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果中含有维生素C 50~100mg。草莓可鲜食,还可以加工成草莓汁、草莓酱、草莓酒等食品,市场的需求量很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草莓除作为鲜果生食之外,它还是一种很有观赏价值的盆栽花卉,其花期和结果期很长,栽培容易,在市场上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草莓的无土栽培发展较快,目前世界各国均有草莓栽培,主要方式是高设NFT水培和岩棉培二种。
(一)生物学特性
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约30cm左右,须根,分布浅。草莓茎有三种,即新茎、根状茎和匍匐茎。新茎为当年生茎,根状茎为多年生茎,上一年的新茎即为今年的根状茎,匍匐茎为草莓的繁殖器官。草莓的叶为羽状复叶,互生。花白色,自花授粉,一个花序上通常生长20朵花左右,陆续开放。果实为花托膨大而成,柔软多汁,果面红色,果肉有白、红、粉红色,中间有髓,早开花结的果实较大,以后开花所结的果实较小。
(二)栽培季节与品种选择
10月将无病毒苗定植于苗床,用小棚覆盖,上覆白色无纺布或寒冷纱越冬,3月将苗定植到采苗圃,使大量发生匍匍茎形成小苗。7月采小苗进行无土育苗,再经过人工低温、短日照处理,诱导花芽分化,9月即可定植于棚室内,当年12月即开始结果,可一直供应到翌年4~5月。这是促成草莓栽培的整个过程。
无土栽培的草莓品种除要求早熟、丰产、品质好之外,还应该具备耐肥性强、休眠期短的特点,这样冬季草莓的生长势不易衰弱。目前最常用的品种是女峰和丰香等。
(三)花芽分化的诱导
露地栽培的草莓,晚秋定植后,幼苗休眠越冬,第二年花芽分化,5月采收。无土栽培草莓,多行大棚或温室内促成栽培,提早到11~12月份即能采收草莓,一直持续到翌年5月。为此,必须选用休眠浅或近乎不休眠的品种,并进行人工花芽诱导处理。传统的方法有将小苗在8月高温季节移到高海拔山上进行育苗,促进花芽的形成。无土育苗条件下,多采用中断供N处理和低夜温处理来诱导花芽的形成。
(四)栽培管理
1.栽培方式与定植 草莓可在多种无土栽培形式中进行种植,例如NFT水培、DFT水培、槽式基质培或袋式基质培以及立体栽培和喷雾培等。
DFT水培定植草莓苗时,先在定植杯底放入约占定植杯高度1/4左右的小石砾,然后再放入草莓苗,并用少量石砾固定,不要直接将根系放到定植杯底部,以防营养液浸泡幼苗根系时间太长而烂根。已移好幼苗的定植杯放在种植槽中,株行距以20cm×20cm左右为宜。
NFT水培定植草莓时,最好是将草莓苗定植在8cm×8cm×5cm的岩棉育苗块中,然后再放入种植槽中让其生长。
槽式基质栽培草莓时,可按20cm×20cm的株行距直接把草莓幼苗定植到基质中。营养液要以滴灌的形式加入,不能以喷灌的形式来供应营养液或水,因为营养液喷灌时会造成草莓果实的湿度太大而腐烂,同时也不利于草莓果实的清洁。
11
知识窗 1.中断供N处理法 草莓花芽诱导方法 对低温短日照敏感的草莓,在育苗期降低体内N素含量,提高C/N率, 能有效促进花芽分化。其方法很简单,即原来用营养液灌溉代之以水即可,为 防止微量元素缺素症的发生,可添加微量元素(特别是铁)。具体时间随品种 不同而有差异。通常花芽分化需2~3周才能完成,女峰可在8月上旬,宝交 早生可在8月中、下旬开始中断N素处理,如能结合根际降温至20℃以下, 促进花芽分化的效果更好。 2.夜冷育苗 指夜间给予12~15℃低温处理,同时白天配合以8~9h的短日照处理。 丰香、女峰8月上、中旬开始处理15~20d,11月就可开始收获果实。夜冷育 苗时,最好同时配合N素中断处理。为防止处理期间植株的过度消耗,处理时 间宜短不宜长。苗株体内N素含量低的,低温短日处理诱导效果显著。大苗(径 10mm以上)比小苗处理的产量要高。以女峰为例,夜冷育苗比中断N素处粗 理的早期产量和总产量都要高。 2.营养液管理
(1)营养液配方的选择 各种形式的草莓无土栽培都可以使用华南农业大学果菜配方、日本园试配方和山崎配方等。这三种营养液配方除了日本园试配方在草莓种植过程中pH值会有所升高外(一般不会超过pH8.0),另外的2个配方的pH均较稳定。
(2)营养液浓度的控制 一般而言,草莓的耐肥能力较弱,营养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根系衰老加快,寿命缩短,进而影响养分的吸收、地上部的生长以及产量的提高。但不同品种的耐肥性有一定的差异。在草莓种植过程中营养液浓度的控制方法,一般采用在开花前控制较低的浓度,这样可以控制以后畸形果的发生,开花后由于开花、结果消耗养分较多,应增加营养液的浓度,以防止植株生长势较弱而早衰的现象。根据试验和生产经验,现将几种草莓品种的营养液管理浓度列于表10-1,供参考。
表10-1 不同品种群草莓的营养液管理浓度 (以山崎草莓配方1个剂量为标准,1985)
品种群
营养液管理浓度(ms/cm)
定植初期 1周至盖膜期 盖膜至开花 开花期以后
A群:宝交早生、 0.4 0.8~1.0 1.2 1.6~1.8 丰春、春香等
B群:丽红、明 0.8 1.2~1.6 1.8 2.0~2.4 宝等
由于草莓的生长期长达8个月(当年的10月至次年的5月),在刚定植后的2~
12
3个月内可用电导率仪来测定其浓度以确定是否补充养分,而在这段时间以后,依靠电导率仪来测定其浓度可能并不能真实反映营养液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的数量,这是由于生长期较长之后,有部分根系死亡、腐烂以及根系的分泌物积累在营养液中,并且加入营养物质时所带入的植物需求量少的或不需要的物质的积累,因此,可通过化学分析测定营养液中N、P、K等主要元素的含量而进行养分的补充,必要时可将原有的营养液更换掉。
(3)营养液pH的控制 草莓最适pH值为5.5~6.5,但在pH5.0~7.5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如果pH不是过分偏离最适范围,就不必对其调节。
(4)供液方式 如果采用深液流技术来种植,可利用定时器来控制营养液间歇供应的时间。在开花前,每小时开启水泵循环10min,而在开花后,应将水泵循环供液的时间增加至15~20min/h。
如果采用营养液膜技术来种植草莓,在定植至根垫形成之前,可采用每一种植槽0.2~0.5L/min的流量连续供液,等到根垫形成后采用1~1.5L/min的流量连续以15~20min/h的间歇供液方式供液。
如果以岩棉等基质来种植,应根据天气和植物长势把基质中的相对含水量控制在70~80%左右;也可以根据单株草莓日最大耗水量0.3~0.8L来确定供液量,可用定时器控制水泵定时供液。
(5)液温管理 草莓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耐低温,不耐高温,生长适温为20~26℃,根际生长最适温度为8~21℃。根系在-8℃、顶芽在-15℃时会发生冻害,30℃以上的高温会使草莓生长停滞,同时会使得叶片边缘出现焦枯。
3.植株调整
(1)整蔓更新 植株结果以后,需重新栽植由匍匐茎形成的新株,生活力强,产量高。或者待采收结束以后,分次将栽培床上的植株长出的匐匍茎全部摘除,原结果株仍保持较高的生活力和生产能力。
(2)摘老叶和疏花 在草莓定植后至5~6片叶时要及时摘除枯叶和老叶,摘除枯叶和老叶最好在开花前完成,以利于以后的生长。植株现蕾以后,每株保留2~3个花枝,每花枝留果3~5个。每株留果8~15个。余者疏去,以保证果大整齐,防止小果、畸形果的发生。
(3)人工授粉 在保护地内进行草莓无土栽培,因花期多无昆虫活动而影响授粉和果实发育,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在花期放养蜜蜂,或用人工抖动花枝等,以提高授粉和座果率,减少无效花和畸形果的发生。
第二节 叶菜类无土栽培
一、莴苣
莴苣又名结球莴苣、叶莴苣(生菜)等,为菊科莴苣属中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印度及近东、地中海沿岸。莴苣营养丰富,并可全株入药,味甘
13
苦,性凉,利五脏,通经脉,清胃热等,对坏血病有特效,欧美各国普遍食用,作色拉盘,常年需要。其与番茄、黄瓜并列为温室无土栽培三大菜类。近年在我国北方城市郊区也有一定栽培面积。
(一)生物学特性
生菜为直根系,多数根群分布在土壤表层20~30cm内。喜冷凉,忌高温。种子在4℃以上即可发芽,但需要的时间较长,发芽适温为15~24℃,经4~6天可发芽,高于25℃种皮阻止氧气和水分进入,发芽困难,28℃以上发芽被完全抑制。幼苗期耐寒性较强,12~13℃时植株仍可健壮生长,叶片或叶球生长适温为15~20℃,25℃以上会先期抽薹。喜光怕荫,充足光照下生长旺盛,结球生菜可早结球。长日照的条件促进提早抽薹。
(二)栽培品种
莴苣按结球与否可以分为结球、散叶、直立三类。结球莴苣与甘蓝外形相似,食用器官是叶球,质地鲜嫩,口感好;散叶莴苣不结球,叶长卵形,叶缘波状有缺刻或深裂,叶面皱缩,叶色有绿色、黄色、紫色等,色泽鲜艳,是点缀餐宴的好材料,品质中等;直立莴苣也不结球,叶直立、狭长,叶全缘或有锯齿,肉质粗,口感差。
目前广泛用于营养液栽培的品种多属半结球种类型,如:Sanguriin、Etaniteii、Guriiniifu、Sanredo、Sukaarekto、Terumii莴苣、四季用秀水等,表现为易管理,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四季均可栽培,适应市场需要等特点。
(三)栽培设施
由于莴苣(半结球种)生长快,换茬快,便于管理,所以适合周年栽培,特别是水培。其他栽培方式有砾培、沙培、喷雾培等。
1.栽培床 用木板制作,床宽2.4m,边框高7cm,长度依条件而定。床置于悬空的铁架上。床架的高度,为了操作方便,以齐腰为准,床内装入细沙(不超过边框高度)。此种栽培床,底面通气良好,排水方便。
2.自动灌水及液肥稀释装置 装置按单位时间及一定用量的灌水调节器,在灌水的同时将肥料按一定比例稀释。调节器使用220V电源,用12次/d的定时钟设置,灌水时间在5~30min/次的范围内自由设置。液肥稀释器在灌水的同时按原液的比例及所需要的倍数稀释,稀释的倍率按生育时期的不同而有差异。
(四)栽培管理
1.育苗 小型纸制营养钵(?3.8cm.高为5cm),内装细沙,先灌入水和适当液肥后播种,每钵播1粒种子,播后稍盖薄沙,将营养钵密集于地面上摆置,每隔1.5m宽留条过道,然后搭盖小拱棚,以保温保湿。灌水及稀薄液肥:夏季2次/d,冬季1次/d。苗龄:春、秋为20d,夏季15d,冬季25d,达3片真叶时定植。
2.定植 将营养钵摆在沙床上,行株距60cm×30cm。然后,在床面上安装小型喷液管,每20cm间隔装一根。水和液肥均匀混合浇灌,春秋季灌水每天3次,夏季每天5~6次,冬季1~2次,液肥浇灌量每平方米1L,约10min浇灌完毕。
3.营养液管理 液肥按前述山崎或园试配方配液,春秋按1/3稀释,夏季按1/4稀释,冬季按1/2稀释。稀释方法,开启电磁瓶,打开稀释器,装上定时钟,
14
按预定倍率自动稀释即可。
4.防治病虫害 一般无病虫害发生,夏季稍有蚜虫发生,按土耕方法防治即可。
(四)采收
待长出15~17片真叶,心叶稍向侧偏卷,株重80g左右时,即可采收。全生育时期春秋约40~45d,夏季约30~35d,冬季50~55d。
二、紫背天葵
别名观音菜、观音苋、血皮菜,为菊科土三七属的一种以嫩茎叶供食用的高档蔬菜。紫背天葵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及铁、锰、锌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紫背天葵的无土栽培方法有基质培、DFT水培、静止水培、立体栽培等模式。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紫背天葵立体基质栽培是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物学特性
紫背天葵为多年生直立草本,丛生状,株高60~90cm。茎光滑无毛,分枝性强,紫红色或绿色,食用部分为嫩茎和叶。叶互生,长卵状宽披针形,长约10~16cm,宽约4~6cm,稍肉质,叶柄短,紫红色。花橙黄色,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圆锥或伞房花序。花为两性花,在浙南地区10~12月开花,一般不能结籽。
紫背天葵生长发育适温为20~25℃,耐热能力强,也较耐低温,在35℃的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能忍耐3~5℃的低温,5℃以上不会受冻,但遇到霜冻时可发生冻害,严重时植株死亡。紫背天葵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比较耐阴,但光照条件好时生长健壮。喜湿润的生长环境,但较耐旱。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严格,耐瘠薄,但在生产上宜选沙质壤土或沙土较好。
(二)品种类型
紫背天葵有红叶种和紫茎绿叶种两类。红叶种叶背和茎均为紫红色,新叶也为紫红色,随着茎的成熟,逐渐变为绿色。根据叶片大小,又分为大叶种和小叶种。大叶种,叶大而细长,先端尖,粘液多,叶背、茎均为紫红色,茎节长;小叶种,叶片较少,粘液少,茎紫红色,节长,耐低温,适于冬季较冷地区栽培。紫茎绿叶种,茎基淡紫色,节短,分枝性能差,叶小椭圆形,先端渐尖,叶色浓绿,有短绒毛,粘液较少,质地差,但耐热耐湿性强。
(三)繁殖方法
紫背天葵有三种繁殖方式: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播种繁殖。 1.扦插繁殖
紫背天葵茎节易生不定根,插条极容易成活,适宜扦插繁殖,这也是生产上常常采用的繁殖方式。一般在2~3月和9~10月进行。
2.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一般在植株进入休眠后或恢复生长前(南方地区多在春季萌发前)挖取地下宿根,随切随定植。但分株繁殖的系数低,分株后植株的生长势弱,故生产上一般不采用。
3.播种繁殖
一般在春季2~3月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种,播后8~10d即可出苗,苗高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