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二章 学业质量标准检测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8·济南质检)下图为“大气受热状况示意图”。完成第1题。
1.霜冻多出现在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D ) A.白天①强,夜晚②弱 B.白天④强,夜晚③强 C.白天③强,夜晚②强 D.白天①弱,夜晚④弱
【解析】 白天太阳辐射弱,导致地面获取的热量少;夜间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保温作用差,导致地面散失热量快。从而导致近地面温度低,容易出现霜冻。
(2018·衡阳检测)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 ℃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其原因是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据此完成2~3题。
2.“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B )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 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 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3.“冷岛效应”能( B )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 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 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解析】 第2题,根据材料提示,由于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可以知道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导致形成绿洲、湖泊空气中热量的差异。所以“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第3题,“冷岛效应”导致绿洲湖泊气温偏低,抑制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和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减缓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水汽蒸发量减少,绿洲土壤相对湿润,有利于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研究热岛效应对于城市规划有重要意义。读“某城市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区域分布图”,回答4~5题。
2019年
4.为减轻大气污染,新建化工厂应布局在图中的( C ) A.甲地 C.丙地
B.乙地 D.丁地
5.甲、丙连线上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正确的是( B )
【解析】 第4题,为减轻大气污染,新建化工厂应建在热力环流之外。第5题,市中心气温高,气压低,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弯曲,高空等压面向高空超出。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B ) A.甲地气流上升
C.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B.乙地是低气压中心 D.c地的气压低于乙地的气压
7.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C )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 第6题,分析等压线分布可知,甲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乙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a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c地的气压高于乙地的气压。第7题,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实质上就是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气流从高压中心甲流向低压中心乙的过程中,在南半球受到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应斜穿等压线。①②流入低压中心乙的过程中气流与等压线垂直,
2019年
④在流出高压中心甲时与等压线垂直。
下图为“某风带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甲地位于大陆西岸。读图,完成8~9题。
8.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为( C )
①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④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图示风向为北半球西风,受其控制的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9.甲地与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地区相比,气候类型不同,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C ) A.下垫面状况 C.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
【解析】 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因受来自海洋暖湿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2018·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B )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11.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C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解析】 第10题,据图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内,沙尘的扩散主要是由东北信风从沙源地撒哈拉沙漠带来大量沙尘所致。第11题,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东北信风带的最北位置可以达到北纬30°,可以看出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最可能是7月。
(2018·枣庄验收)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13题。
2019年
12.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C ) A.陆表温度总是比海表温度高 B.陆表与海表温度均持续上升 C.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夏季风逐年增强
13.根据图示信息推断,1966年和1993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旱涝情况是( C ) A.两个年份南部皆旱 B.两个年份南部皆涝
C.1966年北涝南旱、1993年北旱南涝 D.1966年北旱南涝、1993年北涝南旱
【解析】 第12题,结合题干信息判断,海陆热力差指数不同年份差异明显,说明海陆热力差异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第13题,1966年热力差指数为正值,说明该年份副高势力较强,致使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快,导致南旱北涝;1993年相反。
读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月份分配图(如下图),据此回答14~15题。
14.按图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B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2019年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15.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C )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④
【解析】 第14题,①地各月气温均高于0 ℃,且雨热不同期,因此为地中海气候。②地各月气温均在15 ℃以上,各月降水丰富且平均在200 mm以上,因此为热带雨林气候。③地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雨热同期,降水最多的月在200 mm以上,应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降水夏季多,冬季少,因此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第15题,③④两种气候均为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
下图是“某年4月份的某日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110°E、40°N)、乙(120°E、45°N)是近地面的两地点,读图完成16~17题。
1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控制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的是( B )
17.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D ) A.甲地炎热干燥;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小 B.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狂风暴雨 C.甲地此时多西南风;乙地此时多东北风 D.甲地大风;乙地阴雨连绵
【解析】 从题干和示意图可知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锋面气旋中,结合甲乙的经纬度和北半球锋面气旋的移动方向可知甲位于冷锋的锋后,乙位于暖锋的锋前。此时甲乙均有可能形成阴雨天气,且甲地的天气变化要比乙地剧烈,甲地此时多为偏北风,乙地多为偏南风。
(2018·沈阳高一检测)读某天气系统经过沈阳市前后的气温、气压、降水、风速变化示意图,完成18~19题。
18.该天气系统是( C ) A.气旋 C.冷锋
B.反气旋 D.暖锋
19.该天气系统到达沈阳市的时间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