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溴水增重2.6g。请写出该水解反应方程
式 。
参考答案:
(1)
(2分) (2)ClO2 O3 Cl2(2分)
(3)甲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烷不能 (2分) (4)①HSO3- + Cl2 + H2O = SO42- + 3H+ + 2Cl- (2分)
②Fe(或者FeCl3)能催化苯与氯气的反应 (2分) ③1:2(2分) (5)MgC2 + 2H2O = Mg(OH)2 + C2H2↑ (2分) 试题分析:(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O2-的电子式为
。
(2)O、Cl两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常用来杀菌消毒,例如ClO2 O3 Cl2等。 (3)由于甲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乙烷不能,所以甲醇在常温下为液态,沸点高于乙烷。
(4)①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 + Cl2 + H2O = SO42- + 3H+ + 2Cl-。
②由于Fe(或者FeCl3)能催化苯与氯气的反应,所以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③设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1mol,则次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11-1)÷5=2,则c(ClO
-
):c(ClO3-)=1:2.
(5)镁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Mg与Ca类似,也能与C形成某种易水解的离子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0.1mol与水完全反应后,产生0.1mol的某种气体。该气体被溴水全部吸收后,溴水增重2.6g,因此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6÷0.1=26,所以该气体是乙炔,因此该化合物是MgC2,水解反应方程式为MgC2 + 2H2O = Mg(OH)2 + C2H2↑。 19. 在含有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往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
(1)一定温度下,向1L 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0.1mol CH3COONa固体,则溶液
中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写出表
示该混合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之间的一个等
式 ;
(2)常温下向20mL 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HCl溶液40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1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 (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 ,溶液中各种离子(CO32﹣除外)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
为 ;
③已知在25℃时,CO3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
4
2﹣
=2×10
﹣
mol·L﹣1,当溶液中c(HCO3﹣):c(CO32﹣)=2:1时,溶液的
pH= .
参考答案:
(1)减小;c(CH3COO﹣)+c(OH﹣)=c(H+)+c(Na+); (2)① 不能;
② HCO3﹣、H2CO3;c(Na+)>c(Cl﹣)>c(HCO3﹣); ③ 10.
解:(1)向1L 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0.1mol CH3COONa固体,则溶液中醋酸浓度,醋酸根离子浓度均增大,但是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加的程度大,所以醋酸浓度和醋酸根离子浓度的比值是减小的,此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c(OH﹣)=c(H+)+c(Na+),故答案为:减小;c(CH3COO﹣)+c(OH﹣)=c(H+)+c(Na+);
(2)常温下在20mL0.1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HCl溶液40mL,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再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
①由反应及图象可知,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CO32﹣不能大量共存,
故答案为:不能;
②由图象可知,pH=7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主要微粒为HCO3、H2CO3,电荷守恒可知c(Na+)+c(H+)=c(Cl﹣)+c(HCO3﹣)+c(OH﹣),则c(Na+)>c(Cl﹣),因HCO3﹣水解,则c(Na+)>c(Cl﹣)>c(HCO3﹣),
故答案为:HCO3、H2CO3;c(Na)>c(Cl)>c(HCO3);
﹣
+
﹣
﹣
﹣
③CO32﹣的水解常数Kh=
﹣
﹣4
=2×10﹣4,当溶液中c(HCO3﹣):c(CO32﹣)
+
﹣10
=2:1时,c(OH)=10mol/L,由Kw可知,c(H)=10故答案为:10.
mol/L,所以pH=10,
2019-2020学年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