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说史复习资料
简述
1、 重商主义学说的基本观点及推论:
基本观点:只有能实现而且真正实现为货币的东西才是财富,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就是财 富。 六个推论:第一,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第二,与国外贸易才能增加货币量;第三, 流
通是利润源泉;第四,国内商品生产应该服从商品输出的需要;第五,国家 必须干预经济生活;第六,对外贸易差额必须是顺差。
2、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区别及共同点:
区别:
三1三 早期重商主义产生于15至16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 夕
卜,利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C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 论或者重金主义。
三2三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7世纪上半期,基于资本家的眼光把货币看成资本。强调 多
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 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 在政策上反对 金银输出的限令,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采取保护 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以保护本国工业抵抗外国竞争。由于晚期重商主义 力图 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者重工主义。 三3三 在如何实现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方法上有不同主 张。
三4三 变化:从限制贸易转变为促进贸易,从单纯出口到奖励进口,以国内工业支持对
外贸易。
三5三 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差别反应了商业资本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要求。重商主义 促 进
了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 与确立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共同点: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财富,获得财富的主要形式主要是对外贸易,为了保证在对 外贸易中的出超,要求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3、 威廉■配第的劳动价值论:
威廉最早提出劳动价值论,区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
第一,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的决定:自然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由劳动创造,政治价格
是商品的市场价格。这里他混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
第二,劳动生产率、分工和价值量的关系。在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背景下,分工对提高劳 动生产
率的重要作用,从而对降低商品价值的影响;
第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对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4、 威廉■配第的工资理论(“生存工资”学说):
第一,工资的自然基础是维持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第二,工人所得到的只是一部分劳动时间生产的成果一一对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深刻理
解;
第三,工资取决于必要生活资料,该生活资料的数量取决于“自然地丰度和气候”。 5、 威廉■配第的地租理论(即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产品价值扣除工资和生产资料价值,余下部分是地租一一剩余价值; 第二,提出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 第三,把工资和剩余价值对立起来;
第四,最早提出级差地租和论证其形式。 6、 布阿吉尔培尔的价值论:
寻找市场价格背后“真正”价格或者“公平”价值一一由社会总劳动量依照自由竞争原则 按比例正确分配到社会各特殊产业部门的“必要劳动量”决定。他认为社会上的劳动应当 依据正确的比例分配于各生产部门,使社会生产和需求保持平衡。 7、 魁奈的“纯产品”学说及矛盾:
纯产品学说(表现为实物形态的超过生产费用的余额),是魁奈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生产 部门区分于二:第一,财富的扩大,指农业;第二,财富的相加,主要指工业。由于自然力作 用,农业中生产的产品,包含了超过生产费用的余额,非农业不会创造这个余额,称纯产品 。“纯产品”学说实际上是他们的剩余价值学说。
此概念的三个矛盾:第一,并非只有农业才有自然参加生产过程;第二,纯产品同交换等价 性学说的矛盾;第三,纯产品的价值不能理解为自然形态。
纯产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只有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中才有,小农经济则无(因为 是自给自足的),把剩余价值的源泉完全定格在生 产领域,比配弟有所前进。 魁奈的社会阶级结构学说]
在纯产品”学说的基础上,把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不生产 阶级;
可取的是,从他不完全正确的剩余价值学说出发根据提供和占有 纯产品”或不生产来划分 不可取的是,没有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出发划分。
&魁奈的资本学说:
三三三只有农业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唯一部门,投入农业的资本才是真正的资本,工业资本 是不
生产的;
三三三 对农业资本的深入研究:年垫支(即每年都要支付的投资)和原垫支(即开办时或其
后几年才支付一次的基本投资);
三三三实际上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流通资本不能作此划分。
把资本理解为用于生产的物质资料,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因为它把资本和生产联系起来了 但是观点本事是片面的,因为生产资本的形态只是资本在运动中的一种形态而不是其唯一形 ^态。 9、对《经济表》的评价:
是既有天才的创见,用几大线条,表明简单再生产是怎样通过流通进行分配的。具体如下: 第一,选中商品资本循环为基础;
第二,正确指出社会资本在生产和流通的关系,货币仅仅作为社会资本流通的手段; 第三,揭示了再生产过程中,社会各阶级收入的起源,等等;
第四,把生产劳动的两个主要部门,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流通,视为再生产过程的要素。 其错误:
第一,片面吧农业视为唯一生产部门;
第二,生产划分为两大部门,但它们内部既生产生产资料,又生产消费资料,这种划分, 不能
说明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如何补偿,在价值上如何交换;
第三,自身逻辑上的矛盾,比如农业中有原垫支,工业中就没有原垫支即固定资产。 10、亚当■斯密的思想之分工由交换倾向引起:
第一,交换由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决定。但是要告诉对方,与我交换,你可以得到好处 (涉及人
和动物的区别——动物是单方面的,涉及给对方足够的信息);
第二,交换倾向必然引起分工;
第三,分工程度的高低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是交换的场所,交换对分工的反作用) 11、 亚当■斯密两种自相矛盾的价值理论:
1?在价值决定问题上,最先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的决定是个人问题, 价值决定是社会冋题);
2?商品交换价值的衡量尺度是劳动(不管什么商品的价值决定,那时还不存在自然资源的 稀缺问题)一一科学贡献;
3. 两种自相矛盾的价值理论:
第一,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一一比配第有进步;
第二,商品价值是由这个商品所能购买或支配的劳动一一商品价值由耗费劳动决定的观点, 只
适用于资本积累以前初期的野蛮社会,即简单商品生产的情况一一是剩余物的交 换,而不是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而分工确立后的资本积累时期,每个人所需要的 东西,大部分要通过交换来满足 馆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当然是指活劳动量,这 里他混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差别,认为活劳动是由工资购买的);
第三,从第二点引申,价值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者共同决定一一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 家
出卖商品所换回的劳动量,除了支付工人工资,还包含利润与地租,甚至由生产 费用决定。 12、 斯密教条(斯密的主要缺陷):
1、 斯密的主要缺陷:认为 商品价值只有V+M构成,排除了不变资本C。把年产品价值 C+V+M 和年价值产品V+M混为一谈。他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 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 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部分,马克思称之为 斯密教条”
2、 错误:没有生产资料,就给社会再生产分析带来困难,虽然利用总收入和纯收入概念,
把C从后门塞进,但逻辑上不对;
没有把社会产品分为个人消费与生产消费两大类。
斯密教条”的错误从根本上说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或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或不 变资本)部分,因而混淆了年产品价值和年价值产品,混淆了社会总产值与国民收 入,混淆了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也混淆了资本与收入。这不仅堵塞了正确分析社 会资本再生产的道路,而且对后来的经济学产生了消极影响。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主题及两个基本要素和研究方法 |
主题:是研究国民财富怎样增长的问题
基本要素:“自爱”和“利他”
研究方法:突出特点是二元论。一方面使用内在分析方法,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内 在联系,即资本主义制度的生理学;另一方面又使用外在分析方法,把资本主义经济生 活中外部表现的东西,加以描写、分类、叙述并归入简单概括的逻辑体系中。两种方法 安然并存,相互交错,自相矛盾。 亚当斯密的工资理论|
1、合理的观点是:工资是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收入;
不合理的观点是:工资是劳动的自然价格或价值,即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2、 自然价格实际指劳动力的价值,即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费用;
3、 最低工资具体化为维持本人生活费用的2倍,而且工资是劳资双方争议的结果; 4、 提出自由人的劳动比奴隶劳动便宜的观点,因为竞争和谈判,自由人往往供大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