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主要有:
(1)把字句、被字句的互换;
(2)肯定句与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1、主动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将主动句改成“把”字句:把主动句中的宾语提到谓语前面,再加上“把”字。 例:我叠好了被子。(主动句)→ 我把被子叠好了。
“把”字句和“被”字句变换:互换施动者和受动者的位置,同时互换“把”字和“被”字。
例:我把被子叠好了。(“把”字句)→ 被子被我叠好了。(“被”字句)
2、肯定句与否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肯定句改成否定句:可按照“否定词+原表肯定词的反义词”的形式来换。 例:小华赞成你的意见。→小华不反对你的意见。
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方法和步骤: ①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
②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 之类表示肯定语气的词语;
③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 ④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如果肯定句中有“人们都”这样的词语就必须用“没有一个人不”来代替。 双重否定词及分类:
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
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可能不、不能否认; 不……不……、没有……不……、非……不可、非……莫属。
例:小华赞成你的意见。→ 小华不应该不赞成你的意见。(或:小华没有不赞成你的意见。)
3、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 (1)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
加——即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怎么…呢?” 改 ——即把“?”号改成“。” 变 ——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查—— 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来源:Zxxk.Com]
例: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我们怎么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呢?
(2)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
去—— 即去掉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怎么…呢?” 改—— 即把“?”号改成“。” 变—— 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
查—— 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应和原来的一样。
例:那欢快的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幸福的歌吗?→ 那欢快的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幸福的歌。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1)把双引号去掉,冒号改成逗号。 (2)更换直接引用句双引号中的人称代词:
(3)把双引号中的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即“我”要改为“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改: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4)把双引号中的第二人称变为听话者的名称。 如:姐姐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例句中,姐姐是对着“我”说话,“我”是潜在的听话者,所以把直接引用句改为转述句的时候,要把第二人称“你”改为听话者“我”的人称。
特别注意:
(1)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述内容中如果有“反问句”,在转述句中要改为“陈述句”。
如: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改: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2)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述内容中如果有“疑问句”,在转述句中要改为含有“能否”“能不能”等两面词的陈述句。
如: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这几天你能照顾好自己吗?” 改: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这几天我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3)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述内容中如果有“这”,务必在转述句中把“这”改为“那”。
如:周总理对何其芳说:“我今天要批这些文件。” 改:周总理对何其芳说,他今天要批那些文件。
(4)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直述内容中如果有“来”,务必在转述句中把“来”改为“去”。
如: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5)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改为转述句时,提示语要放在前面。 如:“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6)直述句中出现独立的听话者人称(×××,)时,改为转述句时要改为“对×××说,”。
如: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改:班长马宝玉激动地对同志们说,他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7)如果引号里的人物对话是感叹句,要把感叹句改成陈述句,而且把感叹号改为句号。
如:妈妈对小红说:“女儿,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改:妈妈对小红说,她(小红)很了不起。
(8)如果引号里的人物对话是祈使句,要把祈使句改成陈述句,而且把感叹号改为句号。为了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可在其前面加上“叫”“让”等词语。 如:老师对小明说:“下课后,你到我办公室来!”
改:老师对小明说,下课后,让他(小明)到老师办公室去。
【课堂练习】 一、按要求写句子。
1、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小新感到心惊肉跳。(改成反问句)
2、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改成双重否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