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会考复习题
第一部分 信息获取
1. ( )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
A. 能量 B. 信息 C. 宇宙 D. 物质 E. 意识
2. 信息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普遍性、不完全性、依附性、时效性和( )。 A. 传递性 B .特殊性 C. 广泛性 D. 快捷性 E. 安全性
3.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是第( )次信息技术革命。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E. 五
4. 人类在发展中,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语言的形成 B. 文字的产生 C. 指南针的发明 D. 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 E. 电报、电话、无线广播、电视的发明 F.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
5. 信息技术正朝着( )的方向发展。
A. 高速化 B. 网络化 C. 数字化 D. 多媒体化 E. 智能化
6. 下列是操作系统软件的有( )。
A. Windows 98 B. Visual BASIC 6.0 C. Linux D. Windows XP E. Macintosh
7. 在下列软件中不属于操作系统软件的是( )。
A. Windows 98 B. Visual BASIC 6.0 C. Windows 2000 D. Windows XP E. OFFICE
8. 属于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即是输入又是输出设备的一组是( )。 A. 扫描仪、话简、游戏操纵杆 B. 鼠标、显示器、U盘
C. 打印机、耳机、显示器 D. 音箱、手写板、CD刻录机
9. 将信息存储在下列设备中,断电后数据会消失的是( )。
A. 内存 B. 硬盘 C. 软盘 D. 光盘 E. U盘
10. 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
A. 上课的铃声 B. 开会的通知 C. 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 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11. 冯·诺依曼结构要点是( )。
A.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 计算机由输入、存储、控制、运算、输出五大功能部件组成 C.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 D.“程序存储”
12. 1946年2月5日,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著名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
(ENIAC)。计算机经历了总共经历了( )代。
A. 电子管时代 B. 晶体管时代 C. 集成电路时代
D.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E. 人工智能时代
13. 机器语言是用( )表示的计算机语言。
A. 助记符 B. 十六进制数 C. 自然语言 D. 数学语言 E. 二进制数
14.
最左边的操作使窗口( )。
A. 最大化 B. 最小化 C. 还原 D. 关闭
15. 文件剪切的快捷键是( )。
A. CTRL+X B.CTRL+C C. CTRL+V D. CTRL+D E. CTRL+J
16. 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有( ) 。
A. 特殊性 B. 及时性 C. 准确性 D. 普遍性 E. 针对性
17. 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八种主要策略与技巧是( )。 A. 多渠道的去获取信息;根据原有的经验判别 B. 一定要有目的性;先分类以便查询
C. 使用不同特色的搜索引擎;在搜索引擎中运用查询技巧
D. 利用其他网络服务获取信息;紧密跟踪相关内容的权威网站 E. 访问智能网站;克服语言障碍
18. 对信息社会,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B. 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C. 人们都生活在虚拟的信息空间中 D. 人们可以十分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
19. 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电子商务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给我们带来网络购物的全新感受 B. 网上远程会诊成为一种医疗方式 C. 远程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 D. 青少年不要接触网络
20. 下列哪些内容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 A. 机场指挥塔对飞机进行航空管制 B. 医学机器人辅助医生为病人做手术
C. 准确的天气预报帮助人们确定每天出行的穿戴 D. 通过数字机顶盒让电视接收数字信号
第二部分 加工与表达
1.在文档制作中,( )通常体现某一种段落设计风格,以增加可读性。 A.表格 B.分栏 C.文本框插入 D.制表位
2.数字音频的质量不取决于( )因素。
A.采样频率 B.编码 C.量化位数 D.声道数
3.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的数据库文件默认的扩展名是( )。 A.pdf B.doc C.xls D.mdb
4.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 )。
A.实体 B.属性 C.记录 D.字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