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欢迎阅读参考!
这部印度电影长达两小时四十分钟,比一般的电影要长,主题也比一般的电影要感人,励志,突出。电影的主角是一位九岁的伊桑小男孩,他是一个让父母老师伤透脑经的孩子,因为在读写方面的问题。读书就是这个孩子最痛苦的事,在家里父母的不解,在学校老师的责骂,同学的排斥,使得这个孩子被孤立到边缘。他从三年级开始留级,直至这所学校不肯再接受他,之后其父靠关系转到了另一所学校,在这新的学校里,孩子离开了父母,这里的老师和同学还是把异样的眼光投向他,依然如故的排斥他。由此变得如此的沉默,他无声的抗争着这个凡人的世界,在他无声的世界里又充满了对阳光,对爱,对理解,关注的渴求。他在学习上也许是并不出色,但是在绘画上却表现出异样的才华,他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于绘画,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人把他当成正常人来看待。直至这学校来了尼库巴老师,这位充满爱心,责任心的老师发现了异样的伊桑。通过家访,观察伊桑的作业,与校长沟通恳求校长的把伊桑留下,然后就是用课余时间用一对一的方式给予伊桑特殊的关心和教育。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在画展中,伊桑的绘画天赋被公之于众并得到众人的认可。尼库巴是伊桑的伯乐,伊桑是一位千里马,伯乐改变了千里马的命运,感动了伊桑父母,感动了伊桑。
这部电影值得每一位做父母的和做教师的人看,看了之后我们会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从而明白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才华,也许孩
子的表现与众不同,也许他的行为不符合所谓的标准,但是请不要用承认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童年世界,好吗,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好吗?孩子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不要玷污了孩子纯真的童年。孩子,要的并不多,他们渴望被关心,被关注,被理解,仅此而已。我们成人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反思自己可不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我相信每一个成人父母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只要你们多一份理解,这就够了。相信我们的孩子都不笨。
由此也想到了老师的教育的问题,希望看到更多的想尼库巴一样的老师出现,扼杀孩子天性的老师最好把他驱除教育界!谁都不会同意你们来伤害祖国的下一代!
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看到那双明亮而充满沉默的抗争的眼眸,我想起了我的小堂弟——勋勋弟。同样的是小堂弟,发发却勾不起我的半点思念。一个月的相处,一个月的陪伴,小堂弟给了我太多的笑声,正能量。小堂弟,总有一天,他会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孩,我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再年轻,不再有太多的时间陪伴你一起长大。你是否会记得在你的童年里,有一个叫林杰姐的堂姐是那么那么的宠爱你,那么那么的喜欢你,喜欢和你在一起,喜欢带你出去玩,喜欢为你买东西,喜欢和你一起去超市,喜欢和你一起玩游戏,喜欢帮你拍照,然后保留下来,留给你长大后看。若干年后你还会不会记得你是我唯一的“小野人”,我是那个唯一叫你“小野人”的人……
亲爱的小勋勋,我好想好想写一封信给你,写给15岁的你,20岁的你,抑或30岁的你,当你读书初中了,升高中了,成家立业了,我也老了,你是否还会记得我?我们的感情会不会渐行渐远?
回想起为了人生打拼的时光,获得人生丰富的阅历,同时也在离一些东西越
来越远,譬如熟悉的家乡,亲情,逐渐淡化的友情……亲情,友情都需要维护才能保温,为了拼得一身成绩,我在奋斗的路上,孤独的前行,那些慢慢消失的联系的好友,你们会原谅我么?其实我也很担心,担心我有一天挣得一身光辉的成绩,也实现了自己梦想,在回想曾经的熟悉的家乡,亲友,却有了一层深深地隔膜。追梦的路上,难道这就是代价么?
周二看了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忽然一下子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含义:“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我们的态度会决定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地球上的星星》主人公——小男孩依夏是个满脑子奇思异想的男孩,万物在他眼里都是灵动的。可是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淘气包、麻烦精,三年级考试成绩全是鸭蛋。这对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怎能接受学校里关于自己孩子是智障儿的结论呢?无奈之下,父母只好将他转到寄宿学校,而在新学校里,事态却更严重。竞争是大家的共识,学校学习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到社会上竞争。依夏依然是以前的表现,单词不会拼写,数学不会计算,美术老师的循规蹈矩和墨守陈规又使得他连最爱的画画都放弃了。所有的老师都嘲笑他,他苦恼、沮丧、哭泣、挣扎……最后他不说话了,只能用一双充满害怕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幸好欢快乐观的美术老师来了,依夏让他看到了年幼时的自己,一颗善良的心颤动了,于是决定帮助他。探寻之后,发现他原来有阅读障碍,开始细心教导,把游戏和学习巧妙的结合到一起,原先充斥他大脑里乱七八糟跳动的字母音符都摆正了舞姿,依夏真的进步了。
“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也许有的星星生来不像其他伙伴那样明亮璀璨,但你不能否认他们也有自己的光芒,在某个瞬间,他们所发射出的光芒反
而更加耀眼。依夏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发现他光芒的老师,这位老师和依夏有着同样的经历,他愿意走进依夏的心,并发现他的美。虽然我们越来越强调换位思考,鼓励彼此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把孩子视做一个独立的人,以平等的姿态去靠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正是片中小主人公伊夏父母所无法领悟的,父亲一味的苛责,母亲盲目的焦虑,他们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不懂如何发现他的心,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灌输传统理念,却事与愿违地使伊夏在沉沦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我想,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美丽,并非同样的教育方式都适合所有的孩子,永远不要将教育格式化!也永远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更多时候,与其责骂和惩罚孩子,不如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如果我们无法发现他们潜在的能力,至少我们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更多的爱。另外,比起那些强调分数和强调纪律的世俗偏见来说,孩子们自身的健康(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要重要得多!不要让世俗的观念摧残了可爱的孩子们!
今天是西方的愚人节。
接到师训科通知,下午1:30到教育局看电影,不准请假。说实话,马上清明放假,学校里有许多事情,真的不愿去开会,可没办法,常老师犀利的语言对我还是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今天注定要被“愚”一次了。
常老师并未“愚弄”大家,真的是让我们共同观看电影,是一部印度教育题材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已经很少经历这么多人同时看电影了。我对印度电影的感觉还不错,印度电影情感描述很细腻,情节跌宕起伏,春节时看过的同样是教育题材的电影《三个白痴》给我的印象还记忆犹新。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一个九岁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他有着读写障碍症,被
父亲送到了寄宿制学校,但情况愈加严重,并有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患上了自闭症。幸运的是,此时遇到了一个富有爱心,永不放弃的美术老师,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逐渐让伊桑走出了心理的阴影,并展现了他的绘画天赋,重新找回了自信。
这部电影的选材很普通,尽管国家不同,但对于老师们,象伊桑这样的孩子,我国的每所中小学中都有很多,他们有共同不幸的特点:性格活泼好动,不时给学校和家庭带来“麻烦”;他们文化课成绩很不理想,甚至不爱学习;他们与同学们相处有困难,经常由于各种原因与同学们冲突,甚至打架;他们在老师的眼中是坏孩子……他们在学校里体验最多的是失败和打击,最终多数会沉沦下去,甚至辍学。
但是,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异常丰富,他们的想像力也异与常人。影片中的一个细节对我印象很深刻,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伊桑面对“3×9=__”一题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他把“3”当作了“地球”,把“9”当成了“冥王星”,自己架着飞船,载着地球去撞击冥王星,结果冥王星被撞的粉碎,只留下了完好的地球。于是,他得出了“3×9=3”的错误答案。虽然这个错误很幼稚,但作为老师,如果仅仅以错误答案给孩子扣上一顶的帽子,而不是思考和分析错误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就很难去改变这种错误。影片以美妙的动画展示了伊桑内心世界的复杂活动,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对我的启示很大,让我再一次想起了在上海培训期间,吴刚平教授讲的几句话“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差生’,这是老师们无法避免的问题,而‘差生’的形成千差万别,那么摆在老师面前的主要问题就是找出‘差生’形成的原因”。
伊桑是不幸的,因为开始时没有一位老师去试图寻找他“差”的原因,包括
他的父母,当然,他的父母很爱他,尤其是母亲,一直保护他。但是,“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影片正是告诉了我们这个浅显的道理。于是,伊桑又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位彻底改变他命运的老师——尼库巴老师。
整个影片中,尼库巴老师的出场无疑让所有观众精神为之一振,正所谓“未见其人,先闻笛声”,相信导演对这个环节的设计也是煞费苦心,当然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个另类的美术老师以小丑的装扮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尼库巴老师不但聪明,还很细心,他很快发现了伊桑的与众不同;他不但富有爱心,还拥有教育的智慧,他知道仅凭关爱伊桑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他不辞辛劳地远赴伊桑家里与其父母进行沟通,并发现了伊桑有着天才的绘画禀赋,他以此为突破口,让伊桑从绘画中找到了自信。
音乐始终是印度电影的灵魂,这部电影也不例外。音乐和歌舞始终贯穿了整部电影,并成为亮点,结合电脑动画的设计,把情绪渲染的恰到好处,而且歌词的内容也极其符合电影情节,简直就是为电影量身制作,极大地让观众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更增添了电影的诗意。
当然,就情节内容来说是非常普通的,不够新意,在这一点上无法和《三个白痴》相比,因此使得这部电影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大打折扣。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正是这样的普通事件和平常人物,让观众尤其是老师更能深刻体会到教育的真实和震撼,就好像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该电影的教育意义更加显著,更能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