仪器测定范围确定。 C4 检测数据处理

C4.1 对于非质量浓度示值的测定值,按仪器说明书要求将每次检测示值转换为质量浓度。

C = R′K 式中:C — 质量浓度,mg/m3

R — 仪器有效示值(扣除本底值、基底值等后的示值) K — 仪器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 C4.2 送风口送风中PM10浓度的计算

第k个送风口的送风中PM10浓度(Cak)按下式计算:

,.

式中:Cij – 第j个测点、第i次检测值; n – 测点个数。 C4.3 送风中PM10浓度的计算

一个系统(a)的送风中PM10浓度(Ca)按该系统全部检测的送风口PM10浓度(Cak)的算术平均值给出。

附录D

送风中微生物检验方法

本附录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b-溶血性链球菌的检验方法。

D1 送风中细菌总数 D1.1原理

用仪器法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细菌,计数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经35~37℃、48小时培养所形成的菌落数,以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3)报告。

,.

D1.2 方法与要求

D1.2.1采样点:一般设在距送风口下风方向15~20cm处。

D1.2.2 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并关闭门窗1小时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 D1.2.3 采样方法

以无菌操作,使用六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以空气流量为28.3L/min,在采样点采集5-15min。 D1.3 培养

D1.3.1 营养琼脂培养基

成分: 蛋白胨 10g 氯化钠 5g 肉膏 5g 琼脂 20g 蒸馏水 1000ml

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钠、肉膏溶于蒸馏水中,校正pH值为7.2~7.6,加入琼脂,121℃ 20min灭菌备用。

D1.3.2 方法:将采集细菌后的营养琼脂平皿置35~37℃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记录结果并换算成cfu/m3。

D2 送风中真菌总数 D2.1 原理

用仪器法采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的真菌,计数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上经28℃、5~7天培养所形成的菌落数,以每立方米空气中菌落形成单位(cfu/m3)报告。 D2.2方法与要求

D2.2.1采样点与D1.2.1款要求相同。

D2.2.2 采样环境条件:采样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并关闭门窗1小时以上,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幅度与频率,记录室内装修状况、人员数量、温湿度与天气状况等。

0313c0mr6z1xep036fj71ujtp7zr5k019g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