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也因种种原因,不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这个切进一步造成了我们的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陌生和情感上的疏远,我们培养了一批无根的孩子,传统的道德规范正在流失,传统的中华文化正在断层,甚至民族个性也在丧失,我国的年轻一代正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这又使我们更加清醒的理解到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更好的传承传、弘扬统文化的必要性。
那么,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我们认为应持准确的态度,从教材中汲取,从课外阅读的经典中汲取,还能够从民间习俗传统中汲取。
四、 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很多变迁和磨难,遭受了种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但仍然有着悠久而又灿烂的传统文化。甚至在很多外国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能够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这是为什么?正是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无穷魅力。为了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的党和政府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我国与俄罗斯和法国展开的“中俄文化年”、“中法文化年”活动,文物到国外展出活动,政治、经贸活动等,都十分有效的展示、传播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更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呢?第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妙。在我们现行教材中所选的内容能够说是不但语言优美,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
哲理性。即使有的离我们年代久远,但学生还是能够感受其精妙所在。如:学习《岳阳楼记》不但让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美、意境美,而且更使学生体会到了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政治抱负。第二,采取多种形式,展开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比如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展开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发动学生收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资料等等。这样,不但能够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更能够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原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理解到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给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固守我们的精神家园,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造就有用之才,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