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鲮养殖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鲮鱼(麦鲮)养殖技术
1、生物学特性
鲮鱼,鲤形目,鲃亚科,鲮属,亚热带底栖鱼类。1982年,我国从印度引入后一直作为饵料鱼饲养。
2、形态特征
做饵料的鲮鱼体长一般在2—15厘米之间,自然生长3年可以达到性成熟。
性成熟的鲮鱼,外形上雌雄基本无差别,体形近似圆柱形,体高与头长相当。腹部圆而平直,背鳍处微微隆起,尾鳍宽,为深叉形。成年鲮鱼体重在0.5—1千克左右。
3、生活习性
鲮鱼是底层鱼类,食性杂,在自然环境中以浮游植物、有机碎屑等为食,常常在塘底或靠近岸边觅食。反应很敏捷,稍受惊吓,就会集体跃起。
鲮鱼耐低温能力较差,适宜生长的水温为25—30℃,当水温低于20℃时,摄食能力减弱,生长缓慢;水温低于7℃时,则不能生存。鲮鱼对溶氧量的要求较低,能适应较肥沃的水体。鲮鱼在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养殖,集中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
4、繁殖
目前,鲮鱼最为成熟的养殖方式是池塘养殖,鲮鱼的亲鱼培育阶段与其他常见鱼类近似,亲鱼正常饲养到每年的5-6月份,当水温达到22—27℃时,就可以开始人工繁殖了。主要方式为人工催产。
5、养殖技术
(1)鱼苗培育
①放养
鱼苗培育是指从“水花”饲养到体长2—3cm的生产阶段,这一阶段的培育又叫做“开花”,需要20—25天左右的时间。
2
鲮鱼每亩池塘要放养“水花”100~200万尾,条件比较好的池塘可放养200-300万尾,
②投喂
鱼苗在下塘后2—3天内,随着鱼苗的生长,需要补充营养。
在这个环节上,由于鱼苗数量大,体质弱,满足其营养需求的同时又要防范水质恶化的风险,用“动物蛋白饲料”替代传统的“植物蛋白饲料”。
鲮鱼鱼苗的养殖密度非常大,鱼苗对营养的消耗量自然加大,仅仅依靠泼洒豆浆来培育浮游动物的做法根本满足不了鱼苗的摄食需求量。采用以鱼粉为主要成分的配合饲料,这种配合饲料以动物蛋白为主,鱼苗更容易消化吸收,如果饲喂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既能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又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水质,可谓一举两得。以鱼粉为主的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为45%,。
投喂方式:配合饲料加水搅拌成浆后沿池边全塘泼洒,每天投喂5—8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20%。下塘后7—10天,鱼苗的活动能力已经比较强了。此时,可把粗蛋白含量为45%的鱼粉料与破碎料,按照1:1的比例用水混合后,做成直径约为6厘米的饲料团,沿池塘四周每隔2-3米投喂一个。每天投喂5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15%。
由于鲮鱼生活在底层,饲料团一定要捏紧,否则饲料团在水中散开,饲料不能全部沉到水底,就会影响饲料的投喂效果。
当鲮鱼生长至10天左右时,头部附近两侧开始变红,养殖户俗称“红肉”。
大约5—7天后,“红肉”就会逐渐消失。此时,鱼苗摄食量逐渐变大,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可用乳酸菌一类的产品与饲料按照1:40的比例混合后,连续投喂一周,可增强鱼的消化能力,降低发病率。 (2)鱼种培育 ① 放养
鱼种培育是指从2—3厘米的鱼种养成大规格鱼种的过程。
与鱼苗培育相比,鱼种培育池面积稍大,以10—20亩为宜,其它设施配置与鱼苗培育基本一致。在鱼种培育阶段,每亩可放养鲮鱼种10—30万尾。 ② 饲喂管理
3
下塘后的小规格鱼种,可投喂粗蛋白为25-30%的配合饲料破碎料,加水搅拌后定点投喂。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
经过大致15-20天的培育,可改用粗蛋白含量为30%左右,粒径为1毫米的颗粒膨化料投喂。
饲喂时,一般一个鱼塘设置一个投料区,饲料都投放到投料区里。 及时起捕
作为饵料的鲮鱼在养殖过程中,其规格一直处于鱼种养殖阶段,生长速度很快。因此,“顶塘”是很常见的现象。
鱼种在养殖1个月左右,每亩池塘存鱼量可以达到250千克以上,有的甚至可达到500千克,此时池内鲮鱼密度过大,生长减缓,所以及时的捕捞上市特别重要。
特别是在8—9月份,需要每隔5—7天捕捞一次,上市出售,这样既抓住了市场行情,又能减轻池塘负荷。此时,可以再补充相应数量的小鱼种,使池内鱼的规格呈现多样化。如此反复,一年内可多次放苗和起捕,在鲮鱼养殖的3-4个月时间内,亩产量可达1000千克以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