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群密度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逐个计数 针对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
b、计算方法: 植物:样方法(取样分有五点取样法、等距离取样法)取平均值; 动物:标志重捕法(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计算公式:N=M×n/m。 估算的方法
昆虫:灯光诱捕法;
微生物:抽样检测法。
2) 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 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 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
例;
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c、意义:预测种群密度的大小。
5) 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4.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计数原则:记上不记下,记左不计右(即
相邻两边及其夹角)
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N/N1 = N2/N0
N:要求的种群密度 N1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 N2:再次捕获的个体 N0 :再次捕获的被标记的个体 注意事项:
①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②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活;
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内不能脱落;
④标调查期内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也没有太多个体迁入与迁出。
3: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 16 -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 “J型增长”a、数学模型:(1) Nt=N0λ(2)曲线(如右图) 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c、举例:自然界中的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 “S型增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曲线中注意点:
(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时间
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保护野生生物生活的环境,减小环境阻力,增大K值。
有害生物的防治:增大环境阻力(如为防鼠害而封储粮食,清除生活垃圾,保护鼠的天敌等),
降低K值。
(2)K/2处增长率最大。资源开发与利用: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
生能力最强;对养殖的生物进行捕捞时,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维持在K/2处,以保证持续获得高产量。
有害生物的防治: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在K/2之前就采取相应措施。 4.J型曲线和 S型曲线之间的阴影表示:由于环境阻力而淘汰的个体。
5.增长率 =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 = 出生率 - 死亡率 增长速率=(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时间 = (出生率 - 死亡率)/时间 ①J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 17 -
②S型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抽样检测法) 计数过程的注意事项:
①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下,目的是使试管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②若取出的液体中酵母菌密度过大,可以增加稀释倍数。
③计数时把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④计数原则:类似于样方法。计数方法: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 1ml菌液中酵母菌数目=10×稀释倍数×(A/n)×中方格的个数 n为所取样方数,A为所取样方中总菌数。
?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
恢复有重要意义。
?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种间关系比较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 点 举 例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地衣;大豆与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根瘤菌 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 4
互利共生 寄 生 - 18 -
竞 争 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牛与羊;农作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物与杂草 能力相同,则如图b,AB起点相同,为同一营养级 捕 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AB起点不相同,两种生物数量(能量)存在差异,分别位于不同的营养级 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5.种内关系: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6、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
构);
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6.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 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 19 -
丰富度统计方法:
①记名统计法(用于个体较大,数量有限的群落)。 ②目测估计法。 调查中用到的仪器:
诱虫器: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远离光源、
热源。
吸虫器: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 注意事项:尽可能多的收集小动物;要标明地点时间。
7、群落的演替:
1、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类型: 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过程:)裸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顶级群落
(缺水的环境只能到基本植物阶段)
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如发芽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时间 速度 影响因素 实例
初生演替 经历的时间长 缓慢 自然因素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 次生演替 经历的时间短 较快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