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哪个资源不是操作系统应该管理的?(D) A . CPU B.内存 C. 外存 D. 源程序
2、下列选项中,操作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是(A)。(2010年联考原题) 系统调用 B. 中断 C. 库函数 D. 原语 3、计算机开机后,操作系统最终被加载到(D)。 (2013年联考原题)
A. BIOS B. ROM C. EPROM D.RAM
4、设有A、B、C三道程序,其执行过程分别如下: A:C11=30ms I12=40ms C13=10ms B:C21=60ms I22=30ms C23=10ms C:C31=20ms I32=40ms C33=20ms
其中,Cij表示CPU内部计算过程,Iij表示I/O操作,三者的优先权顺序为ABC。假设调度和启动I/O的执行时间忽略不计,同时假设每道程序请求的外设不冲突。 问:(1)单道处理系统,三道程序顺序执行完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2)多道处理系统,三道程序同时驻留内存,执行完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5、有两个程序,程序A依次使用CPU计10s,使用设备甲计5s,使用CPU计5s,使用设备乙计10s,使用CPU计10s;程序B依次使用设备甲计10s,使用CPU计10s,使用设备乙计5s,使用CPU计5s,使用设备乙计10s。在单道程序环境下先执行程序A再执行程序B,计算CPU的利用率是多少?在多道程序环境下,CPU利用率是多少。 答:
(1)单道环境下
CPU运行时间为:(10 + 5 + 10) + (10 + 5)=40s 总运行时间为:40+40 = 80s 所以,CPU利用率为 50%。 (2)多道环境下
CPU运行时间为:40s,总运行时间为:45s 所以,CPU利用率为 88.9%。
1、一个进程映像是( C )。 A.由协处理器执行的一个程序 B.一个独立的程序+数据集
C.PCB结构与程序和数据的组合 D.一个独立的程序
2、进程与程序的根本区别是(A )。 A.静态和动态特点 B.是不是被调入到内存
C.是不是具有就绪、运行和等待三种状态 D.是不是占有处理器
3、操作系统是根据( B )来对并发执行的进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 A.进程的基本状态 B.进程控制块 C.多道程序设计 D.进程的优先权
4、一个进程的基本状态可以从其他两种状态转变过去,这个基本的状态一定是(C )。 A.执行状态 B.阻塞状态 C.就绪状态 D.完成状态
5、进程在处理器上执行时( D )。 A.进程之间是无关的,具有封闭特性
B.进程之间都有交互性,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具有并发性 C.具有并发性,即同时执行的特性
D.进程之间可能是无关的,但也可能是有交互性的
6、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的操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选择新进程运行来实现CPU的共享,但其中(D )不是引起操作系统选择新进程的直接原因。 A.运行进程的时间片用完 B.运行进程出错
C.运行进程要等待某一事件发生 D.有新进程进入就绪状态
7、同一程序经过多次创建,运行在不同的数据集上,形成了(A )的进程。 A.不同 B.相同 C.同步 D.互斥
8、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下列(D )不属于PCB。 A.进程ID B.CPU状态 C.堆栈指针 D.全局变量
9、进程创建完成后会进入一个序列,这个序列称为( C )。
A.阻塞队列 B. 挂起序列 C.就绪队列 D.运行队列
10、在进程转换时,下列( D )转换是不可能发生的。 A.就绪状态运行状态 B. 运行状态就绪状态 C. 运行状态阻塞状态 D. 阻塞状态运行状态
11、下列选项中,导致创建新进程的操作是( C )。(2010联考真题) I.用户登录成功 II. 设备分配 III.启动程序执行 A.仅I和II B.仅II和III C. 仅I和III D.I、II、III
12、当(B )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 时间片到 C. 等待某一事件 D. 等待的事件发生
13、综合应用题目
现代操作系统一般都提供多进程(或称多任务)运行环境,回答以下问题: 1)为支持多进程的并发执行,系统必须建立哪些关于进程的数据结构? 2)为支持进程状态的变迁,系统至少应提供哪些进程控制原语?
3)执行每一个进程控制原语时,进程状态发生什么变化?相应的数据结构发生什么变化? 13:1)为支持多进程的并发执行,系统为每个进程建立了一个数据结构:PCB,用于进程的管理和控制。PCB记录了有关进程的一些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包括进程标识符、进程当前的状态、优先级、进程放弃CPU时的现场信息,以及指示组成进程的程序和数据在存储器中存放位置的信息、资源使用信息、进程各种队列的连接指针和反映进程之间的隶属关系的信息等。
2)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会经历多种状态。进程控制的主要职能是对系统中所有进程实施有效的管理,它具有创建新进程、撤销已有进程、实现进程的状态转换等功能。在操作系统内核中,有一组程序专门用于完成对进程的控制,这些原语至少需要包括创建新进程原语、阻塞进程原语、唤醒进程原语、终止进程原语等操作。系统服务对用户开放,也就是说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接口来使用它们。
3)进程创建原语:从PCB集合中申请一个空白的PCB,将调用者参数(如进程外部标识符、初始CPU状态、进程优先数、初始内存、申请资源清单等),添入该PCB,设置记账数据。置新进程为“就绪”状态。
终止进程原语:用于终止完成的进程,回收所占资源。包括消去资源描述块,消去进程的PCB。
阻塞原语:将进程从运行状态变为阻塞状态。进程被插入等待时间的队列中,同时修改PCB中相应的表项,如进程状态和等待队列指针等。
唤醒原语:将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进程从阻塞队列中移出,插入到就绪队列中,等待调度,同时修改PCB中相应的表项,如进程状态等。
1、三个进程P1、P2、P3互斥使用一个包含N(N>0)个单元的缓冲区。P1每次用produce()生成一个正整数并用put()送入缓冲区某一空单元中;P2每次用getodd()从该缓冲区中取出一个奇数并用countodd()统计奇数个数;P3()每次用geteven()从该缓冲区中取出一个偶数并用counteven()统计偶数个数。请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这三个进程的同步与互斥活动,并说明所定义的信号量的含义(要求用伪代码描述)。(2009年考研真题)
2、博物馆最多可容纳500人同时参观,有一个出入口,该出入口一次仅允许一个人通过。参观者的活动描述如下: cobegin
参观者进程i; {
…… 进门; …… 参观; …… 出门; …… } coend
请添加必要的信号量和P、V(或wait()、signal())操作,以实现上述过程中的互斥与同步。要求写出完整的过程,说明信号量的含义并赋值。(2013年考研真题)
操作系统习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