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提醒:高考前十天梳理“错题库”
今天离高考还有整整十天。东城区“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赵大鹏、薛川东、郝澎等8位主持人提醒考生,现在到了收缩战线、梳理“错题库”的时间了,切忌盲目套题训练,一味扩张。
今年高考是最后一届使用旧教材的高考。虽然本市是首次五科全部单独命题,但仍会承袭前几届高考模式、保持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和要求基本稳定。因此最后十天切忌做难题、偏题、怪题、创新题。也不要押题下赌,心存侥幸,或者过分紧张,打击自信心。
当务之急是梳理“错误”,建立“错题库”,提高做题的正确率。经过一年时间的复习,考生做了不少练习,如期中练习、期末练习、模拟练习等,在考试前将这些练习题加以整理,是一种临考前的高效复习方法。具体方法是,将自己做错的题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建立错误原因分析库,找出自己的主要问题,以杜绝再次出错,提高做题正确率。
分类来说,数学复习要回归课本、回归基础、回归近年高考试题。掌握各类常见题型的表达模式,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要做一定量中、低档题。物理基本知识是题海的航标灯,要认认真真看大纲、看课本或精编。英语每天要坚持练听力,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均听30分钟,以求温故知新。语文复习要坚持“热身”以保持“体能”。每天“接触”一套“综合训练试卷”。准备作文时要确定几条发挥自己语言表达优势的写法、路数,准备好若干组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文综地理临考前要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进行“整理”,包括书本、地图、平时的讲义和试卷等,利用“经纬网定位法”定位七大洲和四大洋、世界13个分区、世界上的8个国家、中国的主要地形区等。化学复习要系统整理近期做过的各种优秀习题,对做过的题目特别是思路不清答题有错的重点题要逐题落实。特别要注意答题的步骤格式要规范,各种化学用语书写要准确
考前十天巧安排
考试前十天是复习冲刺的最后阶段,决战前的部署至关重要。
1要保持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可以收到“退一步, 进两步”的效果。保持大脑皮层中等的兴奋度(既不过分放松也不过分紧张),要避免和他人 进行无谓的辩论和争吵,不搞剧烈的文体活动。这样,就能在考试前夕,创造一个良好的心 境。
2一般来说,高考前十天,应主要用来抓知识的主干,进行强化记忆。总的原则是回归基 础,形成知识网络,把查漏补缺、解决前面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放在第一位。没必要也不可能 再把每一科详细地复习一遍。因此,最后十天的复习更应收缩到教材上来。通过看书上的目 录、标题、重点等,一科一科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习一下,已经熟练 掌握了的内容,可以
“一带而过”。还可以看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的公 式、定理等。这十天的复习,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或适应性练习一样。通过这十 天的“收缩复习”“强化记忆”,可以进一步为高考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熟练地掌握知识 的整体框架,以便能在高考答题中,根据主干线索迅速回忆,让自己的答案做到“八九不离 十”。 3
稳定情绪、修炼镇静、入睡
高考成绩的好坏与情绪稳定的关系很大,而考生难免会在考试前十天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优化情绪的辅助办法有:
(1)深呼吸。复习完功课后,做深呼吸。要缓慢、放松,吸完一口气后,略停1秒钟再吐气。如此反复多次。
(2)按摩内关穴。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左手臂内侧内关穴(手掌纹下三横指正中处,通常是表带处),顺时针按摩36次,在心里默念“镇静”,这当然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3)坐着或者站立,身体放松,想像着自己淋雨,自我想像下雨将所有的疲劳和焦虑冲洗掉。当然在自己冲凉时,想像着把自己的紧张、疲劳、焦虑冲刷掉的效果会更好。
(4)按摩涌泉穴。晚上淋浴完后,用右手的大拇指按摩脚心的涌泉穴,次数不限,心里同 默念“入睡”。也可以在床上将自己的意念用在脚心的涌泉穴,默念“入睡”。 4
进入全真模拟状态
(1)早起半小时和晚睡半小时,心理学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这两段时间是最佳的记忆时间。所以这1个小时中,要充分利用。
(2)要在上午9∶00和下午3∶00开始复习,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和高考时间程序表一致。这样才能在高考的那天,顺利进入高考状态。
(3)每天做一套卷子。有些人主张高考前十天不做试卷,事实上,每天做一份试卷可以使考生在几天后真正拿到高考试卷时不感到手生,能找到感觉。 (4)高考开始时,平时什么时候睡觉还什么时候睡,千万不要打破自己的习惯。这是高考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高考前夕应做好哪些具体工作?
(1)巩固知识 一般来说,在高考前十天这段时间,应主要用来抓知识的主干,进行强化记忆;不必要也不可能再把每一科详尽地复习一遍。到6月25日左右,做为复习,可以说大局已定了。因此, 最后十天的复习更应收缩到教材上来。通过看书上的目录、标题、自己平日勾画出的重点等,一科一科地进行回忆,发现生疏的地方,及时重。点补习一下,已经熟练掌握了的内容,可以“一带而过”。还可以看自己整理的提纲、图表、考卷,重温重要的公式、定理等。这十天的复习,就好象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准备活动或适应性练习一样。通过这十天的“收缩复习”、“强化记忆”,为高考进一步打下坚实而又熟练的知识基础,以便能在高考答题中,根据主干线索,迅速回忆。熟练地掌握知识的整体框架,才能在答题中做到“ 八九不离十”。
(2)养精蓄锐 考生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特别是最后半年的总复习,直接的目的就是要以优异的成绩迎接高考,接受国家的考核和挑选,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果临考时,突发疾病或体力不支、头昏脑胀,将会造成终生的遗憾。所以,考前要注意“养精蓄锐”,一要注意用脑卫生,不搞疲劳战术,不开夜车、不再演算那些偏、难、怪题,以免搞得精疲力尽;二要注意饮食起居,预防感冒,腹泻等疾病的突发,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这些食品富于营养,有助于增强自己的体力和记忆力。为了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考试前一天不要参加动作较为激烈、体能消耗比较大的体育活动,同时不要到离家太远的地方。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应是考前最后一天的主旋律。
(3)备齐考试用品 在考试前一两天,要仔细检查一下高考时必备的文化用品(如手表、钢笔、三角板、半圆仪、圆规等),如果用品不齐或有故障,一定要及时解决。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临睡前要将包括准考证在内的所有必备用品,装在一个袋子里(最好是厚而透明的小塑料袋),放在容易见到的桌子上。每次考试出发前,一定要检查一下,必备品是否带齐了。这些看起来是小事,但小事弄不好,有时也会误大事。如每年高考都有个别人忘记了带准考证,从而无法准时进入考场,平添了一番烦恼,延误了考试时间;有时,电子表未及时更换电池,在考试中途,考生的手表停了,很长时间自己也未发现,造成考生不能合理地分配答题时间;还有的考生,只带了一支钢笔,答卷不久,钢笔又不下水了,也十分狼狈……。总之,高考也应象打仗一样,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打无准备之仗。 (4)心理准备 除前文讲到的原则和方法之外,为达到“最佳心理状态”,高考前夕,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高考前一、二天,考生应该熟悉考场。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学校的考生可能到另一个学校去考试,对这样的考生,熟悉考场尤为重要。熟悉考场包括的内容有:所在考场离居住地点有多远?用什么方式抵达比较迅速和安全?在路上要花多少时间?自己在哪个教室?在哪个座位?座位是靠近门窗还是贴近墙角?教室是向阳还是背阴?厕所及其它服务设施在哪儿?附近有无可以休息和饮食的地方?这些问题在临场准备时都应该尽可能弄得一清二楚。否则,临到考试时由于没有准备,一些意外情况可能会让你陷入应激状态,破坏你的注意集中和思维灵活。譬如出发过晚,气喘吁吁地赶到考场再匆匆忙忙找自己的座位,这样会耽误你作答的时间,也影响你作答的质量;如果你在开始考试时才发现窗户透进的阳光直射你的座位,这时抱怨着急只会起消极作用。还有在门口附近就坐的考生,更易受到巡视考官的进出影响。对这些事情早有准备的话,它们所引起的心理冲击和注意分散作用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熟悉考场,早作准备,会给考生带来信心和安全感。
②考试前的几天,要保持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节奏,适当减轻复习的密度和难度,这正是为了收到“退一步,进两步”的效果,保持大脑皮层中等的兴奋度(既不放松也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