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司徒中学标准化建设自查报告
一、学校概况
学校占地面积2625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2516平方米。生均占地11.18平方米。学校配备有理化生仪器室和实验室、体育器材室、音美活动室、图书室阅览室、计算机教室,各功能室和教学配套设施完备。学校已接入互联网,计算机教室配备计算机32台。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路面硬化、花木种植。学校供暖、供电、卫生等设施设备完备。学校建有标准化操场1个,健身娱乐园1个。学校现有4个年级,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25人,班级人均数32人,符合规定标准。
二、创建工作
为使标准化学校建设取得成效,我校自教学楼投入使用后,对基础设施和安全设备进行全面规划和改进。现在各种抗震、消防设备、防盗门窗、报警监控设备都已安装完备。同时,学校加强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保证师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下面从几个突出方面对我校标准化学校的创建工作进行汇报说明。
1、教职工人员素质。
学校领导班子,均为政治素质较高,热爱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成员组成。校长、副校长均定期参加领导干部培训,全部持证上岗。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均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得到全体教职工的拥护支持。学校专职教师全部有合格的教师资格证,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本科学历达85%。教师全部取得普通话合格证。近年来,为了提高教师素质,我校以
1
新课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工作,通过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力争使校本教研工作有组织、有内容、有措施、有成果。2012年,学校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倡导教师 “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发挥骨干教师优势,以老带新,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教师特色课堂、学生自主课堂。学校先后多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沧州市教学技能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河间市学科教研和交流活动。本年,2名教师获河间市人民政府嘉奖,1名教师获河间市优秀教师称号,1名教师获学区教学标兵称号。11人27次在市级及以上的优质课、论文评选中获奖。
同时,学校通过师德建设培训、道德标兵评选等活动,打造爱岗敬业、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为我校长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组织管理方面。
我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另设教导处、后勤处、团支部等部门,在校长室的统筹指挥下,各部门各司其责而又相互合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不定期督导检查,保证制度的落实。
学校不断完善教职工大会制度,通过其制定的《学校章程》已实施多年,其中的规章制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落实的过程中,学校通过定期检查和总结会议的形式进行通报和公示,保证了其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我校通过工作公示制度,把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师生管理等内容及时有效的进行全校公示,达到监督和整改的目的。教师是课改和学校工作的实施者和主力军,因此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骨干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帮助教师制定个
1
人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学科竞赛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活动、管理行为的有序和规范。
3、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坚持“超越自我,不拘一格”为育人理念和办学目标,让每一位教职工明晰学校近远期发展规划,做学校发展的奠基者和推动者。从2010年开始,学校进一步挖掘、开发校本文化课程,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校园文化。通过班团队活动及多种展示平台为师生个性发展、快乐成长创造条件,提高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共同谋发展。同时,以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价值追求,形成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良好风尚,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通过规范学籍管理制度,通过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信息化管理。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好防流控辍工作,近三年来,学校在校生巩固率不断提高,并且形成稳定的生源。
学校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制定的课程方案,并根据新课程计划制定三级课程的实施计划。教导处通过协调教师岗位、听取师生意见等多种途径完成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实施阶段,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相互协调,积极配合,以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探索新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校自2008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坚持“在实践中发展,在体验中提升”的课程理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校本课程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开展相应的研究性学习。同时,通过实施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把德育、美育、教学研究、文学艺术结合起来,通过板报、宣传栏、展示栏、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