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语言转换模式和网络文学的发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语言转换模式和网络文学的发展

文学是作家创作和为读者阅读的一种语言形式,因此,在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所构造的艺术家、作品、世界、观赏者的文学批评圆圈中,(注:[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第5页。)存在着两种语言转换模式:作家如何把生活变作文学语言作品;欣赏者如何把作品语言转换成自己头脑里的图画。从模式本身的内在深度来透视,文学语言作为文学的承载者创造了至少两种文化观念:一是作为一种语言,它传承着心灵和生活的世界;二是符号本身的独立世界。前者使语言向世界沟通从而使语言符号自身的合法性得以确立;后者着力发展了语言符号,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符号文化世界。从语言符号的历史来看,这本身存在着一个历史发展的问题,也正是因为不断地发展,文学才会从有图画或文字记载的原始状态开始发展到现在的网络文学。

的确,语言符号一开始本身就在不断地创造着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它至少经历了四个阶段才到达网络文学,这也使网络文学能够继承过去的文学艺术。古代的岩画:一幅狩猎图中几个至今无法破译的文字,都向现在传递着那时的观念,虽然它当时就不知道自己正创造着“艺术”,但是,我们今天却被它们的古朴、拙稚的“艺术”韵味震撼了!不仅如此,文字或图画雕刻的岩石及其构成的自然氛围也不能不是一个艺术的世界。当人类真正以自我意识创造文字符号并把它们制作成“文学艺术”的时候,例如古代希腊人,把艺术(TECKNE)分为美的艺术(绘画、诗歌、音乐、雕塑等)、实用技术(医疗、建造等);(注: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中国古代,“不仅自然事物有‘文’,社会事物亦有‘文’。政治礼仪、典章制度、文化艺术,均可称‘文’。人的服饰、语言、行为、动作,亦皆可为‘文’”。(注:张少康 刘三富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第一版第12页。)这说明了:一、(文字)符号艺术地传播世界的意识已从蒙昧状态逐渐觉醒,出现了独立自足的所谓“文学艺术”;二、这种文学艺术范围的泛化,同今天的艺术相比,显然仍具有独立自足的不完满性,因为它把实用技术也作为艺术的形式;三、艺术创造已经从其它劳动分化出来,自身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四、文学艺术已经成为了人们意识中的一种文化现象;五、符号的承载物发生了变化,承载物本身逐渐变化为独立自主的文化世界,出现了书写的笔、墨、竹简或羊皮等。到了公元12世纪,北宋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文学艺术的承载物所构造的艺术文化世界被大大地丰富了,也带来了许多文学艺术和社会问题:例如,文学艺术作品的出版、传播速度加快,并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意识形态等等。同时,文学艺术进一步从众多学科中真正独立出来,从而培植出文学艺术各自的更深内涵,使之更好的反映世界的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复印技术、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体的出现,文学艺术进一步走向了人民群众,其多元化的散播扩大了欣赏者对世界理解的速度和广度,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艺术难题,大众传播媒体所延伸的艺术符号世界也被空前地扩大了:图画、蒙太奇、文字等展开了文学艺术的表现和再现空间。

正是在此基础之上,网络文学在现在初级阶段仍然秉承着传统文学艺术形式,用文字、图画或蒙太奇等来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但是,它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符号模式发生了不同于前四次转换的新质。而且,随着网络的推广和发展,这种新质必然上升到一种成熟的文化现象:网络文学艺术化的生活。

在现在网络文学的初级阶段,只是以网络为载体、依托、手段来传承文学,其文学艺术的实际承载物虽然不同于前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而走向了综合:即它可以在一篇文章或一首诗里同时采用文字、图画或运动的画面等传统文学艺术语言符号或新科技的虚拟的画面来展现生活和心灵世界,这不同程度地丰富了文学艺术符号传承世界的能力,但是,它仍然没能摆脱传统文学艺术符号模式;即: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欣赏都要通过传统的文字、图画或运动的画面等来进行。当然,网络文学之所以称为一种独立自足的文学艺术符号形式,在现阶段关键是符号的载体――网络,正是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承载方式并使自身成为一种文化。 文学艺术符号(文字、图画等)在网络那里是数字化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较传统语言符号传播来看,它更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作家”和“欣赏者”只要轻点几下鼠标从任何一个计算机终端进入网络,那么,它就可以在获许的空间内创作或欣赏;它的书写方式发生了变化:笔、墨、纸等工具被键盘、鼠标以及如拼音、五笔、微软等书写状态所代替;它的主体――“作家”、“欣赏者”的界限被打破,并可以在网上于互相交流中自由嬉戏等等。

最为重要的是,计算机与电子感应器等组合起来所具有的虚拟现实

(VIRTUAL REALITY钱学森译为“灵境”,金吾伦译为“虚拟实在”,还有人称为“信息空间”、“人工现实”、“合成环境”等)技术能比影视传媒更为逼真地再现视听信息。通过现实引擎(REALITY ENGINE,一种专用超高速处理器)连接的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或数据服(DATA SUIT),人可以达到“塞伯空间”

(CYBERSPACE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所创词汇),进入到虚拟的景观中,去亲身体验逼真的感受:可以触摸虚拟物体,倾听事物发出的声音,感受被触摸物品的软硬和冷热,甚至光滑或粗糙程度;也可以打开关上虚拟的门,感受开关门所用的力度;可以到虚拟的火星、人体器官或脑神经网络中漫游等等。在虚拟现实中,人们可以直接面对一切,并能够达到现实所不能达到的地方。虚拟技术的特点是: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IMMERSION-INTERARTION-IMAGINATION)。它进一步发展,就会成为人们获取某些真实体验、娱乐游戏的新手段,从而最终造就出网络文学艺术化生活,即在网络虚拟的生活中艺术化的体验着生活。

网络文学艺术化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符号(文字、图画或运动的画面等)完全表达现实生活的不可能性问题。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网络信息技术使空间与场所脱离。空间的独立自足容纳着虚拟的艺术生活。在复印和影视传媒的时代以前,符号如何本真的表现生活和心灵的世界是困扰哲学文学的重大问题;在哲学上,例如:康德、黑格尔、胡塞尔等哲学家为建立第一哲学或纯粹哲学几乎穷经皓首,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其原因之一是,在思维和存在的中间还有“符号”这个媒介,而没有一种传统的符号能够完全表达本真生活。例如解构主义

者德里达就只好运用“话语的自由嬉戏”来克服由于符号而使主客体不在场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注:德里达:《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话语中的嬉戏》一文见《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等等。在文学理论中,文学真实和生活真实如何达到统一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其原因之一是符号怎样传承世界的本真状态,文学艺术符号(作品)一旦产生,“作者”就“死”去,(注: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月第一版第7页。)欣赏者和作者的不在场使作者的原意被“误读”或产生歧义。网络文学艺术化的生活打破了在场/不在场的界限,符号变成了虚拟的现实世界;而且这种虚拟世界更加拓宽和深入了人们的生活,被作者或欣赏者在内的所有主体所亲身体验;它虽然与现实世界仍有一定距离(虚拟),但与传统符号转换模式相比,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长为一种独立自主的空间文化;以虚拟现实空间把作者、欣赏者、虚拟生活(包括世界和作品)同时同步地连接起来,使虚拟立体运动图画直接达到与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一致的效果,从而对传统符号模式实行了截然不同的变革,使其向表达生活的真实状态不断地迈进。

可以想见的是,在未来的文学艺术世界中,网络文学艺术化的生活将占据或部分占据人们的文学艺术。由于传统符号转换式仍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毋庸置疑,网络文学并不能够代表文学艺术生活的全部,但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艺术,必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语言转换模式和网络文学的发展

语言转换模式和网络文学的发展文学是作家创作和为读者阅读的一种语言形式,因此,在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所构造的艺术家、作品、世界、观赏者的文学批评圆圈中,(注:[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第一版第5页。)存在着两种语言转换模式:作家如何把生活变作文学语言作品;欣赏者如何把作品语言转换成自己头脑里的图画。从模式本身的内在深度来透视,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2pzt97drl02ra61x73m28mwx147wg01cz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