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杜威、加涅谁过时?(下)
三、一元与多元——从教学方式看谁过时?
张华教授讲座的最后一天上午,我本来想向他提问的,但没有得到机会。我的问题是:杜威的理论就没有缺点么?别的流派就没有长处么?美国的学校都是实施杜威的教育理论的么?
外国教育史告诉我们,西方的教育教学理论是分为两大流派的:保守主义的,或说是传统的,以赫尔巴特等为代表;进步主义教育,或说现代教育,以杜威等为代表。前者主张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后者主张活动中心、作业中心、儿童中心。可见,在西方,教育理论是多元的,杜威主义的理论并没有一家独大。传统派到20世纪的要素主义,算是到了巅峰。要素主义主张: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要强调纪律,强调努力;教师要掌握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教育的核心是吸收规定的教材。
在美国,在上个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可见,杜威的理论不但没有一家独大,甚至曾有六七十年间屈居末位。赫尔巴特全是错误的?要素主义全是错误的?就是凯洛夫也不是一无是处吧?
上个世纪60年代,在建构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影响下,美国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布鲁纳主张“发现法”是主要的学习方法,要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求必须使用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以前未认识的观念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并强调通过这种方法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这个教育过程的核心。所以,他反对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被动地接受刺激,而要求把儿童看作是主动参与发现知识即改组知识结构的人。但这次课改并不成功,原因之一就是过于强调发现法,着重于学生亲自探索知识,从而架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流于无政府状态;而且过分强调让儿童发现、探索,既不能使学生学到系统的实际的知识,也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参见程培杰主编《简明外国教育史》)这导致美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掀起了一场“恢复基础运动”。
我们新课改以来的教育乱象,与当年美国的课程改革,何其相似乃尔?而据说美国的“道尔顿制”“设计教学法”“文纳特卡制”等组织形式,曾直接导致其基础教育的质量下降。苏联20年代对“分组教学”(按:类似我国所谓“异步教学”或是小组合作?)的推崇导致当时教学质量的降低和教学质量的混乱。(《课堂教学理论与方法》,西南师大出版社)可见,发现法并非是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即使是建构主义流派的内部,意见也并不完全一致。同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的奥苏伯尔,其观点与布鲁纳近乎截然相反:依奥苏伯尔的理论,学校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人类文化知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经验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因而,讲授式教学和接受学习是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是最经济、最便捷、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传
2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授下获得知识的最经济、最快捷、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正是用这种既省时、又省力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大量有用的知识。(引自网络)
奥苏伯尔的话不是没有道理。余秋雨读中学时,有两位老师给了他深远的影响,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余秋雨的数学本来不好,是“年轻而腼腆的徐新荣老师”改变了他;余秋雨喜欢写作,也与一个叫刁攀桂的老师有密切关系。这两位老师影响了余秋雨的一生,不是因为她们善于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反,是因为她们讲得好。这样的讲,不但没有压抑,反而促进了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 设想一下,如果余秋雨的老师没有精彩的讲,而是让余秋雨自己去探究,余秋雨是不是会喜欢数学,能不能在写作上取得那么高的成就?恐怕还是未知之数。
可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
依学习分类理论,学习有若干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学习策略——言语信息和智慧技能不同,智慧技能与动作技能也不同,智慧技能与认知策略同属技能,但其间也有差别。学习方式有发现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教学方式有以教为主的以学为主的或学教并重的。这些不同的方式适应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所以,并没有好与坏的区别,只看用得恰当不恰当。 从学习内容看,有文科理科之分。文科如语文,可以以发现式学习为主,可以多搞一些自主探究。因为语言的运用规则,都是产生于语言实践之后,即先有人说过写过之后,才有关于说和写的规则。这
3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样的规则,在学生实践前告知,亦即进行接受式学习,作用有限,最终还要靠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感悟、习得,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发现。所以,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大家往往异口同声要多读多写,就是因为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才能发现并且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则。所谓语感,其实就是感受语言规则的能力。就语文来说,读和写就是自主探究。而理科像数学,恐怕要以接受式学习为主。语文自学成才的比比皆是,但数学自学成才的则寥寥无几,道理就在于此。
从年级看,小学与初中不同吧?初中与高中也不同吧?即使是小学,一年级与六年级能一样么?孩子刚入学就让他自主探究?汉字认不了几个,探究什么?
从学生看,差别就更多更大。有人半开玩笑总结:有的学生不教也会,有的学生教了才会,有的学生教也不会。很多人不同意不承认,但这的确是事实。我自小偏科,语文好数学不好。记得刚上一年级不久,有一道算术题,是数方框中的圆圈。我数了60多个,我的同桌数了80多个。我的后桌与我同岁,笑话我们俩:“两个笨蛋!这些小圈横着数10个,竖着数也是10个,这就是10个10,10个10就是100,这还用数?”在我数数还数不明白的时候,我的后桌已经能够计算两位数的乘法了,他得甩我几条街?他当然能探究了,我能么?当然,就语文而言,我也能甩他几条街。
教师之间也有差别:有的教学水平比较高,但组织管理能力却比较弱;有的教学水平一般,但组织管理能力却比较强。你让前者去组织学生探究,岂不是舍长就短?
4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但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因为未给学习分类,他们提倡的教学方式包括教学步骤往往是一元的。赫尔巴特有四步教学法,凯洛夫有五环节。杜威也有教学的五个步骤:(1)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或者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种种方法;(4)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最佳方法;(5)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方法,使这个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方法是否有效。说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步骤一元,是因为他们要用自己提出的教学方式教学步骤去应对所有的教学内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