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是1923年一1926年间苏联私商零售贸易额在整个零售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由此可知
A. 新经济政策日益走向了废止 B. 苏联国民经济出现严重衰退 C. 苏联社会消费需求日益萎缩 D. 工业化建设压缩了消费空间 【答案】A
【解析】示意图中私商零售贸易额的持续下降,说明私营商业受到了压制,这明显与新经济政策中鼓励发展私营工商业政策不符,从而说明新经济政策走向了废止,A项正确。私商零售贸易额的下降,并不能说明经济的衰退和社会消费需求的萎缩,B、C两项错误;此时期苏联工业化建设还没有开展,D项错误。
点睛:一般以统计表、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作为载体,给出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而命制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能力和分析概括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题技巧:四步法
第一步:读图文,看求答抓信息。即抓住设问角度及题干中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读表头看表注,抓住中心准确定位。即抓住表头、标注、图标反映中心问题。 第三步:读内容逐项看,观趋势比差异。即抓住表格、图片中的细节信息,纵向看趋势,横向找差异。
2.下图为1937年创作的苏联雕塑《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根据这一雕塑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不会有 ( )。
A.二五计划完成 B.基本实现国家工业化
C.工农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D.农业集体化已经实现 【答案】C
【解析】苏联工农业总产值从来没有跃居世界第一位,故选C。
3.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
第1页/共7页
地拥抱着......”对于让他产生“幸福感”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建立起集体农庄,使苏联快速实现了工业化 B. 取消义务交售制,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 实行实物配给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允许私有制存在,使国家完成经济恢复工作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22年”结合所学可知列宁在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根据这一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了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的决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向新经济政策过渡。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因此在1922年农民产生幸福感。故D项正确。A项是斯大林时期的政策,排除。取消义务交售制是二战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不符合新经济政策的史实,故C项错误。C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措施,排除。
4.苏联的对外战争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数百万穿着军装的苏联工人和农民走出国门后才发现,他们生活的“社会主义天堂”简直无法同“资本主义地狱”相比,甚至连战败国德国的生活水平也要高于战胜国苏联的生活水平。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表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B. 新经济政策无法恢复国民经济 C. 斯大林模式未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斯大林模式弊端已经暴露出来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暴露,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斯大林模式已经不合时宜,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恢复国民经济靠的就是新经济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苏联人民的这一发现仅仅表明与他国家生活水平的横向差异,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答案】B
【解析】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实行配给制,取消商品贸易,不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这是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 6.学者叶书宗说:“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材料中“明显地改变”的是
A. 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B. 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 C. 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D. 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与斯大林模式不符,故A项错误;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与斯大林模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故C项正确;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斯大林模式 7.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连小石磨都抬走了,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的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 余粮收集制 B. 企业国有制 C. 粮食税 D. 劳动义务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了”中可以看出,一位士兵家里的粮食被全部抬走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兵的话针对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没有体现出工业和强制劳动的内容,故A项正确;BD项排除;固定的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C项排除。
8.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着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为社会主义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曾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列宁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答案】D 【解析】略 二、非选择题
9.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
第3页/共7页
料:
材料一1930到1940年,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张军谈1929:危机经济学的诞生》
材料二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维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苏联模式”的名称,并从该模式的弊端角度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模式)。原因: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压抑地方和企业积极性;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国民经济难以持续发展等。
(2)特点:基础工业发展较为迅速。原因:实现了关税自主;制定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设置综合经济管理部门。
(3)经济模式必须因时而变;遵循客观规律;符合本国国情等。
【解析】(1)本题据材料一“1930到1940年”、“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
市场而做得更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苏联模式”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国民经济比例、人民生活水平、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等方面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二“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发展最为迅速”即可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再据材料“实现了关税自主”、“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即可分析其原因。
(3)本题综合上述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中国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国情、规律等方面说明认识。
10.10.阅读下列材料
“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但它有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呢?有的。那不是说现代化本身只姓“资”,不会姓“社”;而是说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吴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以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钱乘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十月革命后,苏俄(苏联)是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的?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相比,其工业化有什么显著特点?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
第5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