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防范制度
1、针刺伤的预防
(1)进行操作时保证光线充足,注射操作时注意动作稳重与准确。
(2)针头不可折断或弯曲,禁止回套针帽或二次处理,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
(3)利器物品摆放有序,相对固定。
(4)条件允许情况下,选用安全型针头穿刺,给传染病明确诊断的伤病员进行操作时建议使用安全型注射用具。
(5)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不能将手伸入容器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刺伤。
2、针刺伤后的处理原则
(1)现场处理:针刺伤后,反复挤压伤口旁端排出血液,用流动清水冲洗,再用 75%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
(2)报告记录:报告科室护士长,报告针刺伤发生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和暴露方式等,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或直接前往预防保健科就诊,填写《医务人员锐器伤登记表》。
(3)风险评估:预防保健科接到报告后,评估职业暴露情况,在 24h 内采取预防措施;查看伤病员化验结果,明确感染源;立即根据暴露源为医护人员开具相关化验单, 如乙肝二对半、丙肝抗体、HIV 抗体、梅毒等。
(4)药物预防:①乙肝:若被暴露医护人员乙肝表面抗体(抗 HBs)阴性或抗 HBs 水平不详,立即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 200~400U,一月后再次肌注 200U。②艾滋:立即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由医院感染控制科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预防性用药监测,24h 内服用齐多夫定与拉米夫定,72h 后服药无效。③梅毒:肌注卞星青霉素 120 万 U/左臀部、120 万 U/右臀部,每周一次,连续肌注 3 周。若青霉素过敏,则肌注多西环素(强力霉素)100mg,2 次/d,连用 14 天;或口服四环素 500mg,
4 次/d,连用 14 天。
(5)定期随访:针刺伤后 1 月、2 月、6 月、1 年进行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