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唐雎不辱使命》
时间 学科 主备 出席人员 教学设想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传统课文,也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例如《核舟记》等来说,这一篇在文字上有些难度,《战国策》又是以记言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安排上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即使是古文也可以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但是,有些涉及到专门性知识如历史知识的地方,教师则必须讲解,点拨到位.其次,在古文的教学中仍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安排不同要求的读书,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 进行文化的熏染. 讨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复述、翻译、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论 2.通过对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剖析,了解人物的性格特 征,体会《战国策》的语言风格。 内 3.感受唐雎布衣之怒的英雄豪气,体味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容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文言常识的积累。 教学难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把握人物性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苏轼在垂暮之年仍老当益壮,思慕为国家效力。纵观历史,精忠报国者比比皆是,只是他们报效国家的方式不一样,有的驰骋疆场,有的激扬文字,有的却通过巧妙的辞令来维护国家的尊严,苏轼说过“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真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今天,我们就通过《战国策》来认识一位 语文 地点 年级 课题 组办公室 九年级 《唐雎不辱使命》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谋士形象。 2、作品和背景简介作品: 《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体史书,共33篇。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末年的纵横家著作整理编辑而成。《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谋议或辞说。同时它还是一部散文集,文章的说理透彻,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时代背景: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歼灭了各诸侯国。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战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迁徙之名行灭国之实),由此有了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一事。 二、检查预习。 (一)重点字的正音。 (1)唐睢不rǔ ____使命 (2)秦王fú ___然怒 (3)免冠徒xiǎn ____ (4)以头qiāng ____地 (5)休jìn ____降于天 (6)天下gǎo ___素 (7)秦王色náo ____ (8)huì ____星袭月 (二)容易出错的字。 雎( ) 怫( ) 跣( ) 抢 ( ) 傀( ) 缟( ) 挠( ) (三)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秦王不说 (说——悦,高兴) 故不错意也 (错——措,放置,安放) 仓鹰击于殿上 (仓——苍,青色) (四)写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虽然,受地于先王:古义虽然这样,今义为连词,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徒以有先生也:古义只是 ,今义徒弟、学生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 ,今义改变。 长跪而谢之曰: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五)解释词语活用现象。 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六)一词多义 徒┍ 免冠徒跣 (空,本文可以解释成光着) ┕ 徒以有先生也 (仅仅,只) 惠┍ 大王加惠 (恩惠) ┕ 汝之不惠 (通“慧”,聪明) (七)重点词语解释抽查。 1、辱使命: 辱没、辜负 2、其许寡人: 答应 3、大王加惠 给予恩惠 4、甚善:好 5、弗敢易:不; 6、逆寡人者:违背 7、轻寡人与:轻,轻视;与,表疑问语气,助词。 8、非若是也:若,像;是,这样。9、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10、岂直五百里哉:岂,难道;直,只,仅仅。 11、怫然怒: 盛怒的样子 12、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曾经听说。 13、布衣: 平民。14、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 15、以头抢地耳: 撞。16、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 17、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18、怀怒未发:心里。 19、休祲: 吉凶的征兆。 20、缟素: 穿丧服。 21、色挠:色,脸色;挠:屈服。22、寡人谕矣:明白,懂得。 (八)重点语句翻译 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易:交换。 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承蒙大王给予恩惠,用(贵国的)大面积的土地来换(敝国)小面积的土地,很好;虽然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虽然:虽然如此。 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秦王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道:“你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形吗?”唐雎回答道:“我还没有听说过啊。”秦王说道:“天子发怒,可以使尸体倒下上百万具,鲜血流满上千里的地方。”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说道:“大王曾听说过平民百姓发怒的情形吗?”秦王说道:“老百姓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路,把头拼命地往地上撞罢了。” 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徒:只。 6、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7、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然而,安陵君违背我的意见,(这)不是小看我吗? 8、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即使拿一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难道只(换)面积为五百里的(土地)吗? 9、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这三个人,都是普通老百姓中最有胆识的人啊。(他们)心里的愤怒还没有(迸发)出来,上天就降下征兆。再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10、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如果有能力有胆识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现在立刻)倒下两具尸体,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的人将会因此而穿上丧服,今天的情况就是样。 1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 三、熟悉故事,读通文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朗读节奏。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唐睢不辱使命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四、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唐雎面对暴秦展开斗争直至折服秦王的记述,赞扬了唐雎坚持正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义、勇敢无畏的爱国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对话来叙写和展开情节。 2、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3、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并非真心,何以见得? 秦王并非真心易地,意在吞并。A.“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可看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B.“寡人欲以……安陵君其许寡人”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C.秦王不说,可看出秦王名易实夺的心理 4、安陵君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实际上是一眼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为什么还要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至善”的话呢? 安陵君虽然对秦王的野心洞若观火,无奈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为争取周旋的余地,没有当场揭穿秦王的骗局。 5、本中怎样体现秦的强大和安陵的弱小? 6、说说“秦王不悦”四个字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秦王不悦”引起故事的开端,贯穿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对情节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7、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盲外之意是什么? 言外之意是我秦王如果不“以君为长者”,“错”起“意”来,就会把你和韩魏一样灭亡。 8、秦王说,“天子之怒……千里”,唐雎说,“伏尸二人……今日是也。”他们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慑服唐雎的话,意为要发动战争,消灭安陵;“布衣之怒”是唐雎回击秦王的话,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自己的生命保卫安陵。 9、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通过课文分析秦王、唐雎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落架 。唐雎:有胆识、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五、教师小结。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
这篇记叙文,写了唐雎忠于使命,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虽不假修饰,却十分鲜明生动,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六、作业: 1、巩固性作业:熟记重点字句翻译。 2、拓展性作业:请搜集几个我国历史上“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他们的事迹。 答案示例: 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墨子:防止公输般和楚王攻打宋国。 3、创造性思维作业:运用语言、神态等描写,写一个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小片段。
本文档来源于网络搜集整理上传,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