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水秀的江南,因为非帝王所在地,另外,为了与自然环境协调,多用白墙,灰瓦和黑、墨绿
等色的梁架、柱、装修,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江南民居欣赏(见图片)
3、观看《故宫记录片--片段》观看的同时教师总结的三个特点,巩固知识。
4、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与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国古代园林他不仅具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
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
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
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
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
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
环境。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一
种是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还有一种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西
湖、北雁的观音洞)。(出示园林名,学生指出类型,并说出哪两种艺术成就最高)其中是
前两种艺术成就最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
欣赏图片并分析特点(由教师简介图片,引导学生在图片中找出特点):
(1)(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大的一个园林。主要以水景为主,富于自然情
第 6 页 共 9 页
高中美术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趣。在布局上显得非常活泼,模仿自然的\自然式\的布局。紧贴在水面的浮廊倚墙起伏而行,
犹如游龙戏水,浮在水面。园景摹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并与自然相亲近的观念。所以,在园林的布局上强调自
由曲折。这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颐和园)颐和园同学们比较熟悉,原名\清漪圆\。建造于乾隆十年,英法联军侵
略北京是,该园几乎被付之一炬。1888年修复后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毁坏。
现存的虽不是原来的全貌,但仍然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大规模皇家园林。图中的
万寿山和耸立在万寿山前山的佛香阁,以及山前的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景区。该园巧妙地
运用了\借景\,所谓\借景\则更是中国古代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
它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见图,他借用
了万寿山右面的玉泉山,和后面远处层层叠叠的西山,似乎他们都是颐和园的一部分。与圆
内的景物结合的浑然一体,使游人的观赏范围大大扩大,颐和园的规模和气魄显得更加宏大
壮丽。(见图)例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附近锡山的景。其实我们拍照也是借景。该园的另
一特点是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将全园划分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如宫
殿区、前山前湖区、后山后湖区和西湖区四大景区。这四个景区性格各异,组成相得益彰的
整体。其中前山前湖区是它的重点景区和精华所在。正是这种重点景区构成了每个园林的主
第 7 页 共 9 页
高中美术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要特色。-----合理划分,善于借景
(3)(网师园)是苏州的一个有名的园林。因为当时园林所在底巷名为\王思巷\取名\
网师园\是其谐音,并托渔隐之意。其中,亭中横匾\月到风来\,取自唐代韩愈的诗句\晚年
秋将至,长月送风来\; 游人在这里秋夜赏月,对景品味横匾题词,便可以引发出一种诗情
画意的感受。正是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
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
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苏州网师
园殿春:其得名是由这一景区庭院内种植芍药花而来,因为芍药花开在春末,宋代诗人苏东
坡有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即春末,\是与阁相连的小屋。所
以,将庭院内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诗情画意的。-----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小结:所以中国园林艺术是由建筑、山水、花木、文学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艺术。
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些建筑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最
伟大,最优秀的建筑,都永远令我们骄傲,可以看得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辉煌。以音乐《中
国魂》结束本课
第 8 页 共 9 页
高中美术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四、板书:
一、 宫殿建筑(故宫)
(1)独特木结构体系;
(2)庭院式组群布局;
(3)完美的色彩运用。
二、 园林建筑
(1)虽为人作,宛如天开;(圆明园、颐和园)
(2)合理划分,善于借景;(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
(3)寓情于景,触景生情。(西湖、北雁的观音洞)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