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教育科研“小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课 题 研 究 开 题 报 告
立项编号: 20120661
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课题类别: 市级一般课题
研究领域: 学科教学
课题负责人: 刘红映
所 在 单 位: 开远市第九中学
1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
二、课题研究周期
2012年6月—2013年9月(一年) 三、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9年云南省进入高中新课改,高中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都有很大变化,数学结构、内容等都与往年有所改变,初高中脱节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业水平起点不同的新生涌入高中,我校作为普及高中试点学校,学生录取成绩较低,被调查对象15届高一新生,入学数学成绩最高分85,最低分6,平均分约为52.4。初中基础较弱,大部分高一新生学习数学感觉很吃力,教师教学方面也倍感困难,不但要教授高中新知还要补充初中知识,因此研究衔接教学十分必要。通过分析初高中学习衔接方面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教材的变革与深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每次的课程改革都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课程设计,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教材,虽然初高中教材的难度都有所降低,但与初中义务制教材相比,高中现行教材(人教A版)有如下特点:一是容量大,高中必修课本5本,高考考察选修内容理科3本,文科2本,另外高考选作题涉及选修4系列的三本课本。高中知识点增多、
灵活性加大、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二是内容抽象,高中教材不仅有大
量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我们既要准确理解他们的意义,区别与初中教学中的差距,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运算,这对刚进高中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三是起点高,从整个高中教材编排体系来看,要求高一学年完成必修1、2、3、4四本课本的教学,由于《函数》这一章太难,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新教材又把空间立体几何安排在高一上学期,也超出了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造成知识脱节。加上高中受高考指挥棒的牵制,虽然教材缩减了不少内容,但许多教师不敢轻易降低难度,补充了大量的知识,人为加大初高中教材的内容难度差距。
2.学法与教法的变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研究
2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并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偏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另外随着近年高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青年教师担负起高中数学教学的重任,他们学历高,干劲足,但他们或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或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 包括部分老教师) ,对教材的变革特别是新大纲及义务制教育新教材的变化及理念不熟悉,对教材的处理和理解往往只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中盲目提高教学要求,增加教学难度,造成与学生认知结构的严重冲突,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 3.环境与心理的变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研究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面临许多变化,新教材、新老师、新集体,环境的改变制约了部分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通过调查发现许多曾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有的甚至跟不上班级,高中教材起始部分的集合和函数思想等内容的引入使数学无论在下降的人数还是在下降的幅度更甚于其它学科,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如何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教学面临新的课题。
四、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
1.课题概念的界定
(1)新课程背景的说明:新课程背景是指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上,要精选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在课程资源上,要构建开放式的课堂,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原则是“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 (2)对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界定
衔接,其词语来自电子信息词汇,是指在电子计算机程序的各模块之间传递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