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
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护士总量不足、护理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方向单一的状况,尽快实现 护理队伍学历从中专为主向大专为主的转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护理教育,加快技能型 紧缺护理人才的培养步伐。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旨在面向城乡医 疗、保健等卫生服务机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职业综合素质高,技术应用能力 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
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应体现以下原则:
1. 能力本位原则
办学中应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帮 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护理职业发展观,正确理解护理与人、护理与健康、护理与社会经济发展 的关系,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工 作态度,全面提高护理人才素质。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贯穿于在校教 育的全过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鼓励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形式,加强专业实训基地 的建设,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支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 就业导向原则
以满足卫生人力市场需求作为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的立足点,要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接 轨,与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认证接轨,并顺应国内外护理事业的发展趋势,全面提高护理高专 高职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建立根据人才市场用人“订单”进行人才培养的 机制。注重人才培养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
方向,确定培养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设
计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学生主体原则
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技能及 经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 资源。要为学生发展提供可供选择的空间,构筑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 需要。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 制度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4. 与时俱进原则
密切关注护理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通过医院、学校合作办学的不同形式,及 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及时介绍本专业领域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实现专业教学适应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二、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护理专业必需 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 保健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专门人才。
三、就业方向
各级医院、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疗养院、康复机构、职业健康、学校健康保健机构、 老人院、家庭护理等服务机构。
四、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一)核心能力
1. 掌握规范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2. 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 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用药反应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