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概括及分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概括及分析

第一编

1、行政

私行政

行政

公共行政 性质行政(行政裁决)

非公共组织的行政

实质行政

2、公共行政: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组织在授权围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行为。

3、私行政:私人企业、组织、团体的执行、管理活动。 4、行政:一般指行政机关从事的执行、管理活动。

5、非公共组织的行政:公共团体(律师协会、医生协会等)的行政以及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公立学校、研究所等)的行政。

6、实质行政:机关从事的执行、管理活动,其实质为行政性质的职能活动。 7、形式行政:行政机关的整个职能活动,既包括其实质为行政性质的职能活动(实质行政),也包括其实质为立法、司法性质的职能(准立法、准司法)。 8、公共行政客体围划分的原则 (1)有限性原则(“包房团”的疯狂) a主观自由的绝对性 b自由实现手段的可选择性 c目的相对于手段的支配性 d服务与税费对价性

(2)辅助性原则(“世博会”与人的睡衣) a公民自由的义务性 b自治管理的优先性 c公共行政本身的局限性 (3)放任性原则(京剧进小学课堂) a消极的放任 b积极地放任

. 资料.

. .. .

(4)中立性原则 (5)自律性原则

(6)比例性原则(“钓鱼执法”案) a最小侵害 b过度禁止 c利益均衡 d效益最优

9、公共行政的目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来源于个人利益,是个人利益在政治博弈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结果,是人们通过公平的政治协商和博弈过程所达成的有关社会生活规律的某种共识。

属性:模糊性、开放性、整体性、普遍性、现实性、正当性 10、处理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原则 a法律保留原则 b比例原则

c正当程序原则的限制 d公平补偿原则

11、行政法是调整调整行政关系的配置(行政关系分为行政管理关系、行政监督关系、行政救济关系和行政权配置关系)

(1)行政管理关系: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与行政相对人发生的各种关系。

(2)行政监督关系:监督主体对行政主体、公务员和其他执法组织、人员进行监督时发生的各种关系。

(3)行政救济关系: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权益收到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行为的侵犯,向行政救济主体申请救济,行政救济主体对其申请进行审查,作出向相对人提供或不予提供救济的决定而发生的各种关系。

(4)行政权配置关系行政主体部发生的各种关系其实质为行政主体之间对行政权的具体分配和分工关系,明确各类主体的权限、职责及配合。 12、行政法的作用:控制和规行政权。 (1)通过行政组织法控制行政权的权源。 (2)通过行政程序法规行政权的行使方式。

(3)通过行政监督法、行政救济法、行政责任法制约行政权的滥用。 13、对行政立法异议的处理

. 资料.

. .. .

(1)司法审查(我国没有建立) (2)立法审查(行政法规) (3)行政审查(行政规章)

原则上不能事后审查、具体审查,只有事前审查、抽象审查。

14、行政法 市)

地方政府规章(三种:省级、省会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

*15、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

A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应由法定或授予。

B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必须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法规 C行政主体行政行为无效

D行政主体必须对的行政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E行政主体的一切行政行为必须接受监督 (2)行政合理性原则(详见17条) (3)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人格(卖淫女游街) 自由 政治权利 财产权

(4)信赖保护原则(帝王条款)

A行政行为一旦做出不得随意撤销或改变。

B授权性行政行为作出后,即使有情形,只要不是相对人过错造成的,不得随意撤销或改变。

C由于特殊情况,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经利益衡量后撤销或改变,并赔偿相对人损失。

(5)越权无效原则(无权限、级别越权、事务越权和地域越权)

(6)比例原则

适当性原则:有助于目标实现 必要性原则:不可超出必要限度

. 资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概括及分析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点概括及分析第一编1、行政私行政行政公共行政性质行政(行政裁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2elz4xmle0088t3x4ji0cqsi0v0jd00p8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