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方史》期末考试A卷
答:严复(1854-1921),是我国近代卓越的教育家、翻译家和启蒙思想家。 严复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他23岁被派遣赴英国留学,又熟悉西方文化。与一般其他的维新变法代表人物相比他具有极大的优势,他可 以直接阅读与翻译国外的著作,他曾经翻译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一系列西方社会名著,这不但宣传、引进了西方思潮,而且有利于社会对中西文化的研究和评价。
严复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有本质区别,如果说在辛亥革命中,他们所注重的是政治变革,那严复就是注重实际事业,注重教育与翻译,他与当时社会上思想先进的人一样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1359页),1897年创办《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并且在百日维新运动中成为出色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他介绍人权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严复身处的社会与西方人权思想启蒙时期非常相似,腐败的社会制度严重的阻碍社会进步,中国面临着不改革就没有出路。虽然他没有直接的传播人权理论,但是他通过翻译间接的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人权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者提供思想武器,是严复对我国思想的重大贡献。
提出法治思想的现实架构:分权理论。封建统治的特征之一是集权统治,针对这种情况,严复提出西方的分权理论,为以后推翻封建集权打下基础,严复强调司法权必须处于立法权和行政权之上,严复的主张不仅在清末具有积极意义,在中国努力建
1
设法治社会的今天也具有现实意义。
严复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系统论述和介绍法治思想的思想家,在严复之前的近代思想家,都没有像严复这样完整的介绍法治思想并在中国实行。 二、论述题(60分)
试论福建在古代中国海外交通的地位。
解:福建先民很早就利用了海上交通和海上的资源经济发展。从中国古代的文献来看,汉代中国开辟了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同时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海上道路,在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之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海上经贸线逐步形成。
唐代中国以广州港为中心与东南亚诸国开展经济与贸易活动,宋元时期,福建泉州港的兴盛,渐渐取代了广州港的地位,而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在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之后,更使得中国泉州成为世界人民向往的圣地,许多航海家、旅行家闻风而动,将自己的一生献给航海事业,其中就包括中国航海家郑和。
郑和七下西洋,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他使得中国和世界紧紧的连系在一起。他为十五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建立了丰厚的基石。事实上,郑和七下西洋与福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换言之,郑和下西洋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福建的对外交通状况。
继郑和之后,福州港的中琉航海交通与贸易,在中外交往的历史上显赫一时,成为那一时期中外航海贸易中心。
2
在中世纪之后,福州港的地位逐渐被月港取代,因为它与马尼拉的大帆船紧紧相连,从此月港便走向世界。
康熙统一台湾后,开四海关,海上交往盛极一时。但终因清王朝的禁令,出海之船不得超过二桅,中国的造船技术受到限制,中国航海交通的力量受到极大的削弱。当西方海盗和日本倭寇在海上游弋时,昔日航海之强国中国,只能退避三舍,拱手让出了海上大国的地位。窗体底端。
3