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震的发生,故较小的深震目录缺失严重。那么目前人类记录到最深的地震有多深呢?检索国际地震中心汇集的地震目录,可见最深的深震发生在约800 km深度处,包括2013年4月19~21日和2013年9月5日发生在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的4个最大震级为4.0级的深震,及2003年11月6日和2024年7月3日分别发生在日本火山岛和斐济群岛没能测定震级大小的2个深震,这几个约800 km的深震因仅有极少的地震台记录到,其测定的震源深度可靠性有待确认。较为可信的最深深震是美国地质调查局给出的2004年4月8日瓦努阿图群岛发生在735.8 km深度的4.2级深震()。
图4 据国际地震中心1964~2016年地震目录统计的地震深度个数分布
迄今为止,人类记录到的最大深源地震是2013年5月24日鄂霍茨克海8.3级地震和1994年6月9日玻利维亚8.3级地震(也有报告说玻利维亚深震的震级为8.2级),这2个深震的震源深度分别为约607 km和637 km(Zhan et al., 2014)。而人类记录到的最深的大地震则是2015年5月30日发生在日本小笠原群岛的7.9级深震(日本气象厅测定震级为8.1级),国际地震中心最终确定的震源深度为685.5 km。
深震与浅震的似与不似
自1907年发现有深源地震的观测结果发表后,就受到了广泛的质疑(Frohlich,2006),直至和达清夫(Wadati, 1928)通过研究证实了深源地震的存在,以及贝尼奥夫(Benioff, 1949)综合地质、地震和物理信息提出贝尼奥夫带(现称为Wadati-Benioff带,即俯冲带)来解释深震活动图像(Frohlich,2006),深震作为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得到了较广泛的研究。近百年来的观测研究表明:天然发生的深震与浅震都属于构造地震,是人类生存的地球深部鲜活地运转着的体现;深震与浅震有着许多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总的来说,深震与浅震是十分相似的。深震与绝大多数浅震都是由剪切变形引起的破裂(Houston, 2015),地震破裂特征和从震源处辐射出的地震波图像与地震破裂前后的应力差(应力降)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Houston, 2015;Frohlich,2006;Green and Houston,1995;干微等,2012),虽然深震与浅震的地震辐射效率、地震断裂面形态、地震破裂速度和破裂持续时间及应力降等在具体量值变化上有所差异(Houston, 2015),且因深震激发的地震波在地球浅部的传播路径较短,故深震的面波波形相对不大发育甚至缺失,且深震的体波波形显得不如浅震波形那么复杂(Frohlich,2006)。此外,深震与浅震都满足震级–频度的Gutenberg–Richter统计关系,甚至浅震的动态触发现象和破裂区域重叠的重复地震也在深震中观测到(Houston, 2015及所引相关文献)。
深震与浅震虽十分相似,但深震与浅震也存在着如下的3点明显区别。 1、在发震地点和致灾方面,浅震可发生在包括大陆在内的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因而6级以上甚至5级浅震常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深震则仅发生在板块俯冲下插的俯冲带上(见图1-3),故深震很少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报道,但深度较浅的深震还是存在一定的破坏性。如1977年3月4日发生的罗
马尼亚7.5级(深度90 km)、1939年1月25日智利7.8级(深度80 km)和2003年5月26日日本7.0级(深度61 km) 等深震就造成了破坏(Houston, 2015),其中1977年罗马尼亚和1939年智利的中源地震分别造成1500人和28000人死亡(Frohlich,2006)。
2、深震的数量明显少于浅震,最明显的区别是深震的余震数量很少(Frohlich,1987;Wiens and Gilbert,1996)。在地震震级相同的情况下,深震的余震数量比浅震的要少1个或更多个数量级,且中源地震的余震数量又略少于深源地震(Frohlich,1987;Persh and Houston,2004)。在较冷的俯冲带(如汤加、印度尼西亚和马里亚纳俯冲带)存在显著的深震余震活动,而相对较热的俯冲带(如南美、日本和伊豆-小笠原俯冲带)的深震余震活动则较少(Wiens and Gilbert,1996)。对于2013年发生的鄂霍茨克海8.3级深震,也只检测出9次余震事件(Ye et al.,2013)。属于日本俯冲带的中国东北深源地震区也显示出很少有余震活动的现象,为确定这是否属于Wiens等(1997)指出的由于地震观测台站稀少而记录不全所导致,姜金钟等(2024)利用在东北深源地震区加密布设的密集台网观测的连续波形,采用与指纹扫描类似的波形匹配技术进行了深震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北2010~2014年内发生的中强深源地震前后几乎没有前震或者余震发生,这与日本海俯冲带和鄂霍茨克海等很少或几乎没有深源地震余震活动的研究结果相一致(Frohlich,1987;Wiens et al.,1994;Houston, 2015)。Gardonio等(2024)对2015年5月30日小笠原群岛7.9级深震的波形匹配分析也表明:该近700 km深度发生的深震确实余震活动较少,但却检测到7.9级深震前存在的显著前震活动。
3、据全球矩张量gCMT()给出的地震震源机制解,深震与浅震的震源主要为双力偶剪切源(Houston,2015),但有很大部分的深震都含有十分明显的非双力偶剪切断裂成分,即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成分(Frohlich,1995;Houston,2015)。震源机制解的明显差异是讨论深震与浅震成因机制的主要依据,而Li et al.(2024)新近研究发现:深震震源区的介质各向异性可以造成深震的明显非双力偶剪切断裂成分,证实了深震与浅震一样完全是由剪切断裂机制
引起的。
深震的待解之谜
地震发生在岩石产生脆性破裂而释放弹性应变能的地方,对海洋岩石圈的浅震活动分析表明:浅震仅发生在温度?~700 ℃的环境下(Frohlich,2006)。实验研究显示: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大,岩石的流变学强度会降低到只发生塑性流动的程度,应力作用的岩石失稳由脆性破裂转变为韧性蠕变(干微等,2012)。依据地球深度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正常的脆性破裂或滑动在超过 60~100 km深度就变得极为困难(Frohlich,1989,2006;Green and Houston,1995),这正是上世纪20年代学界广泛质疑深源地震活动存在的原因。然而,在几乎不可能发生岩石脆性破裂的超过100 km地球深处,存在深震活动是无可置疑的观测事实,因而深震的成因机制与深震活动为何会终止在约680 km深度处仍是待解之谜(Houston,2015;Li et al.;2024;Romanowicz,2024)。
目前争论较多的深震的可能成因机制可归为三种(参见Frohlich, 2006; Houston, 2015):脱水脆裂(Dehydration Embrittlement)、橄榄石相变引起的反裂隙断层或相变断层作用(Anticrack/Transformational Faulting in a Meta- stable Phase)和热剪切失稳作用(Thermal Shear Instability)。后续研究提出的可能机制(如Liu and Zhang,2015;Chen and Wen,2015),包括俯冲带在地表时预存断层的机制等,都没有脱离这三种主要的成因机制。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和岩石学、地震学观测都倾向认为:脱水脆裂可较好地解释中源地震的成因(Romanowicz,2024;干微等,2012),但已提出的各种可能机制在解释深源地震成因时都存在着各自的不足之处,至今为止没有单一的物理机制可以解释所有深度大于100 km或200 km深震活动的地震学特征(Houston,
2015)。Li 等(2024)的研究表明:仅靠相变作用无法完全解释深源地震震源区的各向异性,俯冲板片中的菱镁矿或碳酸盐岩熔融也可能会引起深源地震的发生。由于深源地震的发震机制、破裂过程极其复杂并且可能是动态变化的,因此不同震源深度、不同俯冲带和不同大小的深源地震发震机制也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导致的(Houston, 2015)。
Zhan(2017)根据不同俯冲带的深源地震Gutenberg–Richter关系中的b值差异,提出了深源地震的“双机制”假设:深源地震在俯冲板片的亚稳态橄榄岩楔形区(Metastable Olivine Wedge, MOW)内部主要以相变断层作用方式成核并开始破裂,但破裂在突破MOW后以热剪切熔融或热逃逸的形式向外传播;在较热俯冲带(如日本海及中国东北区域)的薄MOW区内,“双机制”共同发生作用。精定位的深源地震结果(Jiang et al., 2015)表明:MOW确实存在于日本海及中国东北地区下方的俯冲板片内,MOW厚度自约450 km深度处的50 km逐渐减薄至约580 km深度处的几公里。姜金钟等(2024)的精定位结果显示:汪清附近的大多数深震都发生在Jiang等(2015)给出的MOW内或周边区域,故我们认为深源地震的“双机制”假设(Zhan,2017)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东北地区的Mw≤6.5深源地震成因(姜金钟等,2024),但仅有限台站观测资料约束的2002年汪清7.2级深震的物理成因仍有待探索研究。
总之,在地下500多公里深处发生的汪清7.2级深震,就像人的心脏跳动一样是地球内部活跃的表征;深震活动与板块俯冲及其相伴生的体系密切相关,深震的发生为人们探测地球深部地核和地幔结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信息。虽然近百年来的研究仍没能给出令人完全信服、自洽的深源地震发震机制,但我国东北的深震活动与存在潜在喷发危险的长白山火山(刘嘉麒等,2015)及一些浅源强地震的发生存在着可能的关联性(Zhao and Tian,2013;郭增建等,2002;张凤鸣等,2007;高立新,2011),说明破解深震之谜的重要性。故在全球难得的我国东北深震区,增设固定地震台来获取更多的深震观测资料,加强地球物理观测、高温高压实验、矿物物理性质及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是探索解决深源地震的成因机制之谜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